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乡土泗溪
专题:乡土泗溪


文:薛一泉   
  
一、传闻胜地特来寻
  近年来,浙南乡土文化引起了广大旅游者的浓厚兴趣,人们开始从城市走向乡村,去探寻正在远去的乡土家园。在这股乡土文化热中,泰顺古村落和廊桥名声鹊起,以前是栖身乡野少人识,如今是走出深山万人迷,成为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泗溪古镇位于泰顺东南向,境内有自邻乡入境的东、南、西、北四条溪流汇于下桥,古有“泗水洄澜”之称。巍巍青山,悠悠泗水;桃源泰顺,佳者泗溪。此地迷人的山光水色,自古以来就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显者隐士到此踏足游赏,并纷纷借诗词抒发游感。诗《四溪胜地》云:
  传闻胜地特来寻,果是桃源洞里深。
  万叠青山围谷口,一泓绿水绕村心。
  时闻林鸟闲关语,暮听山猿窈窕吟。
  堪作孟赏千载宅,子孙世代显宗林。
  亦有不少人落脚此处,伴聚秀溪山一片,读诗书,耕农田,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当地显族林氏始祖林建当时亦是见泗溪山水形胜,“逢荒不饥,逢兵不乱;山可樵,水可渔。”才从原迁地泰顺筱村重迁泗溪。林建,闽建阳人,唐内阁长史,唐亡不受梁命,于后唐同光三年(925),从福建莆田北螺村迁居筱村龙须岩下,于宋建隆二年(961)迁居泗溪。
  古代村落往往有“四景”或“八景”被文士们评定下来,这些名胜的诗赋被收录入到族谱中,传之于世,激发族人爱乡之情。泗溪后池《林氏房谱》中即载有泗溪“八景诗”,这些诗文气韵生动,意味隽永。如《屏峰架月》:
  东山云尽翠屏开,宝月团圆架玉台。
  霄汉悬时光皎洁,斗牛近处影俳徊。
  桂旁捣药香侵骨,花下啣杯冷入怀。
  终夕倚栏看不尽,世间谁是谪仙才。
  另外,咏叹人文景观的如《西溪竹桥》:
  险涧危桥跨彩虹,往来车马各西东。
  怎堪题柱石长在,何用造舟径始通。
  昔日自成飞岸势,此时幸有济川功。
  我来欲进泥中履,未审何人黄石公。
  宋代是泰顺地区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自宋以后,生齿日繁,文物渐盛,科甲肇兴,人才辈出”。泗溪的林氏更是支派繁衍,文士辈出,成为泰顺文风最盛的家族之一。自北宋熙宁三年(1070)至南宋咸淳四年(1268)的198年中,林氏家族中文武进士者达43人。其中具有学士衔者18人,时称“十八学士”,或兄弟同榜及第,或父子同甲登科,甚至祖孙三、四、五代连续金榜题名。仅正奉大夫林永年脉下,就有进士29人,济济一堂,簪缨相继。泗溪《林氏家乘》中有诗曰:
  长林世家住溪山,石柱巍峨拥画栏。
  圣地古今连海角,明岚苍翠起云间。
  千枝万叶传芳去,众子诸孙衣锦还。
  荣华富贵难比及,快瞻天日立朝班。
  林氏长期为当地望族,有很多文臣在朝历官清廉,政声赫赫;亦有不少武士在州县,为国捐躯,名垂青史。
  泗溪还有陈、包、曾、王、汤等姓氏。在迁居泗溪的几个姓氏中,玉岩包氏(宋时迁入泰顺)有一个颇具传奇意味的故事。包氏世居平阳,九代单传,而迁居玉岩后便生了七子,这不禁让人们兴奋起来,大赞此地是风水宝地。话说回来,玉岩确也是风光绮丽的所在,溪山环峙,秀峰叠翠,一个小小的村庄,竟也有八景诗赞。村之东南有二座又峰高耸入云,晨烟离合,峰顶景色晴雨各有不同。诗《双峰插云》曰:
  最高顶处是双峰,掬月裁云霄汉中。
  漫说无阶天路远,扶摇正拟客怀同。
  除《双峰插云》外,其余六景分别为《半月笼烟》、《狮子朝天》、《石笋穿河》、《双鲤奔流》、《石井传声》、《天马嘶风》、《五雷震电》。这些诗文描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抒发了作者的山水情怀。
  具有千年悠久历史、乡土文化深厚的泗溪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有被誉为“世上最美丽的廊桥”的姐妹桥,浙南罕见的巨制建筑包氏宗祠,雕梁画栋、精工细作的前坪张十一故居等人文景观,彰显着浙南古镇古香古色的乡土家园。随着泰顺旅游的不断升温,泗溪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山外的游客到此游览。  


  
二、泗水洄澜
  水是古代村落选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农耕民族常把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水或雨加以人格化而成为水神或雨神,为了取悦神而有祈祷与供牺的祭祀仪礼,泰顺很多村落都有祭祀水神的习俗。
  因为水的重要性,古代先民在选址时,水就成为第一要素,“没水不看山”,如果一个地方没有适宜的水,它就成为不了一个好的居住地。在择址时,除了水的实用价值外,在堪與中水还被附会上玄奥迷信的思想。泗溪《林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多少反映了这方面的思想:“其地文笔插天、双峰映日、龙蛇凤虎排闼卓立。其土沃,其泉甘,诚天然之气脉,以故孝子忠臣、骚人墨客,世不乏人。……天地山川秀气知人杰,必本乎地灵也!……南宋以来,或以忠显,或以孝旌,辉煌腾越,附凤攀龙。于是乎,称为泗溪,则又若地灵因人杰而著焉!”这段话显然是在为堪與鼓吹,难道孝子忠臣、骚人墨客代不乏人,都是托“气脉”的福!?虽然堪與有很多迷信成份,不足为信,但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仍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兴趣而进行研究。
  古人选择人居环境一般都要讲究山环水绕,而且水流越多越好。在泗溪竟有四条溪之多,迂回曲折之势,泗水洄澜,这是很少见的地理环境,自然成为一方人居之佳地。这四条溪流是这样流经分别源自西地、国岭、横坑、下村洋,在泗溪水口,四条溪汇合在一起,浩浩荡荡流向境外的东溪、雪溪方向。泗溪不仅有四条溪流,而且还有四座雄竣的山峰,故而又有“四蛇相会”的说法。这种独特的“泗水洄澜”之地理环境自然会被当地乡民们引以为豪。泰顺解放后重新划分乡镇时,泗溪下桥村与白粉墙村曾有争议,下桥人认为泗溪乡中心应在下桥,白粉墙人又认为泗溪中心不应在下桥村。双方相持不下,官方为了兼顾左右,最后划分白粉墙为上泗溪乡,划下桥村为下泗溪乡。从此事可以看出,乡民们对形胜山水是赋予一定的情感的。
  “盛衰相推,否泰反类。”(泗溪《林氏族谱》)历史发展自然有他的规律,古人由于缺少科学知识,面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无法正确理解,才有了类似于堪與术数观念的出现。时至今日,人们已把堪與抛之脑后,只有老一辈人的脚下依然响着历史的足音,传承着古代乡土社会的讯息。  
  
