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扮靓陕西窗口城市建设宝鸡副中心

陇县是关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宝鸡市水源涵养地。近年来,陇县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美丽陇州”建设为目标,围绕绿色抓产业,优化生态搞建设,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以“大绿化、大治理、大提升”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陇州大地发生了令人欣喜的深刻变化。

如今,漫步陇州大地,一条条道路绵延在两旁树木林立的绿带中,驱车驰骋,穿梭如画美景间,一路呼吸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村庄脱胎换骨,竞相成为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绿色、和谐中展现新姿……

做靓龙头  魅力县城引领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龙头兴则百业旺。近年来,陇县在县城发展思路和布局上打破了过去的思维定式,提出了“一河两翼五大功能区”布局,即以千河为轴线,建设旧城提升区、东部商务区、南岸新城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北部秦源文化产业园区五大功能区,拉大城市框架,使县城面积由原来的 7平方公里扩大到 20平方公里,把陇县建成集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商贸中心、休闲度假胜地、最佳人居环境于一体的宝、天、平城市圈中心生态花园城市。新思路,让古陇州焕发青春;新布局,使陇县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如何将蓝图变成现实?县上坚持文化立城、产业兴城、森林护城、秀水养城,全力突破“一河两岸”生态带、绿色工业园区、南岸新城区、主城区、北部文化休闲区和东部商务区,强力推进 344国道县城段改道、城市路网、客运中心、市民应急避难场所、万人居住社区、体育中心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打造自然清新、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经过不断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宝鸡副中心城市的雏形初步显现。

城市雕塑是公共环境中最富人性化的要素。近年来,陇县突出地域特色,精心打造了一批卓有特色的城市雕塑。在县城东部的陇州社火文化广场,一组社火脸谱摆件色彩鲜明、线条流畅、形象逼真。雕塑“龙凤呈祥”取“龙”“凤”祥瑞,借“祥”字草书造型,用龙飞凤舞之妙笔,龙飞凤仪,寓意陇州腾飞、人民幸福。非子牧马、襄公建都、始皇西巡、汉武巡关以及关山战役、陇州腾飞等大型历史人文浮雕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地展现了陇州重大历史事件和陇州社火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今,漫步陇县县城,龙马精神、关山月等城市雕塑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水是城市的灵气所在。陇县依托县城三面环水的实际,科学规划,于 2009年 7月编制完成了《陇县城区千北河综合治理景观水面工程规划方案报告》,总体规划在千河、北河城区段采用梯级开发,布设拦河坝。目前,在千北河新建橡胶坝 5座,建成水面景观 70万平方米。同时,投资 500万元的生态湿地和投资 2600万元的江心生态休闲公园,已完成了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即将开工建设。这些水景的建成,将使陇县县城三面环水、四季有水,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光、天色、树影相映成趣的美景,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灵气、增添了活力和生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两旁彩灯不断闪烁,犹如满天繁星,绿柳掩映的陇州城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迷人。近年来,陇县按照“全域亮化,一街一景”的思路,按照实用性与艺术性、凸显文化特色的原则,对县城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桥梁、河堤等进行了全面亮化美化。

“清风拂绿柳,清水映红桃。车行绿道上,人在画中游。”改用王维的诗来形容如今陇县的县城,似乎再恰当不过。

统筹城乡  美丽乡村跟进

陇县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陇县县委、县政府系统谋划,全域推进统筹城乡工作,按照“一个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规划)、两大领域对接(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对接、农村与城镇对接)、三大平台支撑(县城、特色镇、中心社区)、四大工程配套(大社区、大园区、大配套、大服务)、五大机制保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改革创新动力机制、抓点示范推进机制、包抓帮扶共建机制、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规划先行,整合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高标准推进农村中心社区建设,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村庄规划科学化、基础设施完备化、居民安置社区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公共服务便民化、环境生态田园化、建筑风格特色化”  的农村中心社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东风镇上凉泉村、东南镇东兴村、天成镇范家营村、八渡镇高楼村、温水镇团结村被誉为陇县新农村建设的“五朵金花”,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与此同时,县上积极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治理为重要内容,制定了《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农村“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三清”(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重点,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并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中转、镇处理”的运行模式, 12个镇 158个村全部建立了环卫队,612名保洁员天天上岗,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规范化处理,确保了农村环境天天整洁。

三里营中心社区是陇县推进统筹城乡的样板社区,该社区规划居住三里营村、跃先村、米家山村和金山寺村的 811户、3329名群众。该社区还建起了流渠现代烟菜农业示范园、和氏三里营千头奶牛养殖园,咸宜关金属镁产业园,真正实现让农民居住在社区、打工在园区、富裕在山区的目标。刚刚搬至三里营社区的马天成说:“走出大山,住进社区,感觉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小桥流水,农舍青青,楼台倒影,碧波荡漾……从陇县县城向西直行 7公里,路旁突然呈现出的这一派江南水乡景色,直“撞”得人眼发惊!这不是江南,而是该县温水镇团结村的新貌!

