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殿堂 | 从和田玉到玻璃到玻璃陨石的“一物三变”


本文的两件老玉件,经历了从和田玉到玻璃到玻璃陨石的“一物三变”的戏剧性变化。一开始持有者认为是和田玉,但又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出于惯性思维,犹豫之间觉得还是去鉴定一下为好。结果,两件都被国商检鉴定为“玻璃做的”。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实在是大大出乎持有者的预料,凭着玉器收藏的常识和经验,这两件有可能不是和田玉,可能是地方玉,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使用过的玉石多达三百种以上,谁也不可能全都上过手,无法判断是什么地方玉是正常的,但这绝对不可能是玻璃!因为玉石和玻璃的差距太大了,这怎么可能呢?下面的图片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两种样品。

     名称:春秋镂空雕双龙玉佩(未清洗前)

尺寸:厚5×直径80×65mm  / 重量62g(比重2.7)

名称:春秋镂空雕双龙玉佩(清洗后的两面)

尺寸:厚5×直径80×65mm  / 重量62g(比重2.7)

名称:清代节节升高玉手镯一对

尺寸:条粗13×圈口61mm  / 重量71.49/69.07g(比重2.6)

后经朋友推荐,持有者委托钱宝城老先生再做鉴定,我们来看看北京瀛方斋文物鉴定有限公司的文物鉴定+科学数据验证是怎样鉴定的以及鉴定的结果如何。

钱宝城老先生是资深的文物鉴定大家,看到两件鉴定样品,根据眼学经验首先肯定了这不是玻璃或古代料器。钱宝城老先生说,料器的性质也是玻璃,而玻璃件的琢磨阴线必然会出现“崩茬”现象,因为玻璃被琢磨时局部温度迅速上升,出现“崩茬”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崩茬”处必然是“贝壳状断口”,如下图:

上图是钱宝城老先生用500倍放大镜在清代料器(即玻璃器)样品上示范的“崩茬”现象。

这张大图就是玻璃或者料器破损面(即“崩茬”)出现的“贝壳状断口”,所谓“贝壳状断口”,就和摔坏了的啤酒瓶子摔坏了出现的断口是一样的。

此图为和田玉的断口,包括其他玉石在内,玉石是不可能出现啤酒瓶子底那样的“贝壳状断口”的。

钱宝城老先生首先排除了两件样品是玻璃制品的可能性,进而再用化学成分来验证眼学的判断是否正确。科学数据如下:

Element

成分

玉佩 %

手镯 %

MgO

氧化镁

0.956


Al2O3

氧化铝

2.370

1.096

SiO2

二氧化硅

74.489

79.195

P2O5

五氧化二磷

0.104

0.059

S

0.083


Cl

0.115

0.078

K2O

氧化钾

6.086

5.050

CaO

氧化钙

11.903

6.254

Ti

0.228

0.845

Cr

0.003


Mn

0.008


Fe

0.146

0.061

Ni

0.007

0.025

Cu


0.001

Zn

2.491

0.563

As

0.345


Rb

0.001


Sr

0.015

0.039

Zr

0.008

0.036

Mo


0.006

Ag


0.006

Cd

0.005


Sn

0.003


Sb


0.358

Ba

0.157

6.293

Ta

0.001


W

0.034

0.013

Rh


0.019

Pb

0.139


Th


0.002

合计


99.697

24种

99.999

20种

结果,两种样品的化学成分的检测数据显示成分多达20多种,钱近芳老师根据所测出的成分指出,首先这两种样品肯定不是玻璃,根据成分的复杂性和微量元素的特殊性来看,具有明显的陨石特征。因为样品里含有Rb 铷、Sr 锶 、Zr 锆、Cd 镉、Ta 钽、W 钨、Mo 钼、Ag 银、Sb 锑、Rh 铑、Th 钍这些地球石英矿物中不可能含有的稀有元素。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珍贵的玻璃陨石。

为了证实这个观点,钱近芳老师从数据库中调取了地球玉髓的样本,一件玉髓手镯,如下图:

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玉髓的成分很简单,几乎是纯的二氧化硅,仅二氧化硅一项就占了99.78734%,其他还有6项微量成分,合计仅占0.18075%,并且属于陨石特征的稀有元素一点儿都没有。

送检样品的两件和地球玉髓相比对的结果,证明了送检样品的两件是珍贵的玻璃陨石。

为了更加能够说明问题,钱近芳老师从数据库里调取了史前文明的玻璃陨石数据,图片如下:

这件史前文明的玻璃陨,成分达13种之多,含有Ag银、Cu钴、V钒等地球玉髓所不可能含有的稀有元素。钱近芳老师还从数据库中调取了几件视觉质感与被检样品近似的史前文明玻璃陨石样品,如下:

以上图片中带有锐角的应该是因为硬度高做琢刻工具用的,最后一张的红色玻璃陨应该是祭祀或佩带饰品。

钱近芳老师接着说,我国是地球上接收到来自太空的陨石最多的地区之一,从远古或者说从史前文明一直到不太遥远的清代的古代雕刻艺术品中有不少都是陨石。对于陨石的鉴别一是从结构上,二是从成分上来分析和判断。因为地球也是太空星球家族的一员,所有星球的矿物成分共性是主要的,但是各自都有特殊性。所以,陨石大都可以找到地球上的近亲,即主要成分是一样的,但是微量成分就大有玄机了,主要是稀有元素的多少和种类构成了是否是陨石的标志。至于为什么从远古或者说从史前文明以来人类制作的大量的祭祀用雕刻艺术品用的是陨石,古人又是如何鉴别和选择陨石的,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都是谜。

钱宝城老先生从文物和古代玉器知识的角度来看这两件玉件,认为春秋镂空雕双龙玉佩从形制和纹饰以及琢磨工的特征来看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土沁也说明了不是玻璃,因为玻璃或料器的表面年久会钙化,但不会出现沁,而沁色是古玉石的普遍特征。手镯的形制和节节高升的纹饰则是清代的特征。这两件玉的结构都非常均匀,色地纯正,呈无色或白色,并且有和田玉的温润和油性的特点,敲击声清脆如同金属声。玉佩的外观很像大家常说的和田玉中的冰玉,手镯的外观则酷似和田玉中最好的羊脂玉,两者都兼具和田玉和玉髓两类玉石的优点,但是又超出一般所见玉髓的质感,仅仅凭眼学准确判断是什么玉石的确有很大难度。

玉髓,是隐晶质石英,硬度6.5左右,密度2.58~2.64,折射率1.53~1.54。一般外观半透明至微透明,具有玻璃光泽或蜡质或油脂光泽。有条带状构造的是玛瑙,没有条带状构造并且颜色均一的被称之为玉髓。玉髓的质地非常细腻,有的玉髓结核内会含有水和气泡,质地纯净时呈无色或白色,但通常会含有一定量其它矿物质,因而五彩纷呈,几乎可见各种颜色。当所含其他矿物质分布不均或者规律分布时则会出现各种图案或条带状花纹,美丽异常。据说玉髓是人类使用最早和最久远的玉石,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都没有间断过。

笔者收集了几件与本文内容相类似的同类器图片,仅供对比参考:

(资料-战国精雕玉牌300万新台币,台湾称之为“玻璃玉”)

(资料-春秋战国精雕玉兵符300万新台币)

(与检测样品同时代、同玉质的 玉佩)

(与检测样品同时代、同玉质、同纹饰的手镯)

这两件玉器从和田玉到玻璃到玻璃陨石的认识过程告诉我们,古代艺术品就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涉及的人文历史和科学技术知识面相当宽,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历史知识,还涉及到了地球与太空的知识领域。因此,对于古代艺术品的认知切不可武断,以有限的知识或无知轻易地断定或否定任何古代艺术品都是极其错误的。笔者一贯的观点是任何产品标准都是为现代工业化产品制定的,因此只能适用于新生产的工业化产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为古代艺术品、古董、古玩制定工业产品标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在我国,似乎从政府的管理部门到司法机构,到消费者都缺少古代艺术品和现代工业产品这个区别的意识。笔者曾经在文章中举过例子,让具有司法部鉴定师资格的钱宝城老先生拿着自己鉴定过的明清老翡翠文房四件套去找对古玩一无所知的“娃娃”去鉴定真伪,岂不荒唐!一无所知的“娃娃”就可以出具“盖着CNAS、CMA、CAL三个认证标识证书”,并且证书上什么科学数据也没有,如何鉴定的?如何判断的?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否定了资深的文物鉴定家,你怎么看?  

以本文讲述的两件被检体而言,单凭文物鉴定的眼学要想准确鉴定是什么颇有难度,然而像北京瀛方斋文物鉴定有限公司这样在眼学判断的基础上再用科学检测数据辅助验证,就可以做出证据充分,令人信服的结论。而国商检的年轻鉴定操作人员没有文物古玩的知识错误鉴定成为玻璃,这不是疏忽,是因为不具备文玩鉴定的知识和科学鉴定所必需的知识的知识储备。因此,暮犬晨鸡各司其职,并且要恪尽职守,否则,社会的稳定和谐如何构筑?

(图片源于网络)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老翡翠网www.oldfeicui.com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田玉的新杀手 —“外蒙料”鉴定绝技
和田玉简单而又实用的鉴定方法
识别玻璃仿制玉器有高招
[转]莫轻视玻璃仿制玉器的鉴定
《和田玉鉴定与质量评价》系列讲座之五
别买错了!这些宝石只是很像和田玉而已-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