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门四问》教学思路

《入门四问》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观照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与学习方法。

    单元介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与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汗牛充栋,内容丰富,要在限定篇幅之内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全貌,必须借助目录学的成果。所以教材在处理第一个问题时,运用了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做了宏观的梳理。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古人治学一个很重要的入门途径:从目录入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十七史商榷》)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也说:“目录学就好像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都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钻研时才能有门径,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就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了。”(《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第二个问题讲的是“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横向分类,那么这一部分则是纵向展开,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所做的梳理。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古人“治学要先治史”的观点。

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及其与教材的对应情况,我们可以用图表的形式作一总结。

 

  时期

文化背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

对应单元

专题

  春秋

  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哲学一

  春秋战国

  至两汉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在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西汉

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典籍中具有重要地位。

《礼记》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哲学二

  两汉至

  隋唐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

《百喻经》《坛经》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哲学与

宗教

  唐代至

  清代

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关,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史通》《文史通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唐代

唐代社会空前繁荣,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号称“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形成了文化的新动向。

《朱子语类》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哲学三

  明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潮。

《焚书》

  先秦至

  明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自成体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了一些伟大的科技类著作。明代科学家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写出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

《水经注》《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伤寒论》《营造法式》《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

第八单元

科技之光

科技

  明清

  之际

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了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

《明夷待访录》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日知录》《文史通义》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学术

思想

  近代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摩罗诗力说》《人境庐诗草》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文学

思想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本册教材是根据历史发展的顺序按照专题进行编排的,教学时要把握这个特点。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们也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教师也可以在讲授完本书之后,引导学生针对本书所选著作的思想精华,思考其现代意义,并用此表格的形式进行填空。

  要点

相关论述

现代意义

  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具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民本

  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包容性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个“和”包括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只有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也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对自然

  的亲和

  态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其他

……

对道德的倡导;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

    第四个问题是“怎样学习本书”。在这一部分中,介绍了教材的编辑思路、结构框架,以及学习本书的一些方法。建议由学生自行阅读、体会。

    总之,本单元是一个中国文化经典的绪论课,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古代十八部最重要的文化典籍 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入门四问》教案2
小知识:什么是中国古籍?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文化典籍
周易的地位与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