然而,你也许想不到,几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涝地,是一片垃圾场。说起这里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雄英坦言:“这主要得益于县上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活动。”

如今,陇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一个个靓、净、美的新农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彰显特色  生态陇州增韵

行走在陇州大道上,一行行生机盎然的绿化带和一片片姹紫嫣红、花香四溢的花坛扮靓了道路,如画的绿色长廊让人心旷神怡……

陇县境内林地 236万亩,森林 1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58%,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关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有“生态之都”“天然氧吧”的美誉。

经过认真审视,陇县提出“生态立县”“森林护城”的战略目标,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县为目标,按照“一心一园两区四线百村”布局,建设生态走廊,培育生态产业,提升生态景区,打造生态家园,彰显生态魅力,实现县域景观化、城镇森林化、人居生态化。

绿色是城市的“肺”。围绕建设宝、天、平城市圈中心生态花园城市的目标,该县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韵,强力实施一河两岸景观带、环城林带、一街一景建设,增加绿量,提升景观,建设绿化核心区,打造水韵之城、森林之城、健康之城。先后投入 2亿多元,建成滨河森林公园、北坡公园、北河游园、泰和广场、陇州广场等一批园林绿化景观。通过拆墙透绿、院内播绿、见空插绿、除污还绿等措施,狠抓小区绿化、单位绿化、城郊绿化,使整个城区变成了绿色海洋、千山花都。目前,陇县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 42.73%,人均公共绿地 10.99平方米。

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一定要把陇县的生态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来保护、来提升、来发展”。为此,陇县高标准编制了《“绿色陇县”建设工作方案》及最佳宜居环境生态建设规划,以百里坡面、公路沿线、千河水系绿化为重点,整合项目、加大投入,提高标准、精雕细刻,强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打造百里绿色屏障、公路生态景观带、千河水源涵养带;以建设最美乡村为目标,按照“一镇一村一景观”的要求,把景观树种、常绿树种相结合,因村制宜,分类施策,深入推进“三化一片林”工程,建设一批生态镇、生态村、绿色家园。已累计投资 2亿多元,持续开展了以绿路、绿山、绿地、绿河、绿院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了 212省道、陇马路等一批绿色长廊,建设了四季常青的迎宾大道、陇州大道和镇村道路,完成了东风至县城、峡口至火烧寨这两大坡面全面绿化。同时,县上积极由造林向造景转变,组织村镇拆旧建绿、见缝插绿,建设环村镇绿化带,重点完成了 60个村的绿化美化,建成环村林带 207公里,绿化面积 33万亩。

如今,在陇县农村,条条道路硬化绿化,家家门前绿化美化,个个巷道净化亮化,初步建成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宜商新环境。

提升品位  特色文化铸魂

文化,它似水,柔绵却可穿石;它似风,可以和煦拂面,也可以激起惊涛骇浪。

近年来,陇县在构筑精神高地、提升群众素质方面,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八个一”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农村忠孝之星、诚信之星、仁义之星、正气之星、明理之星五星创建试点活动。“五星工程”切合农村实际,找准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百姓的共鸣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并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美德少年”等系列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段保存、宝鸡市道德模范赵方平等一批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了以文化体育、经典诵读、民俗展演、技艺传承、慰问帮扶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走向文明。通过成立传统文化促进会、开办公益频道,不断加强市民思想教育和道德引领,极大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

只有把当地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坚持走融合式、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才能弘扬传统文化,使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名片、成为加快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该县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坚持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围绕做大“陇州社火“品牌,县上成立了社火协会,编辑完成了《陇州社火大典》,在挖掘提高的基础上坚持每年举办社火艺术节,并于 2013年举办了全国首届社火艺术节,被评为中国社火文化之乡,开辟了陇州文化事业的新纪元,陇州社火也成为陇县文化的金字招牌。同时,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开发,制定了陇州社火发展规划、陇州社火重点村发展和保护规划,并成立了两家社火演艺公司,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以关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路子,高点定位、市县联动,实施关山旅游大道、游客接待中心、鞍子沟别墅群等重点项目,成功创建为国家 4A级景区,“国际关山”名片更加光彩夺目。

依托道教圣地龙门洞,成功举办全国道文化论坛,树立了龙门洞核心文化品牌;实施道文化展示区、丘处机广场建设

等项目,带动景区整体提升,让“神奇龙门”这一品牌走向全国、传遍天下。

在秦源文化产业园建设现场,笔者看到旅游文化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据介绍,秦源文化产业园以“秦起襄公”史实彰显秦源文化的理念,坚持走差异化开发路子,依据县城北部依山傍水地貌,建设“天子山”“诸子阶”“秦人地”三大块,打造中国寻秦之旅的必游地,打造“秦源文化”知名品牌。

如今,一幅幅水碧、地绿、天蓝、人美的和谐画卷在陇州大地铺开,构成了美丽陇州的新篇章。我们相信,陇县的明天会更好更美!

(丹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陇县网友佳作《来年见,陇州社火》
宝鸡:航拍陇县陇州社火,美的很
陇县社火
民间艺术之----陇县社火之二
陇州社火走进2019北京世园会
陇州社火——黄土地上的狂欢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