三、古村后池两家族
  古村后池与下桥村相隔,是林建从筱村改迁泗溪的栖居处,除林氏外,还有汤氏家族居此。村落地盘并不是很大,但山环水绕,景致非常优美。林、汤两大家族发展史就如村前的溪流,生生不息,蕴酿出一段深厚的乡土往事。仍存于世的宗祠和宗谱无疑是这两大家族在宗法社会中的最深印记。
  古代村落中有居住中心、礼制中心等区域的划分。后池村头是整个村落的礼制中心,分别建有汤氏宗祠和林氏宗祠。在村落的礼制建筑中,最主要的就是祠堂。祠堂因其所属的集团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属于宗族的称“宗祠”,为宗族一支所享的称“支祠”,只供一个家族所用的称“家祠”,“家祠”又称“家庙”。宗祠在血缘村落里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它象征着宗族或者家族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它的功能很复杂:既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宗族议事的会堂;是族民婚丧嫁娶的仪式举行地,也是族民们进行娱乐活动的中心;是宗族陈列祖宗八辈的牌位之所,也是炫耀杰出族人的纪念堂。宗祠血缘关系的纽带,是血缘村落存在的基础。因此,宗祠是血缘村落里规格最高的公共建筑。其数量之多,也仅次于住宅。(参见刘杰《泰顺》)
  汤氏宗祠的规模要比林氏宗祠大得多,而且做工也要细。说起汤氏的源流以及汤氏宗祠的营建,其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汤文魁年青时入行伍,后擢升为将领,康熙年间携子率兵入驻泰顺泗溪镇守营盘。由于当时未修有宗谱,以至几世后,汤氏族人竟无从得知派衍何处。族人汤国修赴考时,因说不清祖籍而被主考官拒之考场之外。恰巧,另有一位主考官也姓汤,乐清人,便嘱咐汤国修先回乡修宗谱,谱头祖系可以续在乐清汤氏之下。当汤国修返乡编修宗谱参加第二年考试时,主考官又问其宗祠建在何处。可其时汤氏未建有祠堂,主考官说其家族未建有祠堂,中式了官报无处可送(古人中式必先到宗祠报予先祖)而再次拒绝他进入考场。汤国修只好再次返乡主持建造宗祠。有志者事竟成,汤国修后来终于中式成为贡生,并在宗祠外立一付旗杆石,时为同治五年的事。第三年泰顺县太爷又亲笔题写“明经”匾赠于汤国修,悬挂在宗祠中。
  “古者立庙,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庶人则无庙,仅祭于寝。”(《后池汤氏宗谱》)这里的“一、三、五、七”并不是庙之座数,而是庙的间数。自从朝延允许庶人可以建造宗庙之后,此种礼制建筑迅速在中国广大地区涌现,“家庙无论通都大邑、穷乡僻壤莫不各有斯堂也!”(《后池汤氏宗谱》)
  在汤国修建祠之前,族人汤才伟也曾有此愿,“奈有志未逮,临终嘱其子曰:‘宗祠未建无以安先灵,我族人苟能经营及此,汝必以洋坛之田计租五百八十觔(斤)捐入以为祠产,吾愿毕矣!”(《后池汤氏宗谱》)后来汤国修于道光丙午年主持建造宗祠于后池后转洋,当年,才伟之子即遵父遗命将洋坛之田立契捐入。汤国修亦虑族产不敷,再将祖上祭田添入祠产。拥有族产后,族人一起定例,日后若有族人有志功名“或文武、或入泮,或补廪者,将祠内之租收去一年,以示奖劝。或同年二三名亦入泮者亦帷许一年内之租,二三名均分,以泯争端。”(《后池汤氏宗谱》)并附说明,功名人物收租后,当年中元、冬至二节祠祭的祭礼则由收租人置办。另外,在族产中有一部分为先祖悦村公的灯田,文武入泮者可以终身收租,收租人过世后,则依旧入祠为众产。
  在宗祠的第三进中,有一块新立的《文魁公碑志》:“始祖泽公,字谱济。系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朱皋镇人,唐大历中进士。至贞元德宗官封太师。游官到闽转浙江省平阳县。直至二十七世祖文魁公,于大清康熙廿五年服军旅,身为主将,率子建佐公进驻泰顺泗溪镇守北涧桥营盘,事后定居泗溪为汤氏始祖……”碑文明确地阐述了汤氏的祖脉。但是,当年汤国修赴考时,不是因为报不出派衍何处,而被主考官笑称为“野汤”吗?怎么这里又是说自平阳呢?原来事有凑巧,前几年有族人与平阳汤氏人一起担柴卖,言谈中说起各自祖上的事,平阳人说其祖上有一位叫汤文魁的,入行伍后即失去音信。后池汤氏族人一听,自己祖上不就是叫汤文魁吗?经两地族人验对后,果然彼此族中的“汤文魁”同系一人。
  几百年后,后池汤氏才得以认祖归宗,合族欢悦之际议修宗谱,时在一九九七年。汤氏新修的宗谱做得非常气派,宽40公分,高有60公分,如此大开本的宗谱实属罕见!前几年族人又一次发行重修祠堂,竣工之后,祠下子孙共聚祠中会餐,以庆宗功,可见,这种悠久的风俗至今未变。
  汤氏宗祠的后山林木特别葱郁,荫护着形制宏大的礼制建筑,茂盛的枝桠就像是汤氏一族人丁兴旺的象征。汤氏家族共有五个房派,把儒家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房派的名称。汤氏家族非常重视诗书传家,农耕持家,在泗溪众姓氏中算得上是宗风可扬的一族。这除了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之外,显然与家族的管理有方是分不开的。宗谱中即载有这方面的文章——《训勉子侄》,在家族中发挥着教化作用:
  少年勿苦太蹉跎,正好沉潜自琢磨。
  画日浴思沂水东,春风归忆舞雩歌。
  诗因梦草情偏幻,笔为生花学始多。
  苦莫道飘蓬长若,是活身谋更无他……
  林氏宗祠位于汤氏宗祠的左方,门楼对着汤氏宗祠的左侧。宗祠的规模不大,连门楼在内也只有两进。推开没有上锁的门扇,让人大吃一惊,院内竟被族人当作菜园使用,种上一园子青豆。这在古代是绝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宗祠是村落中等级最高的礼制建筑,家族中都有明文规定,禁止在宗祠内堆放杂物、做工等等。而如今的林氏宗祠内竟被当作菜园,说明宗法制度在乡村中的印记的确已愈来愈淡。
  在两座宗祠之间有一条小径通往后山,虬根粗壮、荫天蔽日的古树下供奉着张佬翁。张佬翁原是和尚,法号法明。黄巢准备作乱时,曾到其寺院中偷油燃灯,夜制兵书。被法明和尚发现后,不但没有责怪黄巢,而且还赠以灯油。黄巢本来准备把新制的大刀在法明和尚身上开光,后见其如此大量,便拜其为干爹,并嘱咐,在大刀开光那天让法明和尚往北走,他便往南试刀开光。谁知那日,法明和尚临时思忖,黄巢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改北开光呢,于是改往南走,行了一程后,心里总觉得发慌,便躲入路旁的一截烂树根内。可法明和尚又怕黄巢冲这烂树根开光,心想,他人高马大,要举刀辟树根也是砍在较高之处,那末我就倒立吧,最多也是被砍去双脚。也是注定法明和尚要命丧黄巢刀下。黄巢果然拿这根烂树根开光,偏偏又是照着树根的底端砍去。只见血光一道,法明和尚和烂树根被黄巢一刀砍成两段。后来,黄巢封法明和尚为神,祭于树下。这就是张佬翁神位都设在大树下的来由。
  在村落中最多的建筑即民居,后池村中仍存有大量古代民居建筑。火墙底是汤氏建造的一座大宅院,因其建有几堵偌大的防火山墙而称为“火墙底”。从村路的一侧进去,进入火墙底的第一座门楼后,迎面而来的是第二座门楼,门为圆形。门楼之外的山墙做成拉弓式,曲线缓和,为青砖作。圆门过后,两边兼为院墙,早时墙上作有粉刷,上绘图案。岁月匆匆,多少兴盛衰败在弹指之间,院墙上的装饰已经脱落,只留遗迹。径之尽处,往右又是一座门楼,踏入此道门后,即是火墙底的大院,院之三面建造三座建筑,构成三合院式,建筑细部不甚精细。整座宅院的地理方位却是很好,后靠青山,林木葱茏,前有远山一抹,色呈青黛。
  强调聚族而居的古代家族,一村之中虽有不同姓氏共同居住,但是并不会出现因姓氏不同而使民居杂乱无序地建在一起的局面。后池村头是两姓的礼制中心,紧靠礼制中心的即是汤氏的居住区。林氏居住区相对位于村庄的里端。林氏始祖林建这位唐内阁长史绝意佳仕途后,一徙再徙,最后定居泗溪后池村,卒后也是葬在村中。墓葬建筑虽然简单,但是形制非常大,很是大度,极富时代风格。墓后茂竹相拥,森然林立,陪伴这位内阁长史守着这一方水土。林氏后裔人丁不断繁衍,居住建筑逐渐增多,但兼是以林建墓为中心扩展开来。
  在始祖林建墓葬旁的一座林氏房子里,主人保存着几次修纂的《林氏族谱》,其中有一本是十几年前新修的。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明清两代,家谱纂修和续修年限的时间长短没有统一规定,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在清代,私人家谱一般规定是30年续修一次,也有15年一小修,30年一大修。还有一些家族规定,分支家谱5年一修,合族的公谱10年一修。家谱的纂修,通常是由家族中负有文名或有威望者主持,也有的是聘请族外名人主持纂修。修谱经费在主要来自祠堂公产的收入、家族成员公摊或族人的捐赠等。
  十几年前主持修谱的林氏族人林芳,十几年前他五十多岁。在修好族谱后,没过几年,他就去世了。老人当时曾说过,在生值得欣慰的一件大事就是主持编修了《林氏族谱》。翻开族谱,有一篇“下桥后池村林姓房谱诗序”,即为林芳老人所作:“萦洄泗水汇下桥,文笔插天耸云霄。龙蛇凤虎排闰卓,康熙御笔五封侯。惟有三山将军侍,双桂文峰举望岩。形势天然成气脉,风流人物在当朝。鼻祖建公不与言,晦名讳迹隐建阳。转徙温属固安界,始谋宅于义翔乡。宋建隆二辛酉岁,重徙泗溪后裔昌。地灵人杰传自古,十八学士声名扬。瓜瓞绵延散四处,晚年异梦吉与祥。花园胜景今何在,凉亭古樟护一村。显荣簪缨相续诚,头角峥嵘满一堂……”
  修谱是一项既神圣又繁杂的任务,主修者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家族资料,而且还要懂得修谱的一系列体例,这些体例一般会抄入家谱中作为凡例。新修的《林氏族谱》即抄录有多则凡例,这些凡例大部分沿袭旧谱中的内容,也有部分是新赠加的。如“世系”一项既规定,五世一提,自一世至五世为第一图,再将五世提起至九世为第二图,又将九世提起至十三世为第三图。有关“夫妇”关系的:“初婚曰娶,再娶曰继,其有未经过门并合房者则书聘以别之,妾书曰侧室,所以正名分也。”有关坟茔的规定:“坟茔皆详载某地、某坐向、其形势,有附葬者或左或右亦为注明,旧谱另列于后,今悉载入本人图内,以便检阅。”
  古代宗族对机构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些较小的宗族只有族一级的组织,而稍大的宗族如林氏家族则分为族、房,或是族、支,族、柱两个管理层次。每房或每支、每柱下辖若干家庭。还有些大族分三个管理层次,即族、支(柱)、房三级,或族、房、分房三级。宋室南渡后,朱熹在南方推行吕氏乡约。到了明代,任温州知府的文林,在弘治年间制定了一套族范,基本内容与吕氏乡约一脉相承,并在温属五邑推行,泰顺各族应之,纷纷录其精髓编入家谱,成为“家训”、“族规”或“宗范”。泰顺清代闻人林鹗在修泗溪林氏宗谱时,曾对文林制定的族范依具林氏家族的具体需要进行增删,并录入谱中,成为林氏家族成立宗族组织的范本。
  宗族一级的首领统辖合族的事务,是宗族的核心和代表。族长必须是族中尊长,通过族众选举出来。《林氏宗谱》中既规定,族长必须“有德望,平昔为众悦服者。林氏家族中的族范制定得甚是完备,家族中各种事务均有所设的“族官”掌管,而且各“族官”之间又互相牵制监督,使宗族组织机构更加强固。
  宗祠和宗谱是乡土社会中的特殊产物,就如一棵参天大树,根生主干,干生枝,枝又分出桠来。以宗祠和宗谱为载体的血缘组织,实际上就成为维系这一繁杂关系的纽带。  


  
四、十八学士
  双桂奇峰出泗溪,笏山高耸与天齐。
  凤池先世开金榜,雁塔今朝续书题。
  二宋自相推甲乙,一林无复问东西。
  荣亲早慰迎门望,莫使长安花迳迷。
  这是林氏家族中的林岩起兄弟同榜中进士后,家人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喜悦之情,也寄托着对登第进士的殷切希望。自北宋熙宁三年(1070)至南宋咸淳四年(1268)的198年中,林氏家族连续9世,中文武进士者达43人。其中具有学士衔者18人,时称“十八学士”。或兄弟同榜及第,或父子同甲登科。十八学士,声名远播,闻名于当时,也留下了不少富有传奇性的传说。有个故事说林氏夫人共生了九胎,每胎二子,共有十八子,也就是后来的十八学士。这当然不可信,十八学士中有的是父子同科登第,没有可能是兄弟十八人同朝为官。
  但泗溪下桥村花园确实有个叫“学士府”的地方,至今依然存留着当年的遗物,有下马墩等,几年前还有上马石,后竟不知被掩埋何处。相传几十年前还留存有鱼池,池壁上浮雕八只狮子,可现今也已被埋在地下。这些承载着学士们荣耀的遗物,是沉睡在地下?还是在等待着什么呢?当年的主人已不知身葬何处,只有它们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浸,从宋朝一直到今天。国家已经不是当年的国家,它们是否能容貌依旧,见证曾经的历史。
  花园既是能出“十八学士”,那肯定又是一个风水优胜的“宝地”!相传学士府外原有两株风水树,此树任凭怎么砍,过了一夜又能长得完好如初。可是后来此风水树被江西阴阳所破,便枯死了。又是江西阴阳干的“好事”!
  行文到此,不得不交待一下“江西阴阳”的来历了。
  相传在明朝,同朝为官的浙江人与江西人日久生隙,导致不和。有天,江西官员问浙江官员,浙江人才那么多,是何缘故呢?浙江官员一时口快,说是风水所养。听说是风水所养,江西官员纷纷辞官不做,返乡潜心研究风水术,然后专门到浙江破坏风水。泰顺几乎每个地方都流传有江西阴阳破风水的传说。
  话归正题,江西阴阳游逛到泗溪,看到花园那两株风水树后,自然又要生出歹心来。其时,学士的老母亲在家思念在朝中当官的儿子,江西阴阳对学士母亲说,你只要砍断此树,你的儿子就会回来,老母亲一听能见到儿子了,当然是立即答应下来,问江西阴阳如何砍断此树。江西阴阳拿来白狗血点到树上,树即被砍倒,再也没长出来。
  另外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十八学士同朝为官,又同时遭难的传说。下桥村的林诒永说十八学士一起惨遭不测,是跟家乡学士府前的风水树被砍倒有关系的。
  在《泰顺民间故事集成》也收录了一则十八学士的故事:
  宋朝年间,泗溪下桥花园那里有户人家,兄弟十八人,个个在朝廷任学士之职,人称十八学士。有一日天光早,十八学士上早朝,来到午阳门外,见一个老人担着一担桔子沿街叫卖。有个学士上前买来一个桔子,剥开一看,不多不少正好十八瓣。十八个兄弟觉得今日这事实在奇七,一边吃桔,一边哈哈大笑。哪晓得,这一笑招来了杀身大祸。朝中有个手操大权的奸臣,早就存心要陷害十八学士,只因抓不到一丝把柄,迟迟无法下毒手。今日早朝,他来到午阳门外,见十八学士笑得如此开心,就起了坏心。上朝时向皇帝奏本说:“万岁,早朝前,十八学士在午阳门外一时交头接耳,一时哈哈大笑,看来他兄弟十八人心怀诡计想谋害皇上。”
  这个皇帝是个昏君,听信奸臣谗言,不管三七二十一,下了一道圣旨,就将十八学士绑到午门外斩首。眨眼工夫,刀斧手一连斩了十七个,剩下最后一个学士,他见十七个兄弟做了无头冤鬼,就拼命喊:“冤枉啊、冤枉啊!”皇帝听到禀奏,传令松绑,问他怎样冤枉,这个学士就把在午阳门外买桔的事,从头到尾说了。皇帝不相信,派人去把卖桔老人抓来对证,才晓得错斩了。这最后一个学士呢,他把事情说明白后,心想,十八个兄弟已死了十七个,如今留下我一人还有何用,也当场碰死了。皇帝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下了一道圣旨,赐给十八学士金头银项连尸,厚礼埋葬。又派御林军把十八学士尸体偷偷运回泗溪玉岩坝底埋葬。皇帝怕走漏风声,十八个金头银项被人偷去,在埋葬这日,把送尸的御林军全部陪葬。
  族人林诒永说御林军共有一千人,当时并未陪葬,十八学士中被皇帝错斩了十七个,最后一个学士当时由御林军护送返乡,送到泗溪玉岩时,学士对御林军们说,你们就送到此地吧,一千御林军齐刷刷向学士下拜后才原路返回。玉岩有个叫千军拜的地方,也就是当年就是这一千御林军向学士下拜之处。
  这些都是传说而已,据方日之先生考证,认为十八学士传之有据。清光绪泰顺《分疆录》作者林鹗在修《泰顺林氏大宗谱》时,也提到泗溪花园出过“十八学士”,并且已在泰顺民间广为流传。此地原属平阳县管辖,南雁荡山仙姑洞内尚有“十八进士洞”或“十八学士洞”,这当不会是巧合,定有其一定的缘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县文物管理部门又传出泗溪有“十八学士墓”。宋代泗溪林氏十八学士真实吗?方先生翻阅相关资料后,与史料作对照,认为它基本真实可信。即泗溪花园(今属下桥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林氏始祖林永年,是泰顺林氏始祖林建的第七世孙,初居莘阳——今泗溪白粉墙,后迁居桂岭(今龟湖镇),又从桂岭析居花园,花园的十八学士,就是其嫡派。
  居身于浙南一隅的家族,能在一个朝代中走出十八位学士,实属不易。“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他们通过科举入仕实现自身价值,不仅政声赫赫,而且著作颇丰,林待聘著有《文集》、《奏议》、《内外制》等,林拱辰著有《诗传》、《春秋传》等,林应辰也有《楚辞说》、《周易说》等著作,其中《楚辞说》还被收入由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中。其他学士的著作,因年代久远,大部分都已经亡佚。  
  
