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普通的全日制读经家长以本人的亲身经历

 《深圳商报》今日连续刊载了以刘勇先生的《揭开王财贵教授追随者之虚伪面纱》为开篇、随后方哲萱老师以《也来谈谈阿猫阿狗——观“揭开王财贵教授追随者之虚伪面纱”一文有感》及王教授亲自撰文《心忧?何求?——敬答刘勇先生》分别以回应,其后又刊载了一篇《全日制读经的现状和困惑》,文中遍数了全日制读经教育过程中作者所见所闻的种种不合意的现象。针对此文,作为一位普通的全日制读经家长以本人的亲身经历,从家长的视角应对了这些困惑和质疑·····

(正文如下)

 


我是一个全日制读经孩子的妈妈,看了《深圳商报》连载的几篇关于读经教育的讨论,一边是对于读经教育的质疑困惑乃至各种忧心不满,一边是读经圈内人士的娓娓道来以示明苦心、用心和悲心。其实无论是质疑忧心还是苦心用心,其实都是世人对于现存教育状态的一种关切,但是对于围观的人,特别是对于不了解读经教育的人,面对两方的说法时,莫衷于是,当未能深入了解读经教育背后的道理时,往往会更加倾向于对读经教育的担忧,而以其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来取代自己的理性判断,从而给读经教育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这些标签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不利于继续深入了解读经,也不利于后来者了解读经。


作为一个全日制读经孩子的家长,在一步步深入接触读经教育的过程中,我也因为连载文中提到的现象质疑和困惑过,如果没有继续深入去了解和解惑,我很可能也黯然离场······在外人看来,我就是一个“苦苦”坚守读经教育的家长,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选中读经教育是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所有的家长二话不说让孩子上体制一样,而且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与王财贵教授唯一的关系就是通过他我们了解了读经教育,我们知道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去选择,而这种选择没有任何强迫性质也没有任何指使和逼迫。在我的眼里,我已经是给了我的孩子最恰当的基础教育,而在这种教育选择下,如果有出现任何的问题,我们也会理性面对,作为父母,我们是唯一可以为孩子负责的人。


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相信的是专家、权威,而且大众的思维习惯也常常是因为大多数人这样想,所以也这样想这样选择,而依此选择而实践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则很少去责难专家和权威,更多的是自己默默承受,因为大家都这样。真正认同读经教育的家长,既不是认同专家或者权威,更不是因为有很多孩子在读经,读经的孩子表现很出色可以成为大人才,所以才让孩子去读经,而是因为读经教育的道理是合理的,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比对过的,觉得对于孩子我们就应该给他像读经这样的教育,该记诵的时候让他记诵,该理解的时候让他理解。但因为接受读经教育的是小众,对于一些徘徊在读经圈周围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那么如意的现象,从而认为要深入追究、谴责,首当其冲的就是读经教育的倡导者王教授和读经学堂的堂主和老师们。但是,孩子的教育难道真的可以完全依靠学校或者说学堂吗?


作为一个读经家长,我也听过很多黯然离场的故事,也为这些离场的人感到惋惜。其实对于刚刚接触读经的人,刚开始面对这些问题一定是质疑,往往容易把它当成一种普遍的现象,担心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会如何?如果拿这样的话题去跟身边不了解读经的人谈,结果一定是被无限的放大,更加加剧质疑和担忧。不过,还好读经推广二十载已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读经圈,我选择了深入其中,理性面对这些困惑。当你去深入了解,你会发现,第一,这种现象不是普遍的,其二,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单方原因引起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要受到多方的影响,他的先天、家庭关系、父母对于教育认识的统一、学校的教导、社会环境等等的影响。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出现问题的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读经的,所以一切问题的出现就跟读经有关系,以偏概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考量。这种判断和结论更多时候是一种臆断,而读经往往就成为罪魁祸首。而对于完全不了解读经教育的圈外人,面对这些现象和质疑,也比较容易捕风捉影,妄加揣测论断。所以不管是圈内的家长老师还是圈外的,首先还是要自己对于现象有一个基本客观的思考,而不能不假思索,人云亦云。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其次,对于家长,如若有这重担心,你再反观读经教育的道理,道理如果不对,你最好揪出其不合理之处,去找王教授理论(其实,所有的质疑都在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上可以找到答案。)道理如果正确,则再继续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要“盈科而后进”,你才能非常笃定地让孩子在读经的这条路上走下去,其实这也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思路和态度吧!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都是体制教育走过来的,都属于“现学现用”教育思想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往往我们对于孩子,会有意无意的就认为学了一定要用,一定要表现出来,如果你现在没有表现出来,那你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你一定要表现出来,家长一定要看得到教育的成果才觉得心服。如果到了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你还没有表现,最通用的一句话是,“你学的东西都还给你老师了!”。反观体制教育出来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把所学的知识还给了老师”,有多少人毕业后再也不碰书,有多少人毕业后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是?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家长和旁观者,你们深究过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长远的事情,以短期见效、立竿见影来要求教育是不是太过于急切和肤浅了?在我心里,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教育打下的基础是让他这一生可以去酝酿、去温故知新,我能给他的是基础教育,是供他用一辈子的,所以如果我的孩子即使从小开始读经,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还不能写出像样的古文来,甚至不能写出像样的白话作文来,我也不担心。那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他还写不出来?那些离开读经,进不了体制的孩子,你怎么知道他今后就一定没有出路?当前微信流行一句话,“高考完的聚会一定要跟那些成绩最差的搞好关系,因为大学毕业后他们有可能就是你的老板。”这是对体制教育的讽刺,也可以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做一个警示,上大学未必是最好的出路,生命有无限的潜能,人生有无限的可能。你要做的就是要为孩子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让他将来有能力去自由选择他想要过的生活。所以跳出“现学现用”“立竿见影”的思维惯性中,用理性去思考人性,用长远的眼光去思考教育的目的,按照人性给孩子最恰当的教育,无论它是读经教育还是其他教育。


读经教育是面对教育的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尊重生命、相信人性之后的一种选择。有人做过一个比喻,说读经教育就像一辆公交车,上车的人多,下车的人也很多,能达到终点的寥寥无几,而能够坚持到底的那些家长和父母正是对读经教育的道理深度认同的,对于读经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会千方百计去寻找答案,去寻求解决办法,勇于与学堂和老师一起共同面对教育问题的家长,而这些家长大多数也是诵读经典的受益者,通过经典,他们更加相信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他们更加可以体会孔子孟子于他们就是一位陪伴自己成长的智者,进而也更加相信长期的经典熏陶是开启孩子生命光明的一把钥匙。


读经教育没有那么可怕,读经教育需要更多人的了解,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包容不是因为道理有瑕疵,道理就是一个,但是道理在事上表现的时候,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所以,分辨事理区别,不因事废理,不要用功利给教育穿上外衣,才是一个家长乃至一个人正常的思考方式。读经教育的路上,会因为大家的理性,变得更加顺畅,这个世界也会因为有读经教育存在,更加的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几岁的孩子如何教育
孩子总是不听话?教你怎样才是讲道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理性教育(致家长)
教育销售行业话术八问八答。
如何理性看待教育内卷,家长孩子都该了解。
17岁男孩的教育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