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老子的【三宝】

老子直接介绍「道」的章节,内容无不高深莫测,因为人的语言文字不足以担当这个重任。「道可道,非常道」算是开宗明义,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

 

既然道的本身无法描述也难以理解,那么不妨退一步从道的作用来想办法。道的作用展现于万物中,因为万物无不源生于道。因此,谈及万物(包含人类),首先要注意的是「德」。德与「得」通,为「获得」之意,亦即万物「得之于道者」。简而言之,就是万物的本性及自然状态。

 

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对万物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意思是: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这就是神奇的德。

 

由此可知,道的作用是神奇的德;而「德」字在万物为「获得」,在人,则有天生所具的自然禀赋以及人为的刻意修德两种意思。亦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为: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在此,禀赋与修德之间,似乎难以并存,那么老子心目中的有德者,并不具备我们一般人所谓的美德吗?

 

这个问题必须由老子的「三宝」入手。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老子书中,「我」、「吾」与「圣人」这三个字词,所指涉的对象为一,皆是「悟道的统治者」。前引之文的意思是: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及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

 

「慈」是描写母亲的爱。万物源生于道,道对万物有如母亲,无不包容、肯定与珍惜。同理,悟道者对百姓也是一片慈爱之心。老子接着说:「慈故能勇。」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都乐于去做,这不是真正的勇敢吗?换言之,心中存着无私的爱,自然孕生大勇。孔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

 

「俭」是对待万物的态度。只有自奉俭约的人,才会充分利用资源,让万物的功效推广开来,亦即让天下人都分享得到所需之物。老子接着说:「俭故能广。」其意在此。不仅如此,悟道者的统治原则越俭约,则天下百姓越能够自由发展个性。

 

「不敢为天下先」,是说悟道者既不认为自己胜过别人,也不率先倡导某种言行风气。他的温和谦虚与退让居后,是为了代替道,来为众人服务的。老子接着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意即:如此才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人类的社会组织,即使是「小国寡民」,也是要分工合作,也必然会有领袖人物。悟道者的最佳表现,是做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在老子书中,「自然」一词出现五次,全部是就「自己如此」而言。

 

悟道者「无所作为」,或者更好说是「无心而为」,然后百姓也好,万物也好,都以「自己如此」的方式在运作及发展。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具体例证。

 

因此,老子笔下的圣人,或悟道者、有德者,就是要体现「道」的神奇功能,让世间平静安详。人与人,人与万物也都可以和睦相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老子「三宝」的效应
道之“三宝”
道家的境界---从虚静到逍遥
【二三章】希言:少说话,最自然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胡说《老子》73 —— 慈俭无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