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迎清明节,赏古代诗——重读杜牧《清明》赏析



迎清明节,赏古代

——重读杜牧《清明》赏析



我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2023年4月5日清明节即将到来,重新读赏〔唐〕杜牧写的《清明》这首古诗,体会较前颇深,简述读赏如下。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全诗4句,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用现代话来说,《清明》这首古诗就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不停地飘洒,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小哥哪里才能有酒家?牧童小哥笑而不答指向杏花小村。

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来抒发孤身行路之人即诗人的情绪和希望。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诗人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是极力形容十分强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非常深隐的感情。“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此句由前句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的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此时,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也就是说,此句是在前二句交代了情景之后,诗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可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这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在下面的第四句。

第四句即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一句“借问”的宾词,即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 “牧童遥指”,把我们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是的,小牧童热心的“遥指”,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总之,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此诗,由篇法上来讲也非常自然,是顺序的写法,前面已叙说。在艺术上,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诗人这些高明之处,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继承的!


2023年4月4日

(癸卯兔年闰二月〔小〕十四日)

写于河北省保定府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芾书法《清明》欣赏
杜牧的《清明》是一首什么诗?
千家诗音画(131唐·杜牧《清明》一诗五读)
绘清明景象 抒世人情感——杜牧《清明》赏析
傳說清明節的由來與寒食的淵緣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清明·杜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