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恩表达,国人的软肋?
感恩表达,国人的软肋?
第1341期·2010.11.23-29
文 冷梅 图 lillian
 
 
 
 
 
 
 
 感恩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当父母两鬓的青丝被白发所替代,你是否感激过他们的养育之恩?在那些生活的过往中,你是否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表达过谢意?在生活周刊联合市民信箱所做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对于每个人对于感恩的不同理解。

  对至亲,表达不足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却在人们忙碌纷繁的世界里,被模糊了概念。或许,人们也会经常寻找借口,为自己的感恩迟钝寻求推脱的理由。或许,也有人压根不能诠释感恩是怎样一种能力。而作为一个时代印痕的捕捉者,我们更希望能够通过一个载体去呈现,能用数字去剥离表象,还原感恩这种情感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和位置。
  在生活周刊联合网络媒体《市民信箱》所做的调查显示,在我们这个情感表达相对含蓄的民族,在这个由来已久重视慈孝礼仪等传统文化的国度,感恩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诉求,被岁月所铭记镌刻,也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几代人的情感表达。
  在这项调查中首先展现的是人们对于自己感恩表达的认知。800余人参与的感恩调查中,有72.62%的人认为自己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向父母表达;也有20.94%的人表示,时光匆匆而过,自己却总是耽于回报,向父母的索取永远大于付出;另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自己感激,却从没有想过表达,占比4.25%。在其间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有很小的一撮数字认为,不用感激,养育子女是应该的,显然这样的数字均来自那些已为人父母的人。不论子女给予父母是怎样的回报,作为中国的父母亲而言,在他们身上却依然体现着那种最质朴的,最无私的对子女的爱。
  而当下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回报他们的父辈呢?在“你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吗?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一项调查中,有42.75%的人表示,能记住他们的生日,每年都会做些特别安排;而32.8%的人更赞同孝敬父母,不在于一时,随时都会想到他们;然而仍有24.45%的人被问及了隐痛,他们承认自己对父母的生日记不太清,忙忙碌碌的生活节奏中,经常会忽略身边至亲的感受。当然,我们也并不主张用是否记得住父母生日作为衡量子女感恩与否的标准,毕竟感恩父母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仪式化的行为,它可能最该深于人们的内心,体现在细微的生活片段之中,无时无刻。

  对周遭,不善表达

  感恩,狭义理解首先是对父母至亲,而广义理解,则是对周遭的人或事乃至对于社会的一种认知和态度。在“对身边的陌生人,您是否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调查问题中结论是令人欣慰的。75.7%的人认为自己会细心留意生活中的美好,并对这些人事心存感念;也有17.42%的人表示自己往往看到的是目的的终点,却忽视了过程中的风景,更无从学会表达;还有1.76%的人冷眼旁观,认为这些人和事都与我无关。而关于感恩这种能力,自己是否善于表达的调查中,竟然有高达78.33%的人认为自己知道感恩却不善表达;仅有20.5%的人认为自己善于表达,还有1.17%的人说自己既不懂得感恩,又不善于表达。
  岁月荏苒,几代人对于感恩的定义和情感表达,显然已经在生活的历练以及时代的巨变之中发生了诸多改变。当四川某学校,为了培养中学生的感恩能力,强制要求学生上课对老师鞠躬,回家为父母洗脚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对这种训练模式不赞同,认为感恩应发自内心,而不在于一种形式,占比高达68.67%,但是也有人赞同这种模式,认为对于还没有形成人生价值观的中学生而言,在年轻人当中普遍缺失感恩信仰的今天,有些东西需要强制教育。
  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对感恩的态度究竟是钝“感”力,还是锐“感”力?在“当下的年轻人对父母、对周遭环境、对社会是否还具备感恩这种能力?”的调查中,43.19%的人认为感知力在大多数人中普遍存在;但也有24%的人认为这种能力早已丧失,对它的感知很迟钝。
  而认为现代人感恩能力缺失的原因普遍集中于:快节奏城市生活中,人们过多关注物质和欲望,却忽视精神和情感(占80.23%);人际沟通途径的多样化,网络的广泛应用,反而造成传统式的人际交往逐渐边缘化(51.68%);中国人的情感比较含蓄,即便感激也不善表达(占50%);年轻人家庭伦理教育、社会道德观教育缺失(占47.29%);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受过感恩教育,缺乏这种意识(占22.4%)。也有更多的人异口同声呼吁要对当下的年轻人进行感恩教育或模式训练,比例高达97%。
  当快节奏的社会里越来越多地充斥着对物质与欲望的追求,占有欲越来越膨胀,人们的心灵也逐渐缺失了对情感的感知,对感恩的感知。或许,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对于感恩的信仰,一个智慧的人,理解感恩定义的人,不会为自己所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会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平和的心态之中,从狭隘的感恩到广义的感恩,走出这一步的本身,便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

  相关:十个感恩方式

   1.养成感恩的习惯。每天清晨醒来时,默默地在心中感激已有的生活和所爱的人,当然还包括其他你对之感激的人和事情。
  2.一封表达谢意纸条。你表达谢意时,并不需要正式的感谢信(虽然那更好),一张小小的卡片或是一封真诚的Email就能体现你的心了。
  3.一个小小的拥抱。对你深爱的人,与你共处很长时间的朋友或同事,一个在适当时候的拥抱就是你表达感谢的好礼物。
  4.对每一天怀有感恩。也许你并不需要感谢特定的某人,因为你可以感谢生活!感谢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5.不求回报的小小善意。不要为了私利去做好事,也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行动强于话语,说声“谢谢”不如做一件小小善事来作为回报。
  6.一份小小的礼物。正所谓礼轻情意重,只要有心,一份小小的礼物也足够表达你的感激之情了。
  7.列一份你感谢别人的理由。列这样一份清单,写下某个人曾帮助了你的地方,为此你深怀感激,并将这份清单亲自交给他。
  8.公开地感谢别人。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表达你对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的感谢,可以是办公室里、在他与亲友交谈时、在博客上、甚至是当地新闻报纸上。
  9.给他们意外惊喜。在妻子回到家时,你已经准备好了美味的晚餐;当母亲结束工作后,发现家里已被你打扫得干干净净,小惊喜能让你的感恩变得更加生动。
  10.对不幸也心怀感激。即便生活误解了你,使你遭遇挫折与打击,你也要怀有感恩。你感恩这些伤心的遭遇使你成长,更要去感恩那些一直在的人,感谢你仍有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可原谅的后悔
至亲之人,才会给我们至痛 大概他们觉得“血缘”永远是我们的软肋!
为什么我们会被至亲欺负,会被周遭的人欺负?有句话很流行的,叫做:
至亲至爱是父母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孩子最可怜的是被最至亲的父母在精神上遗弃
假如40年后,你送走了父母最后一程,世上再无至亲之人,你也没结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