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究竟是什么意思?

(此文转写自甘华鸣应邀参加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而提交的论文《〈老子〉术语“无”和“有”的重新解析:“无”和“有”的定义义、引申义和意义链》) 

一、怎么理解《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该理解为“‘道’生‘气’,‘气’生天,天生地,地生万物”。

《老子》用“一”、“二”、“三”来分别表达“气”、天、地。因为“气”是第一步产生出来的,是第一个产物,所以把“气”取名为“一”;因为天是第二步产生出来的,是第二个产物,所以把天取名为“二”;因为地是第三步产生出来的,是第三个产物,所以把地取名为“三”。术语“一”、“二”、“三”指称的对象分别是“气”、天、地。

《老子》的这种别出心裁拐个弯的取名方式,还见于“无”“有”“玄”,请参见另文。〔类似的怪异的取名方式在其他学科中也同样存在。例如,汉字学中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等;更宽泛地,例如,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上帝粒子”(the Godparticle,希格斯玻色子的外号,最早见于美国物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所著的科普书籍《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夸克(quark)”“色荷(color charge)”“味(flavour)”等等。〕

二、为什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二”、“三”分别表达“气”、天、地?

简要阐述如下。

首先,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句子之后,紧跟着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提示我们,“阴”指前面的“三”,而“阴”是地;“阳”指前面的“二”,而“阳”是天;“气”指前面的“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应该理解为“‘道’生‘气’,‘气’生天,天生地,地生万物。万物负地而抱天,冲‘气’以为和”。玩儿个文字游戏,就是“‘道’生‘一’(气),‘一’(气)生‘二’(天,阳),‘二’(天,阳)生‘三’(地,阴),‘三’(地,阴)生万物。万物负‘三’(地,阴)而抱‘二’(天,阳),冲‘一’(气)以为和”。】

其次,“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第十四章)(注意到,在“其上”这两个字的前面,傅奕本和帛书本有“‘一’者”两个字,汉简本有“三也”两个字。)这里,“一”只能是指“气”,而不可能是指天或地,也不可能是指“道”。因为:“气”既具备“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性质,又满足“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的条件——“其上”即“‘气’的上”,指“道”,“其上不皦”就是“‘道’不皦”,“其下”即“‘气’的下”,指天、地和万物,“其下不昧”就是“天地万物不昧”;而天或地都不具备“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性质,“道”则不满足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的条件——宇宙中不存在“‘道’的上”,“道”就是宇宙中的最上,宇宙中哪里还有什么“‘道’的上”呢?!

最后,“一”在《老子》全文中共出现15处,其中有3处用作数词,它们是: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第十一章)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第二十五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其余12处都指“气”,它们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十四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十章)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第三十九章)

三、“气”除了“一”这个名之外,还有“夷”、“希”和“微”这三个名

为了刻画“气”的性质,《老子》给“气”不但别出心裁拐个弯地取了“一”这个名,还直截了当地取了“夷”、“希”和“微”这三个名: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十四章)

另外,应该注意到,“气”是“字”,“一”“夷”“希”“微”都是“名”。关于字和名,请参见原文脚注18

四、关于文本解读的规矩

对《老子》的术语“一”“二”“三”的理解,要符合《老子》5000多字全篇文本。就是说,要把“无”和“有”放到《老子》全篇文本中去理解其意义,努力找到符合古代汉语规则并且能使全文在逻辑上自洽而不自相矛盾的理解。这有点儿像猜谜,但谜面是全篇文本,而不是孤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句子,所以,猜出来的谜底必须接受全篇文本的检验,必须满足全篇文本的条件,而不能只符合挑选出来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句子,却不符合相关的其他句子。

一篇文本中某个字或某个字串的意义,要么是该文本问世时代语言文字共同体共享的词汇词项的普通意义,即要符合所谓“外证”,要么是由该文本赋予的特殊意义,即要符合所谓“内证”,除此之外的任何理解都是不足取的。我们千万要牢记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这两类意义之外的其他意义强加给该文本的该字或该字串,尤其是要警惕和拒斥各种特设性解释(ad hocinterpretation)。

总之,文本解读的规矩是:拿证据说话——遵循逻辑法则,符合语言规则,满足全篇文本条件。

五、现代人对于《老子》应该去忠实地理解它

笔者解释的《老子》第一章,指代明确,话题集中,论述连贯,条理清晰。现今的流行解释以及不太流行的解释的《老子》第一章,每一种解释都犹如一团烂麻,指代飘忽,话题散漫,论述破碎,条理紊乱,读来令人困惑到眩晕,让人不禁要问:《老子》(的作者)真的就那么糊里糊涂吗?!真的就那么不遵守逻辑法则语言规则(包括语篇规则)吗?!笔者的回答是:否。笔者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虽然不具备现代人的科学和哲学知识,不具备现代人的严密的学术思维方法,但是,他们也已经具备基本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包括语篇能力),也不会那么糊里糊涂。现今的流行解释以及不太流行的解释,貌似在拔高《老子》,实际在贬低《老子》。我们现代人对于《老子》,不应该去拔高它,不应该去贬低它,而应该去忠实地理解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十三)
汉字趣编(之十九)(三)
何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新解
《老子》第四十二章解读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