五、梦圆廊桥
  一部《梦断廊桥》曾风靡一时,那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用镜头感动了世界,那座因为爱情而美丽的麦迪逊廊桥架构在了不知多少人的心中!而在中国,廊桥正以另外一种魅力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中国的廊桥或许是一个千百年以来一直存在的名字,只是在千百年前的唐朝、宋朝它不叫廊桥。廊桥是指有廊屋的桥梁。这里所讲到的更多是廊桥中的一种,学名叫虹桥,也叫编梁式木拱桥。木拱廊桥为什么又称为虹桥?因为它采用梁木穿插别压而成,远远望去,像极了彩虹凌空悬挂,故而得名。
  木拱廊桥在中国桥梁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令人惑解和遗憾的是其他三座桥至今仍存于世上,而虹桥却随历史的尘埃灰飞烟灭了,只有它那动人美丽的倩影被北宋画家张择端收入到后来蜚声四海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廊桥成为了尘封的历史记忆。
  但有谁会料想到,九百多年后,隐姓埋名在深山泰顺中的虹桥又会慢慢地撩去神秘的面纱崭露在世人面前,让世人一圆千年之梦!那么泰顺的廊桥是不是就是北宋汴河上的虹桥呢?它们之间有没有血脉关联?相传最早出现的虹桥结构是青州南阳桥,是由北宋时期的一个守城兵卒设计并在青州太守夏竦的支持下建成的。泰顺,一个交通极其不便的穷乡僻壤何以会有虹桥?由此,很多人会想到泰顺的历史,唐宋战乱时大批文人仕宦和商贾的入山,是不是他们带入北方的虹桥技术?从那时候开始,虹桥才在泰顺入土扎根?
  这是大多数人的认为。另有一些人士却持着载然不同的看法,他们拿出了非常有力的证据,树立了一种全新的泰顺虹桥发展的理论体系:泰顺木拱桥技术萌芽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代中期,是在本地区不断改良而成的,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注意,在这种看法里,将虹桥的萌芽时期提到了唐代。据记载,泰顺三条桥在清代重修时在屋檐上发现了唐贞观时的旧瓦。当然,仅仅一块瓦片还托不起这么一个沉重而又严肃的话题,相关学者把更重要的研究基础建立在了三条桥上游的旧桥遗址上。根据旧桥遗址而推阐出来的看法吸引了学术界的一些专家。能不能确定泰顺廊桥就是本地先民的创造,我们还不能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
  “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这是题在洲岭三条桥风雨板上的《点绛唇》。有关木拱廊桥的发展历史,难道我们真的只能俯问桥下的溪水了?
  据记载,我国的廊桥主要分布浙东南和闽西北的崇山之中,而其中要数泰顺的廊桥最具代表性。泰顺的廊桥从建筑型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木拱廊桥、木平廊桥、伸臂梁廊桥和石拱木廊桥。迄今为止,泰顺已发现廊桥有三十多座,其中最为壮观的当然要算木拱廊桥了,即乡民们所称的“蜈蚣桥”。这类桥梁结构的基本组合是6根杆件,纵向4根,横向2根,平面上呈“井”字形。由于桥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磨擦力,构件之间就会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结构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杆件结合得非常科学。
  泗溪下桥村有两座木拱廊桥分别为“北涧桥”和“溪东桥”,这两座桥因结构与造型基本相同,且相距不远,当地人合称为“姐妹桥”。或许,正是泗溪的山水灵性和文人超脱的胸怀影响了当地两座木拱廊桥的建造。两三百年过后,看过许多廊桥的人们最终将挑剔的目光定格在了这里,久久不愿移开,即便是依依不舍离开了,也必然是在感叹“最美不过姐妹桥”之后!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桥头屋檐斜脊起翘很高,显得十分轻盈。整个桥体结构合理,比例匀称,灰瓦红身,与青山碧水相辉映。廊桥、溪水、古树、青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北涧桥所处的村子还是古泗溪繁荣一时的商贸之地,你可从老人那满布沟坎的脸上读出人世的沧桑,读出廊桥的久远;可以从他们深陷的眼窝里读出一个又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们们的个性就如廊桥上纹路清晰而深刻的梁木那么朴素与率直,们们的言语就如卵石路那般鲜亮,永远那样动人,廊桥也正是有了他们而变得更加让人强烈地迷恋!
  溪东桥距北涧桥约一里处,因横跨东溪而得名。桥的另一侧是一抹远山,近处是两座较高的山峰,一为狮子峰,一为将军峰。根据当地人讲,此桥及周围环境正处于“将军逗狮”的风水模式。在这远山的衬托下,溪东桥更显秀美、轻灵。桥共有廊屋15间,中央三间高起楼阁,两头翼角飞挑,似盘龙卧虎,颇有吞云吐雾之势。在桥屋藻井的天花上,记有“清乾隆十年建造”。桥的入口处立有三块石碑,碑文上记载着,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此桥由民众捐资,经过了一次重修。
  溪东早时以碇步渡水,津道多阻,林正绪倡首建造蜈蚣桥(即面溪东桥)。林正绪,字统一,生平端方正直,好行义举。乾隆癸亥年邑侯张考首书“达尊有二”匾相赠。关于林正绪建桥,其中还有一段轶事。溪东桥竣工后要举行圆桥仪式,择吉先生说:“择此良辰吉日,日子上佳,唯此日会损一方,不损首事,亦损师傅,二者何从,汝自定夺。”林正绪未加思索,当即决定定此吉日进行圆桥,自己则在圆桥之前举家迁离泗溪,入住江渡缪洋。
  历史在不断演进,一代又一代的建桥的工匠都已作古了!他们似乎没有习惯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廊桥上留下名字。我们可以从诸如寿宁廊桥的梁木上仰头找到许许多多地记载,而在泰顺大多廊桥的梁木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扑朔迷离,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神秘。我们只好在少部分有些许记载的廊桥里寻找蛛丝马迹。
  筱村文兴桥附近的村子里有一种传说,说文兴桥是由本地的一位木工师傅和金华的一位师傅共同建造的,这位当地的匠师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师傅,在有生之年建造了许多房子,相传罗阳的一大户人家还在房子造成后用轿子抬着送他回筱村,这在古代工匠地位不高的情境下,此匠师的声名技艺也就略见一斑了。那么也许正是由于名声太大了,这位匠师在造了文兴桥后并没有留下名字。我们也只好在这传说里去欣赏他的经典之作了。
  在三魁薛宅桥,我们找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记载:“副墨薛思年”。薛思年是不是当地薛家人?很快,我们在薛氏泛黄的族谱里找到了他,但记载还是非常简单,这位木匠或许是终身未娶,并无子嗣,大约在中年时搬到了一个叫赤岩前的小山村。
  前年,笔者曾陪同央视摄制组赴福建寿宁小东寻找建桥人的线索,因为在薛宅桥屋架的主梁上有“绳墨寿邑小东徐元良”的记载。虽然许多人都想从工匠的身上发现一些有关廊桥发展的历史信息,最终都未得到明晰的答案。或许,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去寻找他们埋骨的地方,祭拜这些伟大的工匠们!
  一部有关泰顺廊桥的电视专题片这样说到:“廊桥就像一部古老的书,当你面对日渐老去的廊桥时,你能从廊桥苍老的面容上读出许多的内容。你能从桥下流动的溪河里,读出山民们过河跨溪时的艰辛;从廊桥伸出的屋檐上,读出山乡里的风雨岁月;从悬空的桥跨上,读出山溪里暴发的山洪;你能从廊屋柱子的对联上,读出时代的变迁;从桥边竖立的石碑上,读出廊桥的几毁几建,读出众多捐款人的心境和情绪;从桥栏边还保留体温的坐板上,读出那穿透所有平常日子的桑麻稻谷家长里短,也读出动荡岁月的兵荒匪患与天灾人祸。”廊桥确实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个地区,直至一个国家。而廊桥它又太简单太普通,只用山上木材就可架设而成,但就是这种简单地架构,就已让人永远读不完。廊桥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这些是永恒的。泰顺廊桥申遗的脚步声已经响起,这将是一个艰巨又艰辛而且漫长的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申遗过程的意义同样重要,它将唤起更多人地参与和关注。
  北涧桥原来建在现桥上游约五十米处,仍留有旧桥遗址,当年为木平廊桥,当地很多老人都还记得它当年的模样。廊桥下有三块岩石,村民们说那是三只龟,守护着村了的水口。平桥毁掉后,族人在下游改建木拱桥,首事有三位,分别是陈汝昌,林友卿,僧明灯。
  关于原来的木平廊桥为什么会毁掉,《泰顺民间故事集成》有一则故事,内容如下:
  四百年前的一日,有两个云游天下的仙翁,路过泗溪北涧桥,看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致好,两人就在桥上摆下棋盘,一边赏景、一边走棋。一会儿,一个老太婆带着一个名叫知周的孩子,要过桥,她对两位仙翁说:“请两位客人行个方便,让我和知周过桥吧!”两个仙翁听说那七八岁的孩子叫知州(周),觉得好笑,放下棋子站起身来。有个仙翁顺口念了一首诗:“八十婆婆不知羞,小小孩童做知州。此孩若有知州做,北涧桥上水漂流。”老太婆听了仙翁的取笑,羞得抬不起头来。古话说,“欺负竹脑,莫欺负笋卵(刚出土的笋)。”十多年过后,那个名叫知周的孩子当真做了知州。就在他当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一带做了一场连天大水,把北涧桥冲走了。没了桥,过溪不方便。康熙十三年,下桥村人在离原北涧桥附近的地方,重建了一条木拱桥,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这条北涧桥。
  这故事大部分当然是虚构的,但林氏家族中确有“知周”其人,《林氏房谱》中“墓志”篇里有讲到,说是始祖林建的墓后建有两座墓葬,“左为大中大夫仪甫公。右为文仲公,俗呼知州坟,盖文仲公一名知周,非官名也。”(《林氏房谱》)
  北桥涧头原是下桥村的商贸中心,以廊桥中心建有许多商业店铺。据下桥村陈英洒老人讲,现在的北涧桥西面店铺是五十多年前建起来的。以前店铺更多,但因火灾毁于一旦。这些老店铺以前主要是开药材店、南货店、布店等,还有茶铺。现在店面上仍贴着“林仁和号”的为南货店,陈英洒曾在店里帮忙,店主每到温州进货时,店面就交给陈英洒看管,店主看中的是他诚实可靠。
  现住老店铺里的八十五岁老人林英,原是下桥村人,曾在桥头店铺里开过茶铺。在她开茶铺之前,原有一个下桥村人在开,那人死后,又有南山人来掌管茶铺。那是土改前的事,那时下桥村有堂众田,开茶铺人的工资就由堂众田的田租里付出。到林英开茶铺时,已是土改后,那时她才三十岁左右。村里没了堂众田,便是村集体出资让她烧茶,路人喝茶都是免费的。“过路的人非常多,一天要烧好几大锅的茶水哩!”,说起当时桥头的热闹和自己的忙碌来,林英老人好象又回到了从前。
  北涧桥的东边原建有戏台,演戏最多的是每年的年底。年初时,乡民们都要到陈十四夫宫、陈大翁宫里许愿,保佑五谷丰登,合家美满。到年底后进行还愿,并且请两位神灵看戏。前后一般要演四天戏,解放前大都演大戏,解放后大多演木偶戏。住在北涧桥边的陈继梁(五十九岁)说,演大戏时一般下洪的“立宇班”,因为那个戏班演得好,名气也大,木偶戏则主要请国岭的戏班来演。演出的的经费则来自廊桥边的那片堂众田的田租。
  相传,陈大翁原是在泰顺百丈口渡船船夫,心肠非常好,也救过不少人。有一仙人听说陈大翁如此心善,便欲一试。仙人坐陈大翁的船渡到对岸后,谎称物件忘在了原岸,让陈大翁现渡回去。如此反复了七次,陈老翁都非常耐心地摆渡,仙人确认此人的心肠好到家了,便让他做了佛。泰顺县内许多陈姓居住地大都有祭祀陈大翁的习俗。  

