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之气虚、阳虚、血虛、阴虛之鉴别与用药 - 味无味的个人空间 - 宁广博客 - Powe...

九、眼睛用藥、胃酸


壹:中醫新思考路線: 西醫辯病較精確,而中醫辯病較寬鬆,因中醫是以八綱辯證、頂多最細以臟腑辯證為之辯病理體質,辯病理產物反而較寬鬆、粗枝大葉、、、、、

故師提倡:【先辯病、再辯證。】===結合中西醫方法

例如:一個主症,再加多個兼症。:除了辯證外,加上辯病。

範例一:病人心陽虛、失眠,加病理產物〈夾風、夾濕〉===再來開處方。

範例二:病人主訴痛風:其無法辯證,因其為病理產物,則以辯病方法處置。

範例三:病人失眠:則可能為氣血兩虛、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肝火、痰濕、

胃不和、心虛膽怯、、、等證型,

則師治療失眠,建議以治標藥、先治病理產物===先取得療效,使病人有信心。以其前面之證型,配合病理產物〈如夾風、夾痰〉去治療,效果佳。

若只單純治療病理體質,則病理產物仍在,病人仍會不舒服。若只單純治療病理產物,則病理體質會浮現,需再斟酌配合體質用藥,方是上策。

扣除法:即是辯病論治,依病人提供之訊息,辯病治之。類似刪去法。

例如:失眠:一定牽扯到『心』,所以先從心論治。 便秘:先依病人提供之訊息,來分:虛秘或實秘,、、、再下藥。


貳:藥物各論:

一:氣虛、陽虛、血虛、陰虛之鑑別與用藥:


辯證類別 共有症狀 不同症狀 施治原則 常用藥

氣虛 面色晃白、蒼白,神疲乏力、自汗、懶言、音低、納食不化、舌質淡胖。 氣短乏力、有齒痕,脈濡、 益氣 黃耆、黨參、甘草、白朮、茯苓、淮山、蒼朮、紅棗

陽虛 怕冷、四肢厥冷、脈遲、舌青紫。 溫陽 附子、肉桂、鹿角、良薑、細辛、草蔻、肉蔻、陽春砂、艾葉、〔硫磺〕

血虛 消瘦、眩暈、目花、失眠、心悸、脈細、舌少苔。 面色淡白、或萎黃、指甲色白、手足麻木、舌質淡。 補血 當歸、二地、白芍、甘枸杞、雞血藤、首烏、黃精、阿膠

陰虛 面洪升火、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盜汗、遺精、舌質紅降、或有裂紋、或舌光無苔、脈細數。 滋陰 二地、石斛、知母、玄參、二冬、鱉甲、龜板、玉竹、阿膠、沙參、首烏、黃精、甘枸杞


★氣虛藥: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益氣

心 氣短、精神萎頓、心悸怔忡、心神不寧。 人參、甘草、黃耆、【參類】:黨參、太子參、粉光參、沙參、、、

肝 氣 無肝氣虛

脾 面色萎黃、神疲肢倦、食慾減退、伴有脘腹脹悶、消化不良、中氣下陷、便溏。 人參、甘草、黃耆、【參類】:黨參、太子參、粉光參、沙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紅棗

肺 虛 呼吸短促、懶言音低、咳嗽氣急。 人參、甘草、黃耆、【參類】:黨參、太子參、粉光參、沙參、、、

腎 面色晃白或灰滯、頭昏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遺尿、癃閉、 鹿角膠、桑螵蛸、黨參

