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家庭舞蹈》
摘录:

頁13
七歲不是個坐得正當的年齡。

解釋自己, 有時是人與人之間的一個大阻滯, 奇怪的是夫妻相處也好, 父母教子也好, 很多人都有一種想不斷解釋自己的傾向。這些人不明白人際關係, 在乎彼此行動上的互相影響, 而不是基於個人內心的世界。

頁19
血濃於水, 治療者是水, 無論孩子對你有多信任, 都不會因而背叛自己的母親。

頁31
可是一般家庭及學校, 都習慣凡事講道理, 尤其學校制度, 對一切行為都講求一個標準, 絕對不可出位。所謂「代溝」, 其實並無「溝」, 只不過是雙方爭取控制對方的代語詞而已。

頁33
學校可以為一個又乖又可愛的灰姑娘奔走營救, 但對於一個又說謊又自殺的忿怒孩子, 卻束手無計, 只好交由專家處理。

頁35
這樣說來, 這男女學生的行為, 不過是反映家庭及學校的組織。若不看組織, 只看個人, 我們便會把這些出位的青少年像皮球一樣, 從一個體制傳到另一個體制, 卻始終沒有人把球接著。

頁45
面臨危機的家庭, 最需要的是家人彼此的支持和對話。奇怪的是, 大部分家庭在面對困難時, 總是各人獨守本位, 獨自傷心; 在最需要互相支持時候, 互相責怪; 在最需要彼此交談的時候, 彼此無言。

頁62
人的個性, 像樹的年輪, 是一圈又一圈的發展出去的; 嬰兒的一個, 代表愛與享受; 孩童的一圈, 代表創作與幻想; 少年的一圈, 是玩耍及嬉戲; 青年的一圈, 是情愛及探索; 而成年人的一圈, 則象徵現實與責任。一個完全的人, 要具備上述所有特性。

頁75
文明的社會, 也是製造瘋子的社會, 各種教條, 各種「應該」做的事, 各種「應該」做的事, 各種「應該」說的話, 在這「應該」的枷鎖中, 人有時實在受不了一種想犯罪的壓力, 最後只好瘋了。

頁77
心理治療的道理, 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協助被治療者正視自己內心種種情緒, 尤其是病人最不想面對而確實又存在的感覺, 因為, 不能或不肯面對自己內心感覺的人, 像缺了一條腿走路, 無法享受豐盛的人生。

頁81
無論中外女性, 都是慣於傳統的枷鎖, 大多數人都患有「好女孩症狀」(Good Girl Symptom), 正常人的七情六慾, 起碼被刪掉一半以上。

不能生氣, 不能有惡意、不能有所欲! 步步循規蹈矩的人, 結果無論作甚麼事, 都有犯罪的感覺

頁90
先有了不聽話的機會, 才可以選擇去聽話。如果一開始就聽話, 可能一輩子都覺得, 只是為誰效命了。

頁96
其實家庭治療, 與心理治療一樣, 只是一番談話, 希望藉著這一種由觀察而引起的談話方式, 能夠引發出一個新意境, 一種新想法。

頁104
很多人以為, 心理治療是教導別人怎樣處理問題, 這是過於簡單的想法。

......

高道行的治療大師, 一般說話不多, 也不以為自己對別人的問題有一定的答案。

......

米頓愛力遜(Milton Erickson)認為, 語言所能表達的東西是很有限的。

頁121
在我們很多中國家庭裡, 有很多對婚姻失望的妻子, 總是把全部精神, 寄託在兒子身上。為了維持這個傳統, 不知多少第一號兒子被犧牲了。

頁124
不停說話的人其實充滿侵略性, 用聲音來佔領所有的空間。

頁146
男女雖然有別, 但男女角色的伸縮性愈大, 人的個性發展就更為豐富。

頁156
每一個家庭除了主要成員外, 還有很多幕後的重要角色。

頁164
我們從家庭研究工作得知, 厭食症女兒, 一般都是對母親過分依賴, 沒有辦法達到心理上的自立; 因為不能自立, 對母親的反抗也更大, 以致造成母女關係難分難解。

頁188
控制力愈強的人, 愈需要學習放棄控制, 也最難叫他們交出控制。

頁190
父母遇上子女有缺陷時, 往往都由知識入手。只是, 你們雖然成了這個症狀的專家, 但這知識對你每日與孩子的糾纏, 可真有幫助? 知識是理智的, 你們這種每天要鎖冰箱、鎖垃圾箱, 以至鎖廁所的生活, 哪有理智可言?