六、临水夫人陈十四
  在泗溪众多宫庙中,要数溪东桥旁边的临水殿香火最为兴旺。宫殿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共三进,一进为门楼,二三两进为大殿。上个世纪临水殿被当地中学用为学生食堂后,乡民又在白粉墙和下桥等地另建临水殿。
  临水殿内供奉的是临水夫人陈十四,原名陈靖姑或陈进姑,设称临水夫人、顺懿夫人、大奶夫人。相传陈靖姑生于唐代大历元年(766年)的正月十五,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父亲陈昌做过户部待中,母亲葛氏,她还有一个隐居山中学道的哥哥叫陈守元。她小时即有灵性,十七岁给哥哥送饭,半路上遇见一位挨饿的老太太倒在山路边,不禁动了侧隐之心,把饭给她吃了。不想这位老太太是位有道行的仙人,教给善良的靖姑“篆符之术驱逐五丁”。后来家乡一带有白蛇为害,闽惠宗王廷钧听说陈靖姑有本事,下诏让靖姑除害。陈靖姑带剑入洞,杀死三条蛇妖,为民除害。事闻于朝野,惠帝封其为“顺懿夫人”。
  因陈夫人“灵应”显著,故深受民间特别是妇女们的崇拜。在南方许多地区,在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顺天圣母陈靖姑诞辰日,届时民间要举行盛大的祭记活动。预先要挑选多幅长寿的老太太数人,为庙中的神像沐浴更衣,然后位官员行礼,土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到了夜晚,还要抬着圣母神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喧阗。还有儿童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队前,观者塞路。
  平日,求子的善男信女也常常到顺懿夫人庙焚香虔祷。如果妇女怀孕,生产前必供夫人像于室中,到“洗儿日”再礼拜叩谢一番。到小儿满月、周岁时,还要供奉陈夫人神像,供牵祭品香烛。有些人家还要请来沿街说唱的艺人,到家说唱陈夫人功德,叫做“唱夫人”。
  陈靖姑助产的事迹虽说不少,但其中传说居多。看来,这位顺天至母助产神大约是位稳婆(接生婆)或女巫之类的人物,为乡里持别是产妇们做过一些好事,遂被人们增饰附会出许多助产神异功能.成为受祀千年、思泽百世的产妇救星。
  陈靖姑本是民间一女子,但佛道二教都对其产生兴趣。据《道藏》的记载,临水夫人自幼就是一名道士,未嫁而死,升天后成为神灵。这种说法与福建民间临水夫人的传说完全不同,但它适应了道教的需要。同为,道教的女仙大多是处女神。经过这一番的改造,临水夫人完全符合道教的标准,于是.她也被纳入道教众神中去了。从女巫到道教女仙,是一个飞跃性的变化,也许,对闽江流域的百姓来说,这一变化没有实质意义,不管人们怎样评价临水大人,他们都是临水夫人的虔诚信徒。但是,道教毕竟是一大宗教,临水夫人被纳入道教众神系列。还是抬高了临水夫人的声望。此外,佛教徒对临水大人也饶有兴趣,福州民间传说临水夫人实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
  陈靖姑的部下以女神为主,据说,清代的临水夫人庙中有36女性神灵陪侍,民间俗称36宫婆。这36宫婆原为闽江流域各地的女神,随着陈靖姑传说的发展,她们被纳入临水夫人的部下,成为分掌各项事务的专职女神。除了女神之外,陈靖姑手下也有两个儿辈的男性神灵,一为金舍人痘哥,一为银舍人。可见,陈靖姑神话系列比妈祖神话系列更富有女性特点。在中国其他地区,至今尚未发现同类的女神系列。 除了救产之外,妇女遇到各种灾难,都可向临水夫人祈求保佑。
  据《泰顺木偶戏》一书记载,《陈十四娘娘传》是泰顺木偶戏中60余部传统戏之一。其故事出于唐末。此故事主要流传于浙南、闽东等地区,曾是家喻户晓,老一辈人人皆知。因主人翁陈十四在闾山学了法,后专治人间妖魔,为民众保平安,故许多地方还修起娘娘宫,供人们祀拜,以保一方太平。《娘娘传》以陈十四反对观音佛,为民除害为题材,全传分13本,要演7天。泰顺木偶戏中的《娘娘传》有南北两派之区别,即南派称“南传”,北派称“北传”,大致以大安洪岭头白岩栋为界。白岩栋以北称《北传》以白蛇为主;白岩栋以南称《南传》,以南蛇为主。
  木偶戏在泰顺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较为盛行,至清末期,全县约有120多家戏班,泰顺也因此被誉为“木偶之乡”。泰顺县木偶戏在闽东、浙南一带乡村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从业人员之多,演技水平之高,均属全省之首。(夏碎香《泰顺提线木偶以及明代遗物》)
  泗溪很多识字的老人大都读过有关陈十四的故事书,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陈十四奇传》。故事梗概是说,主人公陈十四,原是观音手指上的三滴血,后化为红雨降世为民女。美丽热情,豪爽刚强。因遇雌雄二蛇现化作怪,残害黎民,她激于义愤,乃上庐山学法,并广交天下英豪,立志为民除害。经过层出不穷,千姿百态的惊险搏斗,终于除灭了罪恶累累的南蛇。但由于违反玉皇旨意,触犯“天条”,最后陈十四不得不含冤离开人间。
  《陈十四奇传》自一九八二年八月初版至一九八三年七月重版,先后两次共印了570000册,很快都销售一空。一九八四年出版社又印了104000册,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陈十四的故事受欢迎程度之高。   
  
七、七夕祭桥
  泰顺的许多廊桥都设有神龛,塑上佛像,供附近乡民以及路人的祈祷祭祀。这些神龛所处的位置并不一致,有的是设在廊屋的当中几间的一旁,有的是设在桥头边上,正对廊桥走道,有好几层楼阁的廊桥,便将神龛设在楼上,设楼梯通往。桥屋中祭祀的对象有佛教人物,如观世音菩萨,也有传说中的门神神荼和郁垒,尉迟恭与秦琼,也有义薄云天的关帝爷,以及能给读书人带来好运的文昌帝君和帮人发家的财神爷赵公明。更有地方神,如临水夫人、马仙姑、地主爷等等。廊桥中祭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神灵人物也很丰富,体现了乡间多神崇拜的广泛性。
  泗溪南溪桥的祭祀非常隆重,在县内极其少见。从南溪村头开始穿过长长的卵石路,就到了南溪廊桥,桥为木构,屋架很古朴,屋檐装饰也做得非常丰富精致。桥的神龛内供奉着许多神像,每年七月七,当地的几大家族都要汇聚这里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摆上供品,燃起香烛,请尪师做几场佛事。然后,虔诚的乡民们就在廊桥内磕头作揖,祷告合家团圆、风调雨顺,也祷告廊桥的平安。
  南溪村的很多乡民都认不全神龛内的神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坐在当中的马仙姑,除此之外能认得着的就是土地公,还有众神像两旁的守护神千里眼和顺风耳。最后有一位老人建议去找每年七夕节在廊桥内做佛事的尪师包日起,可能他认得诸神。
  包日起一家三代都是尪师,十几岁时,他随父亲学艺,那时正值文革期间,包日起就躲到深山中学吹龙角。大部分手艺也是在家中偷偷地和父亲学。在廊桥中,包日起很明确地说道,神龛内当中那位为马仙姑,左一是马仙姑夫家阿爸,左二是叶都元帅,左三是五显灵官;右一是马仙姑娘家阿爸,右二是行雨龙王,右三是土地公。诸神两边守护神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乡民们非常佩服包日起能认全神龛内的神像,想来也是,尪师被认为是凡人与神灵对话的“翻译”,他们如果都认不着哪个神灵姓甚名谁,那还怎么和神灵“沟通”呢?
  南溪桥神龛内的守护神千里眼和顺风耳也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大名流了,但考之古籍竞无证。二神名目盖由我国民间故事衍化而来,相传有个妇女一共生了10个儿子,依次叫顺风耳、千里眼、大力士、钢头、铁骨、长腿、大头、大足、大嘴、大眼,各有独特本领。一天哥儿10个正在地里干活,顺风耳忽然听到哭声,忙叫千里眼站起瞭望,才知是秦始皇为修长城,役使民工,民工又累又饥,痛苦号哭。大力士闻听奋起代役,半日完工。秦始皇怕他作乱,想要杀害他。于是钢头前往替代,刀砍不入,倒坏大刀数十把。再用棍打,铁骨来替,折断了数十根大棍。又要扔入大海,长腿来替,水仅没过小腿。长腿兴高采烈地捉起鱼来,一会儿捕到几十斤,正发愁没处放,幸亏大头赶到,盛在大头戴的草帽里,才装了半帽子。一起带着鱼返回家中,要炖鱼可缺柴禾。大足马上从脚上挑出一刺,足有一棵树粗。鱼炖好后,大嘴猴急,尝了一口,一食而尽,还不够填牙缝的。大眼一下气哭了,泪浪滔滔,汇成江河,推倒长城,连秦始皇一起卷入海。
  在泰顺很多宫庙中,许多神灵的守护神多为千里眼和顺风耳,虽然姿势各有异处,但整体形态八九不离十。南溪桥的千里眼四肢裸露,散披衣裤,睁目镣牙,右手叉腰,左手持掌向前,掌心上有一竖立的眼晴。顺风耳也是四肢裸露,散披衣裤,睁目镣牙,与千里眼不同的是,左手叉腰,右手弯曲指向耳朵。
  在廊桥的大神龛旁边还有一个小神龛,内供奉观世音神像。观世间是“西方三圣之一”,唐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略称“观音”,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称其大慈大悲,遇难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去拯救,故名。观世音随着佛教传人中国后,即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出现,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信奉,香火极盛。在唐代以前,观世音在民间信仰中多为男性,偶有女性之说。自唐代马郎妇观音、鱼篮观音的传说出现以后,女性观世音便逐渐代替了男性观世音,为民间所信仰。宋末元初,赵孟夫人管道升作《观世音菩萨传略》,称观世音生于西土,名妙音,为妙庄王三女,更为人所相信。自此,观世音形象在民间即完全成为女性。
  南溪廊桥中的祭祀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在桥屋中祭祀诸神,然后便到桥外的天地坪上层叠搭设了好几张八仙桌,尪师包日起则爬上顶端祷告神灵。问为什么要登高祷告?他说,那样与天上的神灵靠得近些,要向他们借天兵。
  包日起有一本手抄的祭祀文疏。内容有祭桥文疏、祈雨文疏、安灶文疏等等。祭知的文疏叫《七夕文疏》,因为祭桥是在农历七月七进行的:“上祖创立宫庙,庄塑真仙佛像一堂,递岁祀奉香灯。以今节届七月七夕庆旦之晨,各秉诚心于本月囗日仗于宫。”文疏也说到南溪桥中祭祀的对象主要还是马仙姑:“集福七夕,庆旦清福,净供一筵,处备香灯茶果……谨具文疏一封百拜上献……宣封懿政马氏嘉祐真人圣前,恭望真仙列慈下临。”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合族团圆如意,农事顺利五谷丰登:“众等所种田园早禾苗六种在洋,正当茂盛,衔花吐穗,结实之际赖圣驱除蝗虫、鼠蚁无惹害,山猪麂鹿逐远遣,地鸟野兽永无迹……禾苗青秀雨均,田园六种全收熟,五谷丰登茂盛降瘟疫,豺狼虎豹远他乡,童子老迈男康女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无疆……”
  祭桥完毕后,乡民们聚在一起吃“福酒”,谈谈祭桥的热闹,也谈古说今,不过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农事,种好田地对庄稼人来说,那是最重要的事情。问起做了几十年佛事的包日起有什么感受时,他的回答很逗:“我做了几十年佛事,与神佛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可是我连他们的影子都没有瞧见过!”
  说完廊桥中的祭祀,回过头来说说南溪村吧!
  南溪村距泗溪不远,从泗溪白粉墙出发,翻过一道山脊就到了。在南溪肇基的有林、包、曾、赖等姓氏,这几个姓氏都是由泗溪下桥、白粉墙迁基到南溪。最早迁基南溪的是林氏,为泗溪后池林建的后裔。
  前几年有林氏族人在墓旁建房,也是不知房旁有墓,而挖了自己祖上的墓,而且还在墓室中挖出一块墓志。墓志的性质与作用和墓碑相似,是记载死者的姓名和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词。不同的是墓碑立于墓前而墓志则埋入墓中。
  据乡民包衍岳说,那是一位五品武官。挖了祖上的墓是大不敬?如果在古代,是极大的一条罪。后来林氏家族的人念是同宗族人所犯,便罚款一千八百元了事。
  包氏是在1643年迁南溪,族人们称始迁祖为辟南公,意谓“开辟南溪”,可见这位南溪包氏始祖对当地作了不少贡献。村中有一株参天大松树,相传是辟南公的儿子种的。要八个人拉手才能围合过来,沧颜古貌见证南溪的历史。包氏在南溪的姓氏中是人丁最兴旺的家族,如今人口将近一千。
  南溪因地处要道,民国时,国民党浙保三团曾驻在南溪,并在南溪四面山上建有碉堡。但这些士兵管理非常混乱,而且毫无纪律,百姓田园里的菜被拔去吃了,家里的鸡也被抓去宰了,百姓们是怨声四起。问乡民们现在还有没有碉堡保留下来,包衍岳说,都倒了,“哪能不倒!”听得出,包衍岳这句话也是一语双关,像这样的军队必定是要倒的!
  南溪桥是南溪村的中心,以桥为界分为上街和下街。南溪桥边原来有戏台,还有一个小地名叫“官基埕”,相传泰顺未建县前,境内屡遭倭寇侵扰。泰顺建县后曾与福建福鼎那边的地方官在此开会,商量如何抵寇,所以留下了地名“官基埕”。先前,南溪村的老街在泗溪一带非常有名,泗溪的白粉墙老街和下桥村的集市的兴盛都晚于南溪,南溪老街在当时是一枝独秀,有布店、油坊、染布店、南货店、客桟、药店等。白粉墙商业街后来居上,成为一带商业中心,南溪老街即是从那时开始衰败下去。   