☆說明:腎氣不足 收濇藥加補氣藥


★ 血虛藥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補血

心 心悸怔忡、健忘、多夢、失眠。 白芍、龍眼肉、當歸、阿膠、枸杞、二地、、雞血藤【煉膠才可補腎經】

肝 血 眩暈、目花目糊、手足發麻、肢體拘攣、爪甲枯乾、月經不調、閉經或量少。 白芍、龍眼肉、當歸、阿膠、枸杞、二地、、雞血藤【煉膠才可補腎經】

脾 無脾血虛

肺 虛 無肺血虛

腎 腎精不足:智力減退、脫髮齒動、性機能減退、骨骼萎弱、發育不良。 何首烏、黃精、二地、白芍、阿膠、枸杞、淮七、雞子黃、

☆說明:腎精=腎血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血肉有情之品皆可補腎精


★ 陰虛藥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滋陰

心 眩暈、心悸怔忡、失眠、升火心煩、五心煩熱、舌質多紅、盜汗、脈多細數。 玉竹、柏子仁、浮小麥〈亦收斂汗〉、

肝 陰 肝陰虛通常為陰虛陽亢:急躁易怒、頭痛眩暈、面紅目赤、口乾舌紅、失眠心悸、腰酸腳軟、脈細數。 鱉甲、龜板、白芍、二地、

脾 胃陰不足:舌光紅無苔、口乾、不思飲食、胃脘虛痞、乾嘔。 石斛〈胃陰不足〉、玉竹、麥冬

肺 虛 乾咳少痰、音啞咽乾、口燥、盜汗、消瘦、顴紅朝熱 二冬、元參、百合、

腎 眩暈耳鳴、咽乾唇燥、烘熱、腰酸遺精、脈細數、舌質偏紅。 二地、黃精、阿膠、龜板膠、山茱萸、知母、元參、鹿角膠

☆ 說明:1:附子加玉竹===為抗心衰竭最強藥。 陰虛一定有陽虛,若陰虛強,則用藥:玉竹六錢 附子五分


★ 陽虛藥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溫陽

心 心氣虛症候外,仍有面色灰滯青紫、肢冷、舌質淡暗、水腫、冷汗等陽虛寒象。 附子、肉桂

肝 陽虛 無肝陽虛

脾 脾陽不振:神疲無力、面晃、舌淡、腹痛喜熱喜按、泄瀉清穀、脈沈。 良薑、乾薑、肉蔻、草蔻、縮砂仁、小茴香、吳茱萸、橘核〈腸痛〉

肺 形寒肢冷、咳嗽氣喘、痰白如泡沫、面色蒼白。 細辛

腎 眩暈耳鳴、面晃神疲、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質淡胖、陽痿滑精、夜尿、尿頻。 仙茅、巴戟天、吳茱萸、蛇床子、故紙、肉從蓉、瑣陽、覆盆子、 沙苑蒺藜、淫羊藿、海狗腎、陽起石、硫磺、紫河車、


二:風、寒、暑、濕、燥、火的病症辯證施治:

風的病症辯證施治: 風邪致病,其共有症狀為:頭痛、怕風、發熱、喉癢、咳嗽、脈浮。


★ 風藥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

外風 風寒 怕冷明顯、且有頭痛骨楚、無汗、口不渴、舌苔白潤。 羌活、防風、白芷、葛根、麻黃、辛夷、蒿本、荊芥、紫蘇、生薑、前胡、蒼耳 風熱 怕冷不明顯、咽痛、口乾舌紅。 牛蒡子、連翹、桑白皮、菊花、桑葉、竹葉、薄荷、銀花、山豆根、淡豆豉、淡竹葉、、、

內風 局部經絡 以局部麻痺、癱瘓為重點。 白附子、僵蠶、全蠍、地龍、 全身經絡 頸項強直、口噤、抽搐。 若熱極生風,尚未中風程度:可用蟲類搜剔藥蟲類搜剔藥:白花蛇、地鱉、蜈蚣、毒蛇 關節 風寒濕痺:以關節、肌肉酸痛為特點。 羌活、防風、秦九、海桐皮、桂枝、桑枝、薑黃、

☆ 說明:桂枝===內外皆通,內風多用

☆ 1.蟲類搜剔藥加活血化瘀藥之效果大於牽正散。===因內風必有血瘀 2.內風中的風痰藥:白附子、白僵蠶、竹瀝〈癲癇〉 3.熱極生風===則去風、去痰、去瘀、去熱 4.血虛夾瘀會產生內風,內風必有血瘀,則用驅風藥必再加上活血化瘀藥,血行則風散。


★ 袪風通絡:

袪風通絡常用藥:羌活、防風、薑黃、桑枝、威靈仙、獨活、桂枝、大風藤、

海桐皮。


寒的病症辯證施治:

★ 寒:

寒 實寒 治寒與陽虛藥一樣,請參閱前面。加上:良薑、附子、細辛、吳茱萸、 虛寒

☆ 寒痛則加上川烏、草烏。


★ 火〈暑〉: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清熱解毒藥

火 面紅、精神興奮、煩躁、高熱、胸腹灼熱、口渴喜冷飲、小便紅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有力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茵陳、龍膽草、〈肝膽濕熱〉 心 心煩、失眠、舌碎、舌尖紅、脈數 木通+生地〈導赤散〉、 肝 易怒、面紅目赤、頭痛頭暈、口乾、舌紅、脈弦數 龍膽、梔子、茵陳、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五爪金花、雷公藤、 胃 齒齦腫痛、牙宣出血、消穀善飢、口臭、便秘 石膏、升麻、白芷 肺 痰中帶血、咳血、鼻衄、鼻孔乾燥生瘡 魚腥草、敗醬草、黃芩、 腎 骨蒸潮熱、夢遺、性功能亢進、尿血、膏淋 瞿麥、扁蓄、石葦、知母、黃柏

☆ 說明: 1.下焦濕熱:知母、黃柏。 2.尿路感染:瞿麥、扁蓄、海金沙、石葦。 3.敗血證:大青葉、浦公英、鳳尾草、紫花地丁、黃花地丁、野菊花、車前草。 4.腸濕熱:白頭翁、秦皮。 5.牙齦腫痛:白芷、升麻,若怕傷陰,加知母、石斛。 6.若熱極生風致昏迷:則用通竅:麝香、牛黃、昌蒲、冰片。〈牛黃清心丸、紫雪丹〉 7.嘴破:地骨皮、白芷、升麻,重則加黃連。 8.慢性鼻炎:蒼耳子、辛夷、細辛、鵝不食草,\有熱加銀花、連翹。


★陰虛化火:

陰虛化火常用藥:天花、青蒿、銀柴胡、地骨皮。

熱極生風:滋陰潛陽,如石決明、龍骨、牡蠣、釣藤


★ 熱: 熱:治療以清熱解毒,亦分為輕度、重度。請參考溫病條辨。


★利水通淋: 利水通淋常用藥:瞿麥、扁蓄、石葦、海金沙。


★逐水:

逐水之藥:大戟、甘遂、芫花、牽牛子。


★ 濕:

濕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

上焦 頭脹、頭重、胸脘痞悶、飲食不思、口淡無味 祛風勝濕:防風、羌活、菊花、蔓荊子、蒿本

中焦 胸腹脹滿、飲食不運、渴不欲飲、大便溏薄、四肢困倦、舌苔厚膩 芳香化濕:藿香、蒼朮、厚朴、佩蘭、菖蒲、草果、白豆蔻、木香、白朮、茯苓〈補脾燥濕〉

下焦 小便短少黃赤 淡滲利濕:澤瀉、車前子、豬苓、大腹皮、木通、薏仁、通草、滑石、石葦。


★濕熱: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

上焦濕熱 黃芩、桑白皮

中焦濕熱 肝膽濕熱: 茵陳、龍膽草、梔子、便秘加大黃。

下焦濕熱 瞿麥、扁蓄、滑石、石葦、下痢常用:葛根芩連湯、黃連瀉心湯、下痢重或下血:白頭翁湯。

☆ 說明:濕熱大多由外感而來;熱大部分亦由外感而來。

☆ 陰虛化火:則屬於低熱。

☆ 食物中毒:大部分會身體畏寒,免疫力下降,易感冒。


★ 燥〈台灣地理氣候因素,較無燥邪,不多加闡述,僅補充:〉:

