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法探索|青绿山水画技法解析 (1)

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由此即可知,早期中国画的典型形态是以色彩为主来表现的。青绿山水,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它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清王石谷曾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自本期开始《技法探索》栏目将连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会副会长、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段七丁的系列讲座《青绿山水画技法解析》,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编者   

概述

“青绿山水”在唐代极为兴盛,从表现格调而论大致分为两种样式:其一,勾线圆劲,工细而巧密,这里我们称其为“铁线青绿”。这一样式结构精密,设色沉厚,或以金勒填,相对富丽辉煌,在画史上被认为是北派山水的先导,这种画法在唐代为主流派。其二,清润婉丽。这一样式勾线疏秀,实施重彩薄涂,虽为重彩却突出着色用笔,结合渲淡而呼应勾勒笔法,薄中见厚,从而面貌相对清润疏秀。以上两种形式均被称为“大青绿”。进入五代、两宋后,清润疏秀一路的样式便成了“大青绿山水”的主要样式,入元以后始有“小青绿”,其手法是水墨小写意基础上略敷石色。近几十年逐渐有了浓重的彩墨形式,繁花似锦。就重彩山水技法的民族性、系统性而言,久违的“大青绿系列”仍然具有代表性。

峨眉云秀  段七丁 作

大青绿山水画技法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线造型为前提,重以线立形,在二维平面(画纸或绢)上形成一种以意象造型为依据的物象线性结构关系,这些“线构”关系为后期的赋色提供出类似平面镶嵌式的不同面积和区域,成为敷色时的基本范围界定,在此基础上再兼以阴阳凹凸渲染的表现方式,实现绘画的意境表达;另一方面是在笔法、笔性与表现上,即随着作画过程中线性勾勒的提按、疾迟、刚柔、方圆、锐钝等以及敷色塑造过程中各种用笔(如皴擦、揉刷、点写等,注:早期青绿山水有勾无皴,宋以后皴法逐渐结合进去)的叠加交织,在实现对物象、画境生动表达的同时,体现出画者的性灵、才情、感悟与临机生发,使绘画技法带上浓浓的“个性”风格与品韵。
就“青绿山水”画法步骤来说,它有着基本的程序性,这里先作一简要介绍:
一、创稿(意象造型因心造境):以硬笔线性为主体对画面拟表现的山水物境进行勾稿、定稿,务必实现绘画主体的构思与意图。
二、落幅:将画稿拷贝到正式画纸(或绢)上,进行毛笔线性勾勒(多用淡墨)。
三、敷色:敷色基本方法是层层积染,由薄到厚,不宜一次性厚涂,在此基础上分为底色、正色、罩色。
敷色首先要明确“正色”,即最终要表达出的主色调,然后根据不同色调需要预先打底(施底色),再在底色上渐次积施正色,直到适宜为止。“罩色”是调整色调的敷色方式,“罩色”往往是水色(植物色),由于它的透明性能,故可薄罩于另一色上,以改变该色(甚至正色)的色调倾向。如在石青上罩以藤黄,使石青带上绿的意味。
注:青绿山水敷色过程,即是绘画表现最核心的阶段,其过程中是多技并置的,如在敷色渲淡中兼有揉刷、点写、皴擦以及阴阳凹凸等法。由于重彩是以颜色色层由薄到厚层层叠合的方式进行表现的,故以面为特征的笔法也就落实在各层面上,在色层叠合中协调配合形成塑造。从色彩角度看,设色上突出依艺术的塑造实现浪漫的表现,注重有主调的冷暖呼应镶嵌,镶嵌中又掺以明快和融浑的对比。此外,在色的复合上,以相对单纯的色层通过底色、中间色层(正色)及罩色的层面叠积完成复色调配。同时在发挥石色覆盖力的表现中,还要着重依赖各层面笔法的丰富施逞形成厚度表达,最终以画面明丽、厚重而又不失气韵生动为总体要求。
四、画面调整(复勾与醒提):青绿山水画作画的最后步骤,要根据绘画主体的表现意图调整画面,有线性的部分复勾,也有画面局部的酌情醒提,使画面愈见神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绿山水画技法解析(10)
国画学习|浅谈青绿山水画
青绿山水画技法解析(3)
技法探索|青绿山水画技法解析(2)
工笔画成长史
观点|青绿山水中的虚实意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