  
八、前坪张氏
  泗溪前坪骥园金环底乡民们俗称为前坪张厝底,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细的做工闻名于世。张氏家族中最有名的两位人物即是张日华和其孙张十一,张日华的克勤克俭创业,以致后来富甲一方,独起巨资建造豪宅而被人所钦佩。张十一以其天资聪颖,爱打抱不平而显名于世。
  张氏始祖张应祯,于康熙元年自福宁府二十八都牛路洋外洋迁居泗溪前坪。张家传四世后至张日华一代,家业开始兴盛,声名顿起。张日华,号旭斋,国学生,“遵循祖训,克勤克俭,立志创业。”乾隆末年,复造新屋,于嘉庆三年竣工。房屋上梁时,泰邑进士董正扬赠一匾“鸾停鹄峙”,端挂于大门上,可见其屋规模之宏。据族人记述,最早时,共有建筑十座,屋四十四间,柱三百六十根。除居住的房子外,还有花圃、仓库、酒房、马厩等附属建筑,院中建造最精致的是“苏州楼”,可惜已毁于火灾。
  张家的兴盛发达,族人们认为那是祖屋风水好。相传最早时张家祖上在前坪苏家做长年,苏家请阴阳仙看风水,时妇人将掉入粪坑的鸡宰于阴阳仙吃。就餐时,阴阳仙正要举筷夹鸡肉,被张踩了一下脚,暗示他不要动鸡肉。饭后,阴阳仙得知事由后,认为张是好人,想要感谢他一番。便指了对面山的一块上佳的风水地,让张到那先建草庵居住。后来,张遂不再做长年,与南溪包氏一起挑担营生,包氏说他有一女待字闺中,只是满头无发……张想,自己穷,能有人愿嫁已经不错,遂与包氏女成亲。奇怪的是,包氏女嫁到张家后,居然长出了头发。这是一桩怪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讨论着。其中有一老者说得精辟,“那还是风水好的缘故啊,风水从头开始旺盛嘛!”他认为,阴阳先生指给祖上的果然是风水宝地,秃头住上此地后,都能长出秀发,家业人丁肯定是能兴盛的。
  张氏家族的荣华鼎盛,从主人张日华八十大寿时众多名流题诗相赠即可略见一斑。这些名流中县内的有吴墉(时任泰顺知县)、潘鼎、董游、林鹗等,县外的有进士端木国瑚(青田)、翰林钱林(钱塘)、榜眼周闻麒(江苏江宁)、名士赵之琛(钱塘)等等。“临高台,望紫房,鸾情凤想惊飚翔。安平太,朴无名,文人心券买青城。狮峰下,泗溪滨,金堂玉室吉人津。餐云液,茹虹芝,瑷田叱烟耕苍螭。繄我友,颂公贤,京华盛德竿牍传。抱仁义,宗鸿蒙,鸟歌鱼依春融融。友赤松,交羡门,方瞳点漆横缘筋。庭立竹,阶生兰,拄杖桂枝壁月团。岁阉茂,年杖朝,灵圉趋风金茎摇。迎千宾,酒百壶,缸花睨炉交芙蕖。结远想,随飞风,长安日出宾颜红。书附崔,祝寿多,南山当户长嵯峨。”这是钱塘翰林钱林写给张日华的祝寿诗,写的是洋洋洒洒,极力盛赞张家。
  张氏家族传至五世人丁异常兴旺。五世张鸿共娶妻三房,生有十五个儿子四个女儿。在这十五个儿子中,有一叫楠青的,非常聪俊,只是好捉弄人,而为很多人所惧,所憎。因为是张鸿的第十一子,所以也有张十一之称。至今,闽浙边均有张十一大量的传说故事,盖因其当时为一闻人。张氏族人张善解说,现在张氏家族中,能讲张十一故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在张十一众多故事中,有两则济贫的故事是这样的:
  前坪村中有一挑担人生活非常清贫,有一次在桐山遇见同村张十一。十一对他说,明天我领你去装一担鳗鱼干,你只要装病哑(哑巴)就是了,其他事你不用管。其时,张十一已声名在外,老板见是张十一来取货,便让伙计装满一担鳗鱼干让挑担人挑走。过几天后,老板路上遇见十一,问他,前几天你取走我一担的鳗鱼干,钱还未付哩!张十一怒,你怎么向我要钱,当时没有向挑担人要么,我只是帮你介绍生意嘛!有段时期,百姓难以吃到食盐,为了人民百姓,张十一便到桐山偷运私盐。将盐装到棺材中运回县内,并谎称是母死外地,扶柩归乡,而且抬棺的人都穿起孝服,从而瞒过重重关卡。运私盐成功后,张听说桐山一官鱼肉百姓,贪脏枉法,便又生一计。叫人到桐山大街上到处传,说张十一以母死外地,扶柩归乡为由偷运私盐,弄得满城兼知后。张十一又在桐山大街上旧戏重演,穿起孝服,抬着棺材返乡。其实这回棺内是一个刚死的乞丐婆。官府不知其情,认为张十一又是在运私盐,遂拦下抬至府中。官问棺内何物,张答刚死的老母亲。官怒:“你有几个母亲,上回不是刚死了一个么?”遂要开官验证,张要官写下字据,如果棺内是其母便如何,不是其母又如何,官允,并立字据。输赢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官只好在棺材里装上很多银子让张十一抬回,张十一兼将这些银子分发给贫穷百姓,以济他们穷困的生活。
  又有一次,张十一乘船从上海返回温州。在船舱中遇见一个平阳人带着妻儿返温,平阳人问“你是哪的?”张答是泰顺,泰顺哪的呢?平阳人又问。张答是泗溪,平阳人说,听说泗溪有个张十一,非常刁钻历害,你熟吗?张十一当即心里生怒,决定整治一下平阳人,口头说:“我听说过,但不熟。”时平阳人小儿啼哭,其母喂他吃奶,张十一见妇乳下有血痣。看在眼中,计生心里。上岸后,张十一抱起小儿,拉着妇人就走。平阳人遂也大怒,两人在码头吵起架来。后闹至官府,官问为何闹事。张答,平阳人拐我妻儿,平阳人也称张拐其妻儿。官问十一,你有什么可以证明那妇人是你妻。张答我妻乳下有血痣。官叫人验之,果然不假,遂让左右杖打平阳人。出官府后,张还其妻儿,对平阳人说:“我就是泗溪张十一,如此这般你便知道‘他’的历害了吧!”
  问张善解,张十一如此待人,未免太过份了吧?张善解笑笑说,确实是,十一小的时候便调皮,将响(鞭)炮倒插到牛烘堆里,炸得路人满身是粪。其父见十一三番五次不听劝告,作恶闹事,准备将其淹死在房前的水塘里。十一的大嫂闻知后,暗中告诉他,十一遂外逃,直至考中秀才后才归家。张善解说,张十一这人虽然刁钻,但非常爱面子。相传张十一喜食猪肠,有一次在温州客店里吃猪肠被人笑传,说他是在吃粪肠。张为挽回面子,便叫人去买香菇和鸡,用水煮后取汤洗脚。店内客人惊异,问他,你既然嘴里吃粪肠,怎么又用这等好菜煮汤洗脚呢?张谎称,你不知道,我是犯了一种病,一定要多吃猪肠,而且还要用香菇煮鸡,取其汤洗脚。
  《泰顺县故事卷》也取录了两篇“张十一的故事”,在文后的“附记”里这样说道:“张十一的故事在泰顺广泛流传,家喻户晓,除了上面两则,还有‘巧治卖蛋人’、‘买丐拐布匹’、‘争妻’、‘抬粪桶’等等,属有些恶作剧,故未加一一整理”。
  其实很多传说都是后人编的。明代大画家徐文长也有“抬粪桶”的故事流传,这两个故事同发生在张十一与徐文长身上,只不过故事的场景有异而已,一个是在桥上,一个是在田野中。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徐文长遇到一位总捉弄别人的私利小人,这个人挑着两桶粪正要过桥,正好遇见徐文长。徐文长一见,机会来了,于是故意装出愿帮助他的样子说,你挑那么重的担子过桥太吃力了,我来帮你把这两桶粪抬过桥。那人当然很感激。但当两人先将一桶粪抬过桥后,徐文长却说有要事,不能再帮他了,拔腿就跑。那哭笑不得,一桶在桥西,一桶在桥东,拎也不能,挑也不能,急得直跺脚。
  但徐文长是明代人,张十一是清代人,如果从年代来看的话,那就是后人套用徐文长的故事附加到张身上的,“版权”应属徐渭所有,但到底是不是徐渭的故事,谁也说不清楚!
  张十一的许多传说,难免会让人觉得此人整日只是游荡,不学无术。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治壬戌年取入府学,光绪丁丑年钦加卫千总,后补授四品衔。张十一曾娶妻陈氏,但不幸妻早逝,后来便终生未娶,立九兄第三子为后。在《张氏族谱》中有邑人潘鼎作的一篇寿序,张家与潘家有亲戚关系。潘鼎寿辰时,张鸿率十五子前去拜寿,十六乘大轿浩浩荡荡前往罗阳东门潘家,场面甚是隆重,城里百姓纷纷赶去看热闹,一时观者如堵,万人空巷。
  张家当时那么兴盛,后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张善解说,“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张家从发迹到衰败也就是三代人光景,衰败的那一代就是十五子那辈,吃喝游荡不学无术的都有,哪能不败呢?看得出,张善解说这些时,也是一脸的惋惜。可想而知,当时十五子的父亲张鸿看到家业萧条衰落却又回天无力时是多么痛心!   


