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伏击日军真有电视剧放的那么简单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电视剧里,伏击战往往占据很大的战斗戏份。电视剧里的伏击战剧情里,抗日武装人员每个人都枪法了得,小鬼子就好像被砍断的柴禾般倒下。而且鬼子一般是军官带领机枪手走在前面,队形非常密集,好像经历他们天皇检阅时的场景一样。同样,抗日武装的队形也是密集得挤在一起。那么,在现实中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部队行军的时候,一般队形有横队、纵队、V形队和楔形队等等。这里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队形,鉴于篇幅有限,就不再展开。讲完队形,再来说说部队的行进方法。部队的行进方式可分为三种:一般行进,用于不大可能同敌人接触的区域;伴随掩护,用于有可能与敌人接触的区域;跃进掩护,很可能与敌人接触的区域。

一般行进时,由于同敌人交火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队形比较密集。伴随掩护时,配属的重要武器要尽可能地靠近部队长,以便于快速控制和投入使用。在高危区域行进时,部队则进行跃进掩护,主要形式包括交替跃进和连续跃进。在这三种情况下,部队一般都会放出前导火力组(也就是尖兵)。前导火力组负责尽可能地侦察对方的情况,以防万一。

在近年来的抗战剧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部队长甚至大队级和联队级别的主官都走在部队的最前面,而且队形尤为密集,不知道尖兵组去哪里了。另一方面,重要武器集中在部队长周围。实际上这非常不科学。如果是稍微配备点重火力的敌军,或者是埋设地雷的对方武器,一顿炮轰或者地雷炸以后,那岂不是部队长连同重要武器都被一锅端了。如此这般,部队稍微遇到一点事,岂不是要失去指挥,乱作一团。

对于训练不严格的游击武装,这种情况出现或许是对的。但是对于正规军,这就太弱智了。而通常情况下,部队重要主官一般分为两拨,布置在部队的一前一后。如果主官被做掉,那么副长负责组织部队继续作战。通过这种设置,可确保部队即使遇到重大打击,也可以继续有序的作战。

在通过危险区域时,部队极有可能暴露在对方的观察或射击区域之下,或同时暴露于两者之下。对于日军而言,就是在通过有游击武装或遭到伏击概率很大的区域,应当尽力采用跃进掩护方式行军,或尽力避开危险区域。尤其是通过公路、河流、峡谷、和开阔地带时,日军会慎之又慎,事先必定会进行侦察和试探。必要情况下,日军会进行火力侦察。

而在抗日剧中,小鬼子常常都是大部队被伏击后,才仓促知道有埋伏。现实中,这种机会远远没那么容易。日军的许多部队比较是经过多次战斗的军队,其部队中不乏老手,他们在行军时会像老鹰一般警惕,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图示旧日本陆军战术(一)
1945年10月10日故宫受降纪实
打鬼子(142):真实的抗日游击战,首先要能跑,不然就会丢命
八百日军突袭两千八路军,打到一半日军大喊:快跑,对面有一万人
日军奇袭塞班,美军火力反击,4000小鬼子玩完
如何评价日本89式掷弹筒?在老兵手里简直就是步兵神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