頁196
人的精神像一根皮帶, 不能拚命拉緊, 一定要有放鬆的機會, 不然就會扯斷。

頁208
夫婦爭吵, 真是最悶人的一回事。重複又重複, 台詞永遠不變。最妙的是彼此都熟透對方台詞, 一切反應都在預料中, 卻又不能中斷。

頁209
怪不得心理治療大師Whitaker說,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 而是兩個各自被自己家庭洗了腦的人, 重複自己在父母身上學到的事。

頁214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長久以來被社會學家認定是個充滿麻煩的體制, 人的本性, 是需要有很多其他人的, 絕對沒有一個人可以滿足另一個人的全部需要, 偏偏現代的婚姻觀念, 是一個容不下第三者的世界。其實即使能夠做到從一而終的人, 箇中都不知作過多少奇思異想,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 沒有付諸行動罷了。

頁227
其實, 心理毛病, 正是絕對沒有邏輯可言, 即使有, 也不是根據一般人的邏輯。相反, 愈是根據邏輯或「理智」辦事的人, 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毛病。這次因病不能前來講學的治療大師韋特格, 就是主張每個家庭及其成員都應該學會「瘋癲」一點, 才有能力應付這個瘋狂的世界。因此有道行的治療家, 雖然有很多有關人的心理及行為各方面的知識, 但是他們的治療方式及講解, 都是用最顯淺的語這, 說最簡單的故事。

引詞用典的方法, 反而是我們道行不高的人的普遍行為。

頁247
法蘭哥的道理很簡單: 人只要存有希望和意志, 無論多惡劣的環境都能捱過, 多麼不可為的事都能為。反之, 沒有生存意義及希望的人, 即使生活富有也會覺得生無可戀。

頁249
愛情與自由, 少了哪一樣都是人生憾事, 甚至會活不下去, 但是有了二者仍是不足, 人還需要有民放的醒覺, 有表達及發言的權利。

頁252
跟大師輩學習的苦惱, 就是他們過於眼利, 一眼就把你看通了, 令你無所遁形, 只好放棄小聰明, 好好地學習。

頁253
近代的教育觀念, 主張「三文治」政策, 就是在批評學生之前, 先來一番鼓勵, 然後才入正題, 過後又要「糖補」一番, 指學生不願聽的話夾在兩片甜言中, 以便對方容易受落。

萬紐秦卻對學生說:「你付我很高的學費, 不是因為想聽好話, 我不轉彎抹角。我們有說直說。」

問題是, 他的學生雖然都是已經有經驗的治療專家, 但名師當前, 最想聽的, 仍然是老師的讚賞、老師好話。

頁259
心理治療的重點, 常常都是要解開過往的結, 趕過去的鬼, 尤其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基本道理是認為人的所有心理毛病, 都是起於兒時解決不了的矛盾。

父母對子女的失望, 與子女覺得不為父母接受的苦痛, 是最常見的一個結。

頁262
李維榕對丹尼說:「你喜歡音樂, 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 是你的音樂。也許你聽著時, 也會找到那寬恕及無盡祝福的一剎那; 也許, 你會比舒作特幸運, 在父母還在生時, 能與他們相擁哭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后女人应调整好20个心态
你知道吗,不孝才是你的责任
不要轻易渡人,包括这一世你的父母或孩子 哪怕你觉得自己的道行很高
孩子15岁前,父母一定要教会他这9个道理!将来他会感激你的
孩子总是不听话?教你怎样才是讲道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什么样的女人能让老公心服口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