  
九、骥园金环底
  清朝嘉庆庚申年的一天,泗溪前坪张家大院的家塾内书声琅琅,授课先生却伏案酣睡。突然,众学生被吓了一跳,读书之声嘎然而止。原来是先生被梦惊醒了,他在梦里见“有送尺素来外面,书交‘骥园金环底’张某某启”。先生遂将此梦告以主人,主人张日华“思其字义之美,梦寐之有因也!遂以名吾基址”。
  张厝最兴盛时有二十多家居住。以前每逢七月半,张氏族人就在大厅堂的祭桌上点灯烧香,祭桌前摆有五张桌子,分别摆上各房的祭品,还要在太师壁前挂上祖宗画像,接受全体族人的顶礼膜拜。厝内现存的四座建筑厅堂的楼板梁和枋木上都留存有大量的挂环,那是以前挂灯笼用的。夜幕降昨后,张厝内华灯齐上,富丽堂皇。
  张氏祖上富甲一方,诗书相传,而且非常重视孝节的延承,至今家族中还保留有祖上留下来的二十孝雕花板。这是族人值得荣耀的事,在过年过节时,常摆出来,说与子孙们听,教导他们要向祖宗学习,孝敬长辈。这些二十四花板和祖宗画像在文革中也是幸得族人冒险藏于隐匿才保留下来,成为见证张氏历史的实物。
  族人们说骥园金环底是蟹地,不久地形似蟹,而且房后的三口井也与蟹有关联,左右为蟹眼,中间为蟹嘴。早时,房左的山有道凹口,风水上称为煞,极为不利。族人在那栽有许多枫树,借以挡住煞口。在大跃进中这些树砍倒抬去当柴火烧掉了。在谈张厝的风水时,有位老人说,好在房名是叫“骥园金环底”,如果是“骥园金盘底”的话,那就完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想啊,蟹如果在盘子里,那还有活路吗?众人大笑!
  骥园金园底规模宏大,用材精致,做工讲究,令人叹服。张厝何以比一般民居建筑更讲究精致呢?这是因为,主人为把房屋建得考究实用,曾经招聘了多班师傅,让他们各自制作一只“木马”。做好后,放入水中浸泡三天三夜,然后,一一打捞上来,将每只“木马拆开”,观察榫头吸水情况,如果吸水少,则说明做工精细,不易渗水,也说明木匠师傅能在整个建造过程中都按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见微知著,一只小小“木马”的制作尚如此精良,整栋房舍的建造质量又何尚会差呢?
  在骥园金环底右厢房的厅堂里有一块匾额,为“钦命经筵讲官状元及第上书房行走工部左侍郎王以御”书,中为“金山玉海”四个如斗大字,匾为道光年间张日华立。正房厅堂也有一块中题“熙朝人瑞”的匾额。看来,张善解对匾上的题额官员都作了一番研究,他说,题“金山玉海”四字的官员相当于现在国家建设部部长,而写“熙朝人瑞”四字的官员又是相当于当今哪级政府的几级官员。这些匾额在文革期间,都是由族人藏到别处才得以幸存下来。
  张厝的防火山墙非常多,每一座单体建筑的两边都建防火墙。这种山墙防火墙能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张厝的左厢房在百年前被火烧毁,当时也是好在建有防火墙,恶火逾越不过,其他建筑才逃过致命一劫。众多山墙中数上堂左右厢房的外部山墙最惹眼,完全袒露在外,主体用青砖砌成。
  砖雕也是骥园金环底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厝内的砖石构门楼大多都有砖雕,雕刻上还饰彩绘,内容多为暗八仙和吉花瑞草。砖雕所使用的材料是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制作这种砖首先要精选泥土.再加人工淘洗除去杂质和砂粒.烧制而成的。在砖上雕刻分“打坯”和“出细”两道工序。第一道“打坯”.即在砖面上凿出画画的轮廓、确定其部位和层次.区分前、中、远三景。这道工序实际上就是构思和构图的过程。艺人必须熟悉许多传统的题材和画面的安排方法,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通常总是由有经验的艺人操作的。第二道工序是“出细”,“出细”就是精雕细刻.把打坯阶段完成的轮廓再作具体的刻划.使人物和景物--凸现出来。
  张善解是泥水匠出身,对民居内的砖石构作也颇有研究,他说整座房内青砖的样式不下十五种,而且做法各异,很值得当今的泥水匠们借鉴延承。张善解在家族中是一个能人,每年的清明、中元节祭祖都是由他组织进行。他今年五十四岁,八岁开始读书到十二岁后停学,帮家父干农活。其父张福泽为当地著名泥水匠,善解十八岁随父学艺,备尝艰辛,终于学得精湛的手艺。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张善解发动族人捐资,对古宅破损严重的院墙进行修复。为了能使宅院修旧如旧,张善解多次到县文物部门文物修缮的技术性问题,并约砖窑仿古制加工特型砖,尽量使新修的院墙接近原来的风貌。
  建造宗祠是家族中的首要大事,“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后。”(宋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张氏宗祠离骥园金环底比较远。一般的宗祠建筑离祖屋都不会太远,为什么张氏宗祠与众不同呢?原来是另有原因,这在宗谱中有记载:“易庵公转货起家,至旭斋公日积月累,遂成富有,……欲建祠以萃子姓,奈无基址,……敏叔公敬承先志,咸丰壬子于本村外弯之阳,创造正厅并两庑,规模宏敞,颇足观焉!”可见当时是由于骥园金环底附近无佳地可寻,遂远建于外弯。但后裔族人又认为此处风水不佳,“房族均退,虽或气运使然,实由形势之未尽善也!”于是又于光绪年间,改建宗祠于别处:“竖立厅五间,旁翼两庑,前馥重檐,正分三龛,中以奠始祖子祥公暨二世祖大贤公,左右为报功、尊爵二龛,迨有功爵者祀焉!旁分四龛,以齿为序,并示昭穆。”
  建造祭祖的宗祠是家族的首要大事,而修编族谱亦是要事。前坪张氏家族在清嘉庆、光绪以及民国和近年兼有修谱。因族产丰厚,山场田园众多,各姓或同宗族人之间买卖也甚繁,在一整套的《张氏家乘》就专列一本,记载“山场撮要”之契约。契约的内容大体是如此:注明山场的所在地,四至范围,如果卖方有兄弟多个,就在契中说明:“系已分之业,与伯叔兄弟无干,亦与内外人等并无典当,……此乃两相心愿,各无异言,欲后有凭,立卖契为照。”然后要在契后写明立契时间、立契人、凭中人、代笔人等。并要求要各自名字后面签名,这种签名很有特色,就像画符一般,张善解他们叫这种签名为“花字”。
  编修家谱也是古代家族中的一件大事。修谱时,一般都要成立一个临时性的机构,即家谱修纂或编修委员会,安排好修谱中有关各方面工作的人手,然后向全家族包括已经迁居他乡者发布榜文,要求尽快将近期的各种资料报来,加以汇总。也有的是修谱人员以各家各户去收集资料。编修委员会有大有小,主要视家族大小、家谱纂修的难易程度和时间长短而定,少则十余人,多则数百人,内部分阶段明确。张氏在清四世祖张日华一代修谱时就设有主修1人,纂修1人,同修1人,较修1人,同较4人。
  《张氏族谱》的结构主要可分为序、凡例、世系、行实、众产、艺文、杂记等七大部分。族谱中的“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修谱目的,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修订年月,家族的渊源传承和迁徙经过等,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新修张氏家谱序》,为家乘纂修叶藻所作。《初修家谱序》为主修张日华作。《后补家乘序》同为日华作。
  凡例也有称谱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中心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谱书记述的真实性。
  世系记录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内容包括父名、排行、名、字、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官职、功名、德行、葬地、葬向、妻妾的生卒年月日时、封诰、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无富贵子孙等,特别重生死、血缘。
  行实、阃德(妇德)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始迁祖或者有功名贤能、特殊事迹、丰功伟业、名可行世者可作传。《张氏宗谱》中有一世应祯公、二世大贤公、三世肇士公等人的行实。
  众产(祭田、善贤田、家塾田)一项主要记载宗族财产。《张氏宗谱》对善贤田的收租有这样的规定:“善贤田之租一人入学则尽收去,两人入学则各分半,多亦照人数均分……”
  艺文则主要记载寿序和诗文等。杂记主要记载坟田、书塾、铭恩文据、祭田等。  
  
