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疼痛也是病 除痛须有方



  疼痛,恐怕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一种苦难。目前,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0月16日-22日是今年的“中国镇痛周”。为了让读者对疼痛有一个科学认识,本版特安排以下采访。

  受访人樊碧发: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副主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采访人:尹琳

  ■疼痛也分好与坏

  采访人:疼痛是人人都有过的感觉和体验,但究竟什么是疼痛?医学上有明确的定义吗?

  樊碧发:国际疼痛研究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

  国外有关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受各种疼痛问题困扰的人群约占人口总数的30%。我国目前还没有做过全国范围的调查,但比例肯定高于这个数字。北京地区至少有600万人罹患疼痛,其中70%以上的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采访人:人人都知道疼痛不好受,那么疼痛对人体到底是好是坏?疼痛是一种单纯的症状还是一种疾病呢?

  樊碧发:作为一种保护性信号,疼痛提醒人躲避危险或去医院求医治疗,这样的疼痛可以看作“好痛”。但是剧烈的或长期延绵不断的疼痛,可能导致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乃至异常,这样的疼痛尤其是慢性顽固性疼痛,对人体则是有害的刺激。

  所以疼痛既是内脏器官疾病的一个症状,例如急腹症、心绞痛等,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主症。这些疾病称为“痛症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肩痛、肋间神经痛、腰背痛等。还有癌症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称之为“恶性痛”。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因此患者出现疼痛一定要及时就诊。

  ■疼痛分器质和精神两大类

  采访人: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樊碧发: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可分为器质性和精神性两大类,很多疼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直接刺激:常见的机械性刺激如外伤、跌打损伤、车祸等;医源刺激如手术、注射、检查等;肌体压力变化如组织器官、腔隙间隔的内外压改变等;肌张力异常如消化道痉挛等。此外,冷、热、光、电等物理刺激及化学药物、有毒气体、生物毒素(昆虫叮咬等)也是疼痛的成因。

  炎症: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均能导致疼痛,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疼痛占临床疼痛的绝大多数。

  缺血:是很多疾病的主要致痛原因之一。心绞痛、心肌梗死、动静脉栓塞、脉管炎等,往往伴有较重的疼痛。

  出血:人体组织器官腔隙内的出血,也常成为疼痛的主要原因。

  代谢障碍:常见有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痛风等,患者常常感到疼痛难忍。

  生理功能障碍: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血管性头痛、非典型性颜面痛等。

  免疫功能障碍: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及类风湿、皮肌炎。

  慢性运动系统退行性病变:在所有慢性疼痛发病因素中,慢性运动系统退行性病变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因。

  心因性疼痛:一般没有机体器质性病变,疼痛纯属心理因素导致。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年龄、情绪等也可能导致不同人在感知和耐受疼痛程度上的差异。

  ■疼痛起码有五种治疗方法

  采访人:一般来说,疼痛科解决疼痛的办法有哪些?

  樊碧发:疼痛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疼痛,而有效的疼痛治疗则必须建立在明确诊断基础上,即要先对疼痛的来源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法。以老年疼痛为例,解除疼痛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镇痛药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弱的阿片类药物如可卡因和曲马多及阿片类药物吗啡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心理治疗等。

  采访人:刚才您说到了心理治疗,疼痛和心理疾病有什么样的关系?

  樊碧发:我们知道,由于衰老、身体状况下降以及环境等综合因素,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抑郁和紧张感,疼痛可加重抑郁和紧张的发生概率。特别是老年慢性疼痛与抑郁症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一旦慢性疼痛程度加重,限制其家务劳动,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可能产生悲观情绪,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最终导致抑郁症。

  所以说,慢性疼痛不仅是生理性疾病,也是心理及社会性疾病。因此,对有慢性疼痛且有抑郁症患者不仅应给予疼痛治疗,而且还需要心理治疗。目前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松弛治疗、操作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同时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疼痛的基本原则,鼓励坚持锻炼,引导患者正确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和身体感觉,帮助患者重建对问题的认识与看法,自我控制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许多慢性疼痛是“忍”出来的

  采访人:既然有的疼痛是疾病,那么是不是把病治好了,疼痛也就随之消失了?

  樊碧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原发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到医院看完病、吃了药以后,疼痛并没有完全消除,但就不及时到医院复诊了。长期忍痛累积到一定程度,结果可能“忍”出严重的慢性疼痛来。

  一般来说,急性疼痛由原发疾病引起,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如外伤引起的疼痛。但许多慢性疼痛常在原发疾病治愈后,或经过仔细检查并未发现与疼痛相匹配的病因,疼痛持续存在,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此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与原发疾病完全不同。

  如有的患者带状疱疹治好了,但数月或数年以后原疱疹区域发生了顽固剧烈疼痛,这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后遗痛,是由于神经细胞变性受损所致。还有“幻肢痛”。截去的肢体虽已不存在,但患者仍能感觉到被截去的肢体疼痛,目前认为可能是截肢造成的脊髓疼痛调节机制发生紊乱。

  ■年轻时的不良习惯为老年疼痛埋下隐患

  采访人:那么,能不能做到一旦止住疼痛就不再复发呢?疼痛是可以预防的吗?

  樊碧发: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说一说今年世界疼痛日和中国镇痛周的主题———“关注老年疼痛”。中国老龄化的到来特别迅猛———发达国家经过50年左右达到老龄化,我们只用了27年。中国有句话叫“寿而康”,如果“寿而不康”、“寿而痛”,这样的晚年生活患者自己痛苦不堪,对他们的家人和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有统计数据显示,慢性疼痛的发生率,18-30岁人群为7.6%,81岁以上的达到40%。包括颈、背、髋、膝、其他关节痛及关节僵直醒后疼痛6项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关注老年疼痛,为老年患者解除疼痛创造条件,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般来说,压力越大,精神越紧张,越有可能出现疼痛症状,如头痛、颈痛、肩背痛。北京市近五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0岁左右的年轻人颈椎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群,甚至刚十多岁的中学生也出现颈椎病、顽固性头痛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为老年时的疼痛埋下隐患。同时,有的疼痛疾病即使得到了一时的治疗,但如果患者自己重视不够,又恢复到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旧“痛”复发。

  很多慢性疼痛都是可以预防的。当你感觉到疼痛时应引起警觉,找到原因并及时纠正。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疼痛专业医师的检查和治疗。此外,纠正不良姿势,养成正确工作姿势,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尽量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同时在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结合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标”、“本”兼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疼痛持续3个月就是病
疼痛是种病 硬扛可不行(健康直通车(第103站))
【专家面对面】疼痛科值得信赖吗?
全球六成人每周都在痛
2015人民好医生跟诊记|樊碧发
顽固性疱疹痛,先去疼痛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