燥:共有症狀:口乾、唇燥、舌乾、少津、或見大便乾結。


燥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

感受燥邪 乾咳、少痰、見鼻孔乾燥或鼻衄、痰中夾血。 清肺潤燥:桑葉、梨皮、川貝、牛蒡子、瓜蔞皮、天花粉、沙參、盧根、矛根、、、

傷津 多由高熱、汗出過多所致,舌苔乾燥、舌質多偏紅。 生津清熱:鮮生地、鮮沙參、鮮石斛、鮮盧根、天花粉、

傷陰 多見於熱病後期,舌質光紅少苔,脈細數。 滋養陰液: 阿膠、雞子黃、玄參、龜板、、

血燥 老年或長期營養障礙,或有瘀血內結、見全身性消瘦,皮膚乾燥搔癢、爪甲薄脆、大便乾結、舌光、 養血潤燥:二地、首烏、當歸、丹參、白芍、枸杞、柏子仁、黑脂麻、、、


★ 食積:

食積共有症狀:胸悶飽脹、飲食少思、舌苔膩或垢濁。

食積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

傷食 噁心嘔吐、噯氣酸腐、脘腹脹痛、腹瀉或便秘、排氣。 神麴、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枳實、檳榔

食積停滯 除傷食外還可見脘腹痞硬、或疼痛拒按、舌苔老黃厚膩。 除傷食藥之外,應加攻下通便藥。

脾虛夾食 食入不化,便溏或瀉下不消化之食,一般無明顯腹痛。 黨參、白朮、茯苓、扁豆、山藥、等等補脾藥,加上陳皮、穀芽、麥芽、枳實、砂仁、、、開胃消食。


★痰:

化痰 常用藥物:

外痰 陳皮、瓜蔞仁、半夏、桔紅、桔梗、川貝、天南星。

痰核 軟堅:牡蠣、海藻、昆布。

風痰 白附子、僵蠶、地龍、蜈蚣、〈蟲類〉,天麻、竺黃。


痰: 主要症候鑑別 常用藥物===

寒痰 咳嗽、咳痰、脈滑或弦滑 痰白清稀、舌苔白潤、形寒肢冷。 南星、半夏、桔梗、青皮、白芥子、蘇子、陳皮、橘紅、紫菀、白前、前胡。

熱痰 痰色黃稠、不易咳出、或夾膿血、發熱、舌質紅。 瓜蔞仁、川貝、浙貝、桑白皮、葶歷子、

風痰 舌苔膩或垢濁、脈滑或弦滑、突然發作、口吐白沫、抽搐。 南星、半夏、天麻、白附子、竹瀝、僵蠶、天竺黃、全蠍、、、蟲類搜剔藥。


☆說明:風痰上擾 熱極生風 ===則:清熱熄風藥 鉤藤、羚羊角、石決明、生龍骨、生牡蠣 【有潛陽效果】 昏迷、痰迷心竅 加麝香、冰片、菖蒲、牛黃


★ 止咳: 止咳常用藥物:款冬花、紫菀、麻黃、白前、桔梗、杏仁、半夏、桔紅、

馬兜鈴。


★ 定喘:〈降氣〉 定喘常用藥:白芥子、蘇子、葶歷子、麻黃。 說明:加西醫噴劑,則可化痰止咳。 小兒氣喘常用藥:蜜炙麻黃、枇杷葉、杏仁。


★ 血瘀:

血瘀常用藥: 當歸、川芎、赤芍、丹參、牛膝、桃仁、紅花、五靈脂、乳香、沒藥、澤蘭、水蛭、杗蟲、三菱、莪朮、劉寄奴、貫仲、丹皮地榆、蒲黃。

活血常用藥 第一線用藥:當歸、川芎、丹參、牛膝、益母草、丹皮、桃仁、元胡〈氣痛較常用〉第二線用藥:紅花、劉寄奴、鴨舌黃、澤蘭、降真香〈也有輕微破血〉。乳香、沒藥==血痛常用,其介於一、二線之間。蒲黃、五靈脂==經痛常用。

破血常用藥: 三菱、莪朮、水蛭、杗蟲、大黃、乳香、沒藥。

止血常用藥: 碳炒:蒲黃、地榆、貫仲、梔子、大小薊、荊芥、、、需炒碳。生用:旱蓮草、仙鶴草、側柏葉、藕節。

涼血常用藥: 丹皮、赤芍、生地、茜草、紫草。


★ 行氣:

部位 常用藥物:

上焦 枳殼、香附、青皮、瓜蔞實、韭白、佛手、香圓、玫瑰花。

肋間〈乳房〉 青皮、金玲子、王不留行。

中焦 陳皮、枳實、木香、厚朴、萊菔子。

下焦 烏藥、大腹皮〈兼有利水〉。


★破氣: 破氣藥常用檳榔。


★氣逆: 氣逆常用藥:沈香、萊菔子、竹茹、厚朴、檀香。


★止嘔: 半夏、竹茹、生薑、老薑。 說明:若噁心、嘔吐,屬於梅尼爾氏症,則加驅風痰藥。


★安神:

安神常用藥: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遠志、茯神、合歡皮、蓮子心、菖蒲。


★軟堅散結:

軟堅散結類:痰核〈癥〉病理產物,需先辯證。

癗癘馬丁類 常用藥:海藻、昆布、浙貝、生牡蠣、夏枯草、

肝硬化類 常用藥:鱉甲、穿山甲、三稜、莪朮、

子宮肌瘤 劉寄奴、紅花、〈需與補正之藥合用,較不傷人體〉


★潤腸:

常用潤腸之藥: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

血虛便秘常用藥:當歸、決明子、生何首烏。

老人虛秘常用藥:何首烏、肉蓯蓉、鎖陽。


★實秘:

實秘常用藥:大黃、元明粉、芒硝、、、


★補肝腎:

補肝腎常用之藥:續斷、狗脊、碎補、淮膝、杜仲、木瓜。


★頻尿:

烏藥、益智仁、桑螵蛸、沙菀蒺藜、、、


★白帶:

白帶常用藥:芡實、小金嬰、蓮鬚、沙菀蒺藜、龍眼花、、、

說明:治療白帶仍須補脾。


★青春痘:

種類程度: 常用藥:

粉刺: 去風之藥:蒺藜、白鮮皮、防風、前胡、土伏苓。

紅腫: 敗醬草、黃蓮、牛蒡子、、、仍須再加清熱藥。

化膿: 皂刺、穿山甲。


★頭痛:

頭痛常用藥:羌活、防風、萬金子、蔓金子、蒿本、菊花、、、川芎必用。


★項強:

項強常用藥:葛根、薑黃、防風。


★陰虛陽亢:

陰虛陽亢常用藥:石決明、生牡蠣、生龍骨、龜板、珍珠。


★止癢:

止癢常用藥:蟬蛻、地膚子、土伏苓、、、加上驅風藥!


★降壓藥:

降壓藥常用:鉤藤、首烏、茵陳、葛根、黃芩、黃蓮、黃柏、大黃、山楂、

決明子。

說明:師曰:辯證:病理體質為基礎,再加產物治標。


★結石:

結石種類: 常用藥:

膽結石: 利膽之劑:鬱金、茵陳、梔子、大黃、、、

腎結石: 金錢草、化石草、海金沙〈必下〉、、、若兼發炎:加八正散。

☆ 說明:氣虛者加補氣藥,陽虛者家補陽藥。


★久瀉:

久瀉之常用藥:桃花湯、赤石脂、代褚石、、、

收斂常用藥:五味子。


★斂汗:

斂汗常用之藥: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

說明:氣虛、陽虛等皆會自汗,必須分清楚,小心用藥。


★眼睛用藥

眼睛常用藥:菊花、夏枯草、決明子、刺蒺藜。

說明:眼酸澀常從肝腎虛辯證論治,則需補養肝血為多。


★ 胃酸:

治胃酸常用藥:海螵蛸、白芨、牡蠣、、、

☆說明:烏貝散成分中,因烏賊骨較酸收,下之劑量不可太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之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鉴别与用药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四(周仲瑛)
歸入肺經的熱性中藥列表
归入肺经的温性中药列表
针灸和埋线疗法怎样治疗高脂血症?
中药常识之整理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