十、不践清土
  玉岩包氏宗祠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包氏先祖“不践清土”的高风亮节而著称。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丁未年(1847)族人鸠工庀材重建,至咸丰丁己(1857)才全面告竣,前后历时整十年,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巨制建筑。
  宗祠的牌楼位于新建的公路边,牌楼前朝远山,公路的另一边是牌楼的照壁,通身卵石砌造。牌楼主体木构,红柱灰瓦,柱旁置形制巨大的抱鼓石,柱架顶上三叶飞檐覆顶。进入牌楼后,迎面为两堵墙,墙头上有狮守护,狮子造型甚至是有趣,张着大嘴,形态憨厚可爱,非常逗人。登上几级台阶后,地上铺就的是双心路。当地人有一个说法。包氏先祖有两个儿子,都是知书达理之人,二人极讲孝道,而且相敬如宾。在祭祖拜宗之日,兄弟两人部民互相推让先行,辞让的结果总是立功排而行,于是这“双心路”便应运而生。走在双心路上,透过参差的林梢,可隐约望见树林那边飞檐翘角的建筑。绕过这座小山后,便是宗祠的外台门,主体为砖石构,门为圆形,站在门槛上说话可以产生回声,有增加音量的效果。门楼墙体大部分装饰成粉墙,彩绘图案,墨书门联,内容丰富,寓意深远。门上匾额为“派衍竹楼”四字,为包氏源出平阳竹楼之意。进门后有一个半月池,“蓄水之塘可以荫地脉、养真气”,这是风水中的话。半月池内植有莲花,暗含包氏先人包世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逸世品德。
  半月池后植有一树,乡民们俗称为萤火虫树,如果站在外台门往里望,这棵树正好位于正中线上,加强了纵深的层次感,又美化了环境,一举多得。登上数级石台阶后,为头门外的天坪,天坪两边兼置束龛,也是粉墙彩绘,很是精美。头门共有三个,当中一座为三间式,门开两边,当心间的大门常设不开,只有在祭祖时才大开门扇。进院后,两旁各有桂树,桠系枝,枝系根。桂树长得枝繁叶茂,但兼同出一根。就如家族中兴旺的丁兴,兼出一祖,如果再往上溯,支系兼清析分明,这是中国乡土社会宗族结构的一个特点。
  在前堂中悬有“明德永祀”等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不践清土”一匾,书法精湛,骨气凛然。此匾是包氏后仰慕先祖包世昌忠于清主,不愿投降清庭的民族气节而设。包世昌是明末吃明朝傣禄的文人。清军入关后,包世昌对清朝恨之入骨,发誓与之不共戴天。于是辞官归隐乡里,坐卧竹楼十余载,足不履地,首不戴天,直至终老。
  厅堂的板壁上立有“时思堂格言”,内容大体是训导族人要正名分、言长幼、敦和睦、守法度、教子孙崇礼让等。此文系当时远在江苏做官的族人包大方所作。身在他乡亦不忘家乡族人之训化,这也是包氏一族族谊融洽之体现。
  过了前堂后即为整组建筑中位于最高处的正堂了,堂内设龛,安放先祖牌位。正堂的构作中要数横跨三大间的大梁,跨距近十米。雕刻精细丰富,形象栩栩如生。梁上有年代记载,为清道光二十七年。置身正堂再回望前面的前堂和重重门楼,心里会生出几分威严感。不知包氏先祖们看到每年三度鱼贯而入、虔诚来拜的裔下子孙时,会作如何感概!
  玉岩包氏宗祠的建造、选址、祭祀和布局:
  宗祠是同宗族人共同祭祀祖先的礼制建筑,上以妥先灵,下以序子孙。《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土一庙。宋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后。及秦非笑圣人,荡灭典礼,务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在都邑则鲜焉。”至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一般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祠堂在清代时已很普遍,凡家族聚居处兼建有祠祭祖。
  玉岩包氏宗祠最初建于村中月池之角,“数传以来,子孙日盛,氏族日蕃……地窘檐窄,不足以宏我规模”。到明万历乙卯年,族人移建于尖山之下。清道光丁未(1847)族人鸠工庀材,重建宗祠,规模比前而加宏大,气象较昔而更新,至咸丰丁己(1857)才全面告竣,前后历时整十年。
  宗祠所在之处即为血缘村落的礼制中心,早时宗祠选址必居于村落的中心位置,说明了宗祠建筑的重要性。包氏宗祠原建在村中月池之畔,后改建到尖山下,“坐子加癸,报本追远敬宗收族之所在也!”包氏宗祠的第二座门楼上的诗联,亦可见宗祠选址之一斑。“北祠环山绕东水,紫泉园门迎仙池”、“翠竹茂林开胜境,春露秋霞映时思”、“千里松杉围古祠,百重云水绕青山”、“尖山掩映秋云外,古树参差碧昭间”。宗祠环境既要环山,亦要迎水,山要树茂,水要清秀。族人说,包氏宗祠后山的龙脉来自平阳大玉村,中间未有间断,一口气来到此处。当年先祖将宗祠改建这里,与后山这条雄峻秀美的龙脉是分不开的。
  民间信仰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佑其后代子孙繁荣昌盛,能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不过,后人要想得到祖先的暗中庇护、就必须奉行祭祀。祭祀就是向祖先供奉祭品,并在祖先灵前祈求家庭幸福,子孙有成。祭祀可以使祭祀者和受祭者之间经常保持一种交流的密切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有着极重的礼法要求和家庭观念,因此,国人十分注重对祖先的祭奠,祭沮活动多是在传统节日中进行。清明节、中元节是以条典祖先的主要节日。另外一些节日,如在元旦、冬至也是祭祀先祖的节日。包氏宗祠一年之中即有元旦、中元、冬至三次祠祭。包氏元旦祭文中写道:“三阳转泰,百物咸昌。观春色之辉艳,感祖德之无疆。”在此节日祭先祖目的在于祈祖先佑子孙康健,百事顺昌。农历七月十五,为道教“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会”,又叫“鬼节”。中元节祭祀祖先始于唐宋,《乾淳岁时记》载;“七月十五日。道教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以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
  作为礼制建筑,宗祠的形制比较保存、定型和封闭。大多数的宗祠、支祠或家祠多为三开间,二进或三进,分门屋、享堂、寝堂、东西庑。每两进中间为天井。祠堂内主要大厅都在第二进,称为享堂。进深较其他各进都大,梁架也高大华丽。金柱间多为五架。寝堂进深往往最小,它安放着神橱、供奉祖宗牌位。神橱前沿有细木镂花的罩,精巧玲珑,涂朱描金,也不施色彩,保持原木本色的,是宗祠里装饰最华丽的部分。神橱前置长条的香案,雕镂精致,造型与神橱统一,成为艺术的整体。香案上陈设烛台和香炉,每当朔望和春秋祭日,烛光摇曳,香烟缭绕,造成一种庄严肃穆、促人追思缅怀的气氛。
  门屋、享堂、寝堂和两庑的前檐全部开敞,室内空间与院落融成一体。从门屋向上可一直望到寝堂,三重室内空间和两进院落,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之下形成极富韵律的明暗对比。宗族香火的延续仿佛在这深邃而又富有明暗变化的空间里得以实现。(刘杰《库村》)
  包氏宗祠建筑规模非常大,占地面积约三壬四百平方米,单体建筑有牌楼、外台门、束龛、头门、前堂、正厅等。除牌门外,外台门、头门、前堂和正堂基本处于同了中轴线上,站在外台门上,穿过圆门洞,便可望见层层抬高的其他建筑,一直可望到正厅。有别于一般宗祠建筑的是,在头门的左右两座束龛楼,为祭祀时烧香纸之用。左右束龛楼各有束龛三个,龛额及龛门两边兼书有诗联,龛额文如:“焚化币,如山积”、“人似流,保宗功”、“登极乐,恩不匮”。龛门两边的诗联如:“月朗灯明来付口,夜深露冷永呼东”、“万贯缄封供祖费,一霄鼓铸仗神轮”。
  
附:
泰顺民间故事《不践清土》
讲述者:包小钦,记录整理者:林上兆
  
  泗溪包家祠堂正厅上挂着一块大牌匾,牌匾上写着“不践清土”四个大字,说起这块牌匾的来历,这里还有个故事。
  清朝年间,玉岩村有个人姓包名世昌,他一年三百六十日身穿明朝服,脚穿明朝鞋,坐在楼上,一日三餐饭都是家人端到楼上给他吃,就连大小便他也不下楼。别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我痛恨清朝,我这生世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
  这事传来传去传到县官耳里,县官不相信天下有这种人,就带着几个差役来包世昌家探个明白。
  县官来到包家门楼,叫人进去通报,要包世昌出来迎接。县官在门楼外左等右等,不见包世昌出来接,只好自己进去。到了包家楼下,还是不见包世昌下楼来接,县官只好自己上楼。他问包世昌为什么不下楼,包世晶就把自己怎样对清朝不满,这生世决心不下楼的事一五一十说给县官听。这个县官平时对朝廷也是一肚子气,他见包世昌有这等骨气,心里暗暗佩服。
  日午后,县官要回城了,心想,早上他知我的来意,不出门楼接我,这也不怪,这下我回去,他总该下楼送送我了。包世昌把县官送到楼梯尾第二级,就转头加到楼上了。县官见后连连说:“说得有理,斗得过硬,敬佩,敬佩!”
  县官回衙后,派人给包世昌送去十锭银子和一张免交钱粮的文书。第二年,县官又叫人精制了一块匾额,亲自写了“不践清土”四个大字送给包世昌。
  几年过后,包世昌死了。村里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不践清土”这块匾额挂在包家宗祠正厅上,直到今日这块匾额还挂在那里呢!  


  
十一、东安寺与芳坑庵
  据记载,泰顺佛教由福建福鼎县太姥山灵狮洞传入。境内晋时有罗阳三峰寺,唐有东安崇化寺、仙居三滩灵峰寺、百丈南峰寺、司前交塔寿寺,宋朝有卢梨崇教寺、雅阳下村宝林寺、秀溪祥善庵、章成洋望华严寺、凤洋泗头印山寺、莒江下村灵芝寺等,建于明清的寺院则有仙岩庵、鹤巢山交龙护寺、筱村香林寺、司前观音阁等。据各寺寺谱载,明末清初,全县佛教皈依者约千人以上。民国时期,在家学佛居山而有名望者有130余人。其中有许笃仁、胡若谷、林心佛等,著名的佛师有太初法师(日本僧人,圆寂于泰顺)、大休法师、深日法师、可印大师、融明法师、八指头陀。泰顺境内历朝寺院有的保存至今,有的已经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
  “唐时海内盖无合祀之堂,往往舍田立寺,藉佛教以敦荐其祖先,至宋时例有祠堂之设。”(泰顺《新山包氏宗谱》)至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一般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祠堂在清代时已很普遍,凡家族聚居处兼建有祠祭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园林化也逐渐成为中国寺观造型的最重要特色之一,僧侣的山水情结浓重地表现在了崇祀建筑中。我们置身于大大小小的寺观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宗教建筑的山水之胜。泗溪林氏始祖林建入居后池后,即寻地至东安梅峰山,见这一带地形怪异,洞岭巍峨,形若莲花,地胜境幽,莫穷其状。于后唐清泰乙未秋季捐基施田建立祠庙,祠庙建成后命道人守真住持,以为祭祀祖先之所。
  到了宋政和元年,林氏六世孙杞表奏奉旨赐“额崇化”,并增苗田二百五十三亩。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度僧尼拥有特权,可以不向朝延交付租税,所以寺院一直成为百姓“规免租役”的渊薮,寺院经济因而获得大量的土地、劳力来源。南北朝时寺院经济的高度繁盛,正是与其稳固的免赋免役特权密切相关的。但是自宋代以降,寺院的经济特权就弱小得多了,僧尼须纳助役钱、免丁钱。林杞请额立寺后,寺院规模有所扩大,为赠加寺产,又将东安半岭、陈洋桑木洋、莲头东岙等处的田亩山场舍入,永作寺产。
  宋绍兴十四年冬天,东安寺毁于火灾。四年后族人发起重建,“栋宇既新,钟鼓复振”。自宋以后,历代以来,东安寺兼有修建。一直到今天,寺院的香火还非常旺盛,成为一方乡民叩首祈拜的佛教胜地。只是当年妥身于此的林氏先祖们不知魂归何处?自从庶民可以建祠祭祖后,泗溪一带的林氏已建成多处祠堂以告先灵。他们是安身于祠内的中龛中呢,还是和东安寺内的佛祖们共居一堂?
  庵的本来意义是“小草舍”,一般为古代隐遁修行者所居,比较简陋。旧时文人多好称自己的书斋为“庵”,如宋代陆游的“老学庵”。元代倪瓒的“净名庵”,明代毛晋的"一滴庵”,清代查为仁的“花影庵”等。后来,人们也称僧侣的修习、奉佛的净地为“庵”。《释氏要览》里就说:“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起初的“庵”,作为出家人聚集的小寺庙,和尚、尼姑均可住。泗溪境内上洋、半路、三门洋等地兼有庵堂。部分庵堂随着规模的扩大,改建为寺院。
  泗溪芳坑庵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代有多次修建,后不知于哪朝易名为“宝琳寺”。寺内原有寺谱,现存的寺谱修于前几年,内容是摘抄旧谱的,可能是因为旧谱也已非常残破,很多地方的记载都已不全。据现有资料记载,芳坑庵始建时的规模是“一堂三间七架”。明崇祯四年重造四围大殿,庄塑佛像共一百一十五尊。
  因此地山水胜嘉,明崇祯年间在泰顺任知县的江西奉新人王介庆夜宿芳坑庵后曾赋诗《宿芳坑庵》云: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湿溪花笑欲迎。
  涧暗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
  远峰忽转还如绕,险径徐行亦是平。
  莫为诗成无与和,凤凰也解作吟声。
  远离尘嚣,遁入山林的僧侣们有一个特点——热爱自然。寺庵等佛教建筑兼立于景色不凡之处,盖因远离市井的胜地有利于僧侣摆脱尘网的束缚与羁绊,以便集中精神去修道证禅。大自然所具有的那种永恒、自在、单纯、素朴的性质对于僧侣实现宗教的了悟十分有利,也可以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达到禅佛境界的条件。
  
附:《芳本庵清规》(摘录)
  1、执事烧香者,早晚漱口、净手,先至各殿烧香,必须以日继夜点灯,必要以夜至晓,慎勿怠慢
  2、本庵早击鼓敲钟,自有完制,违时不许乱打
  3、庵宇胜地如官府来往,主持者必当致敬迎送,殷勤奉茶
  4、佛庵胜景时有善男信女进香游玩,知客奉茶迎送,以礼招待
  5、遵县示,本庵不许安设外方生面、不明歹人及游食光棍
  6、檀越施主所舍香灯田土合与天地同休,不许私相侵卖  
  
