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能源汽车: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蛋

前不久过端午,笔者回山东老家休假,出高铁站的时候有位大叔迎了过来,问我要不要坐车,问了下价格觉得还算合理便同意了,他面色欣喜的上来帮着拎行李,等到了地儿我傻了眼,一辆袖珍小车停在大路边,我甚至怀疑它的副驾驶能不能装得下我这样的山东大汉...

看了下车标,一个大大的“Z”字镶在车头,果然是那家以“抄袭”出名的众泰之作。看到我的迟疑,大叔赶紧上来解释,说这电动车跑100公里不费劲儿,送你到家妥妥的,看到他难以拒绝的神情我上了车,慢悠悠以40迈的速度用了一个小时才到家,路上还一直担心它会趴窝。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欠缺

后来专门去查了下这车的来历,名为众泰知豆E20,还是众泰主打的黑马车型,主要适用于短途出行需求,通俗来讲就是接送孩子上学,散散步遛遛弯所用,近年来,在不知不觉中,短途电动车已悄然在小城登陆。


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的倾斜,免购置税、免摇号、不限行、节能环保、低用车成本,成为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所在,之所以说是在小城受热捧,也正因为此。从汽车本身角度来讲,电动车确实在某些方面有优势,比如环保、经济、噪音小、易保养,笔者之前整理过一篇文章《十年之内,新能源车全面取代燃油车?!》,这里不多赘述,但是作为一辆汽车,电动车在基础特性方面出现了诸多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比如续航短、自重大、售后维修不完善等等,笔者的用车感受也印证了大多数人对电动车的存疑。

初衷是好的,结果产能严重过剩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各国政府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显然比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政府导入新能源车企的初衷也是为了对传统企业隔山打牛,有感于温室效应和环保的压力,刺激传统车企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这样的补贴举措初衷是好的,也刺激了不少车企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截至目前,我国已发放了15个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15家车企的纯电动乘用车产能约为117万辆,而我国2020年所有新能源汽车的预计销量才200万辆,加之目前拥有新能源生产资质(拥有完整的整车生产资质无需申请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超过200家,那么显而易见,产能已然严重过剩!

新能源乘用车尴尬的5月

近日,中国乘联会发布了5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狭义)市场数据。统计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销售3.81万辆,同比增长69.5%,其中纯电动销售3.17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0.64万辆。然而,60%以上的新能源生产厂商5月份销量不足千辆,部分生产厂商销量仅数十辆甚至为零,天津一汽、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广汽传祺等均在此列。

结语:收拢脚步,回归初心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超过2400万辆,而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50万辆,仅占到总量的2%左右。新能源的总量市场有限,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政府可能会因日益庞大的补贴负担而退出,行业洗牌在即,竞争也愈发激烈。

 

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出现了自2010来的首次增速下滑,只有不到50%的增长——这是因为去年政府的电动车补贴政策缩紧。

 

作为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辆车,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它够“环保”而痛快出手,唯一吸引的购车补贴政策一旦变动,车子的使用性价比便会成为消费者的衡量天秤,结局回到原点,品质、价格、电池、售后维修服务等才应成为各大车企潜心修炼的内功。

版权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已拿下新能源牌照的十四家车企
十六家获新能源汽车牌照企业都有哪些看点?
[观察] | 青眼观察: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之一风云突起
【e汽车】长城+御捷,一场或将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合资
自建还是代工,这不是个问题
独家 | 新能源企业或将末位淘汰,生产资质审批恐暂难重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