十二、心诚则灵
  古代先民们面对茫茫宇宙,斗转星移,无所得知这些神秘现象的起始根源。最终他们认定是神和灵魂在主宰着人类的一切,于是将这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用这样一种单纯、幼稚的原始思维方式审视、解释自己所能看到的一切的时候,一个个被想象出来的奇形怪状的神也就诞生了。可以说,对神灵的顶礼膜拜是乡民们一种人生态度,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对神灵的情结有增无减。这背后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有对人生的无奈。
  泗溪境内的祭祀建筑相当多,所崇拜的神灵也是多宗多派。溪东桥边是泗溪乡民们的祭祀中心,有临水殿、陈大翁宫。除此处宫庙比较集中而成为一方的祭祀中心外,泗溪境内还有很多崇祀建筑。可见,神灵崇拜在此地非常盛行。祭祀的对象大多是佛道两教中的人物,民间崇拜的一个特征是多神信仰,并不专一信奉哪一宗教中的人物。
  泗溪水尾有个宫,俗称水尾宫。宫内有多付联文,如:“峰明水秀隆新宇,北溪康阜焕人文”、“龙蟠虎踞创囗基,泗境灵杰拱瑞气”。宫内设神龛三间,当中一间有一香炉为“福德正神”,龛上有一匾为“泽沛人寰”。对于这座宫,很多人就说不清里面供奉的神像是谁,有的说是七夕宫,因为每年都是在七月七去祭祀的,有的又说是七仙宫,是祭祀天上的北斗七星,也有说是七食宫,每年七月七的祭礼都要凑足七样食物祭拜。这或许是“夕、仙、食”在方言中音近而误传的结果。
  玉岩村头挺立着几丛翠竹,竹丛旁有一座小山,五显庙就靠在山前,山上的树木日益苍劲,而五显庙却日愈颓败下去,门楼的粉墙已剥落大半,只有在字体刚劲端正的“五显庙”三个字两旁的彩绘泥塑还依然保持着原样未变。庙内有神龛三间,当中一间当然属于“五显”,旁则塑有土地公、陈十四娘娘、杨府爷、马仙姑等神像,五显的守护神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许多宫庙里这两位神灵都担纲着守护的重任,可见他们本领之高。
  五显是民间信仰中“无时不显”的五位神祗。因宋代封王时每一位封号的第一字皆为“显”,故称“五显”。“五显”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宋洪迈《夷坚三志》称其为一位林姓人的祖辈五兄弟。《祖殿灵应集》称其神来自天上。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称其为宋人萧永福五子。综合诸籍之记载,五显神“有功于国,福佑斯民,无时不显”,能赐药治病,能显灵退贼,能滴水救火……据说还能使人致财,故民间求富者多祀之。
  玉岩五显庙内有一根横跨三间的大梁,梁上有文字记载,对探知建庙历史很重要。这根梁木两端雕龙刻凤,中间则是八卦图,阴阳周围环以文字,记载着重建五显庙的年代——为清同治年间。并记有首事包启富、上赤、学茂重建,绳墨刘孔日,錾石刘锡湖等字样。既是重建,那么五显庙在同治之前应该就已存在。果然,在八卦图案的另外一端记有“首事包兴国、祈楷、光炳建造”一行字,如果能找到三位首事的出生年,即大体可知五显庙在上一次建造时的年代。
  除此之外,泗溪还有祭祀其它神灵的宫殿,有中国历史上的众所周知的名流,也有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家族神。而其中最为奇怪的就是,在很多宫庙里神像虽然塑身是一样的,但在很多乡民们的心里却有着不同的名姓,就像泗溪的水尾宫,对于宫内的神灵乡民们各有说法,但是大家照样年年虔诚地去祭拜,在神灵面前说上几句美言,以保佑他们美满幸福。从中可以看出,乡民们并不太在乎从在神龛内的是哪路神仙,他们相信,不管是哪条道上的神灵,只要自己心诚,都能得到保佑。神灵祟拜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在道逢苦难和危机时,对神灵的崇拜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给予安全感,把人暂时引向解脱苦难的境地。从这一层面来讲,神灵崇拜具有一定的向上意义。  


  
十三、抗元勇士林氏兄弟
  13世纪,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各部落,建立了汗国。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帝,1271年改国号为“元”。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古大汗和贵族称雄四野,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南方更是虎视眈眈。当时,南宋朝廷极为腐败。迁都杭州之后,高宗及以后几个皇帝都昏庸无能。面对元兵的不断南侵,以右丞相贾似道为代表的一些大臣力主议和、投降,以左丞相文天祥为代表的忠臣义士主张勤王保国,抵抗元兵侵略。
  开庆元年(1259),贾似道领兵救鄂州(湖北武昌),私向忽必烈乞和,答应称臣纳币。当时,忽必烈的哥哥在围攻四川合州时受伤而死,忽必烈撤兵归争夺汗位去了,因此,武昌解围。贾似道谎报军情,说是“诸路大捷”。宋理宗皇帝信以为真,更加重用了贾似道。贾似道趁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权势熏天,南宋政权日益腐败。
  太学士林逢龙上书宋朝延,坚决要求抗元,并献计献策,没有被采纳。1266年,他和弟弟廷龙一起叩开宫门,向皇帝直言抗元之计。因而触犯了贾似道,被他排斥驱逐回乡。温州太守江成顷知道逢龙兄弟才高义忠,待之师长之礼,十分敬重。
  咸淳二年(1276),蒙古军队再次进攻南宋。自1268年至1273年,襄阳(湖北襄樊)军民顽强抵抗,坚持了6年。那时江南水灾严重,民不聊生。1272年,逢龙兄弟又与同窗太学生们联名上书,要求惩办贾似道误国之罪,赶快调兵援救襄阳军民。贾似道大怒,将逢龙兄弟削籍押送还乡。
  此后,逢龙兄弟便在泗溪东南狮岩之麓(今秀涧村)宝岩山(又名赤岩山)筑石室隐居。宝岩山,地势险峻,风景优美。数百年后,一位林氏族人到此一游,记录说:“夙耳龙湫之胜,悬崖绝壁,非健儿猱捷者不能登。余扪壁达其境,归途援木而下,后于岩畔附磴,始与同人快游赏焉。”并附《赤岩怀古》一首:“罗溪东望宝岩撑,地僻天荒晦日名。新邑早分明景泰,故居谁吊宋诸生?才披囊简收遗迹,重访龙湫挹圣清。廿载宗风都落寞,高山独仰不胜情。”
  逢龙兄弟在此隐居多年。1276年,南下的元兵侵占温州。元将久闻逢龙大名,就搜寻至宝岩山,逼迫逢龙进城,并以“重用”诱劝逢龙投降。逢龙怒不可遏,捋袖伸臂大骂:“我是大宋的太学生,难道会由你们当奴隶使用吗?”怨面对举刀的元兵,昴首挺胸扑了上去,“以腹触刃”,壮烈牺牲。他弟弟廷龙也在同一天被元兵杀害,英勇就义。二龙兄弟表现了洗然正气。(翁少平 周万巩 刘志潮《林家谱里的民族魂》)
  寻访赤岩石室,可以先到秀涧村,然后往右拐进一条山谷。沿着溪涧往里走,仰头就看到狮子山了。狮子山山麓溪涧的源头矗立一山峰,正面壁立,仿佛被刀斧削劈过似的。十多分钟后,行到近处,发现正面崖壁与右边崖壁呈直角相接,在相接的垂直地带,巨石密布。巨石上布满了青苔,将原有的赤色彩掩饰了,呈现出斑驳的色调。崖脚有一个由两块巨石自然叠加后以蛮石加砌的斗室,室内香烟缭绕,是为求灵许愿的小庙。
  由小庙左拐而上,到达一个平地,仰视左右百丈峭壁,一股寒气森然逼人。右上方一亭翼然,给沉郁的环境增添了一些灵动的气息,窸窸窣窣的流水声叫人想起密林中的鸟鸣。循着右边崖壁上开凿的石梯小心拾阶而上,到了左边一个小平台,只见一巨石斜靠在崖壁上,只在底部留下一个洞口。洞口的外方立着一块碑:“抗元英雄林逢龙、林廷龙著书处”。洞内幽深、昏暗,绝处豁然开朗,是为“一线天”,外面传来淅淅沥沥的水声。出洞往右,沿石阶上到了亭子,这时才观赏到赤岩山的绝妙胜景。只见一束水线从天际中两峭壁相接处挂了下来,极似雁荡龙湫。水束击在底部翘出的崖壁上,掀起无数水花,水花下落后,顺着崖壁流到潭中。潭子不大,水呈碧色,中有一七八人环抱大的圆石,潭水绕石如环。蹲坐在圆石之上,仰观石壁,束天如桶,人却如井底之蛙了。
  林逢龙在赤岩石室用4年时间撰就《草堂集》28卷、《古论》10卷,这不能不使人佩服他的眼力和毅力!(陈圣格《赤岩山漫记》)  
  
十四、日落余辉白粉墙
  有要家世住溪山,石柱巍峨拥画栏。
  胜地古今连海角,明岚苍翠起云间。
  千枝万叶传芳去,众子诸孙衣锦还。
  富贵荣华难比及,快瞻天日立朝班。
  (《莘洋雅趣》)
  莘阳即现今的白粉墙,宋时称莘阳村,清初遭兵燹,仅存村中路亭的一堵白粉墙,遂呼村名为“白粉墙”。
  “又担饼,又担糖;一气担到白粉墙。”这是白粉墙的一句民谣,句中的“一气”为“一口气”的意思。泰顺县内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些有关白粉墙的商业民谣。泗溪一带,下桥村和南溪村都有规模较大的商业街,白粉墙后来居上,成为泗溪一带的商业中心,一直到现在。
  白粉墙街区东西走向,路面用天然卵石铺砌,随地形的高低曲折变化。漫步在街道上,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非常稠密。林合丰(布庄)、林聚丰(南北货)、林隆泰(南北货)等店号仍然诉说着往日的繁华。街头有戏台一座,歇山屋顶,细部雕刻线条流畅,枋木之间用竹编上粉刷,再描上内容丰富的精美彩画,角梁挑出,屋顶部分的梁枋椽均用红漆上身。白粉墙的戏台主要供过往的商客和当地乡民看木偶戏用,木偶戏班无需到别处请,当地的提线木偶就很有名,最盛时有8个戏班,其中林氏家族有6班,曾氏家族2班。戏台从年头到年尾都有演出,但数正月最热闹。最受欢迎的剧目是《征东传》、《五虎平南》、《三国演义》等。
  白粉墙仍在延续着历史的脉动,街上也依旧开有许多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店铺。很多仍然生活在老街里的老人,当年就曾在这条街上摸爬滚打过。我已记不清前后去了几趟白粉墙,这并不是在重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已在消失的或者正在消失的,还有就要消失的,渐渐在我的心里驻存。当我对白粉墙的认识越来越多时,有关方面已决定拆除这条老街,重新拉一条柏油马路!
  白粉墙老了,很多人对老去的事物总是冷眼相看。当然也有人会光着脚走在卵石路上感受它的体温,也发觉石头并不“冰冷”。老街探访者们会用手摸一摸掉漆的门板,捡起一块残缺的老瓦,品味当年深入人心的——而如今依然还在人心的著名店号,不同的是,当年是因它的昌盛让人们记住了它,现在却只是段段回忆。
  泰顺历史上同样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商业城镇,现今大部分已经被改造。存世的只是少得可怜的几条残败的商业街。它们可能还将继续残败下去,就像白粉墙。也许很快我们就要将这些老街忘记!若干年后,很多人走在重新拉起的新街上时,已经找不到旧日的蛛丝马迹……
  
  
作者简介:
  薛一泉,笔名三川一泉,泰顺县文博馆副馆长。近年一直致力于泰顺古村落文化和廊桥文化的调查工作,先后完成了《家族文化的活化石》、《泰顺乡土建筑大盘点》、《泰顺廊桥》、《乡土泗溪》、《乡土雅阳》、《泰顺过年风俗》等专题调查。2005年10月出版文化散文《解读廊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顺这个村落,古有一门数进士、两代造桥人,今有博士之家
浙南群山中藏着一座小县城,15座精美的廊桥被国家重点保护!
浙南泰顺游(二)——泗溪北涧桥和溪东桥
【关注】旧颜换新 “最美廊桥”带活泰顺泗溪
膜拜!林家十八学士!
【泰顺廊桥2】泗溪镇·北涧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