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据传苏霍伊T50终于有了正式名称:原来叫苏57

声明:除《踢馆》外,讲武堂所刊登文章均为授权转载,目的是提供多样化看问题的视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认同文章观点


2017莫斯科航展,T-50战斗机双机表演


今年的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可谓规模盛大,上百架飞机参加了展览。其中,两架T-50战斗机进行了双机编队飞行表演,大秀特技动作。虽然视觉效果上不及苏-35令人眼花缭乱的超级机动,但是毕竟是目前俄罗斯能拿得出手的最先进战机,十分引人瞩目。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航展期间,国外有业内人士在网络上爆料,公布了俄罗斯未来战术空军战斗复合体(PAK-FA),即T-50战斗机的正式设计编号——苏-57!如果这一编号属实的话,那我们就要改口叫它苏-57战斗机,而不再是T-50了。


新近公开的T-50-9,即T-50战斗机第9架原型机


联系到俄罗斯卫星社于7月19日发布的消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总裁尤里∙斯柳萨里在莫斯科航展期间,公开宣称T-50战斗机将于201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进入俄罗斯空天军服役。在此之前,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也说过类似的话,第一批第五代战斗机应当在2019年服役。


T-10-9的尾部照片,处于地面停放状态,此时矢量喷管默认向下偏转


按照俄罗斯军用飞机的命名规则,飞机在研制期间将获得一个临时的内部代号,等到飞机定型服役,再公开其正式编号。一般来说,俄罗斯军机的正式编号是“设计局缩写+数字代号”,比如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7、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9、伊留申设计局的伊尔-76等等。这些飞机都比较著名,称得上是广为人知;但是对应的内部代号,由于保密需要,往往稀奇古怪,很少有人知道,比如米格-29内部设计代号就叫“计划-9”。


苏-27见证了俄罗斯的荣辱兴衰,帮助俄罗斯熬过了艰难的三十年


大名鼎鼎的苏-27战斗机是前苏联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其研发代号是T-10,于1977年首飞。T-10的设计过程可谓十分曲折,一开始造出4架原型机之后,却发现达不到预定的设计指标,无法对抗假想敌F-15;苏联人不得不下决心把整个方案推倒重来,推出全面改进的T-10S原型机。此后,T-10S共制造了十多架原型机,不断密集试飞、小幅改进,且因为设计原因先后坠毁两架,直到1985年才开始批量服役。总体说来,从T-10到T-10S的进化可谓磐涅重生,彰显了苏联航空人精益求精的功底和魄力。


早期T-10原型机性能上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外形与后来的苏-27差别很大


不幸重演历史 T-50存在先天缺陷


2010年,稍微恢复元气的俄罗斯终于推出了其第五代战斗机T-50。这款战斗机一公开,就毁誉参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原因无他,由于T-50几乎完全继承了苏-27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且进一步发扬光大,采用了全动垂尾、可动前边条等创新设计;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限制,T-50在隐身性能完全不敢恭维,几乎完全不注意隐身细节,与F-22、歼-20这些真正的隐身战斗机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说句半开玩笑的话,T-50就是个拍扁了的苏-27。


换而言之,T-50承载了俄罗斯人重振战斗机雄风的理想,却也担负了太多的取舍和退让。


这样暴露的滑轨式座舱盖、凸起的铆钉和蒙皮细节,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隐身战斗机


T-50蒙皮细节特写


T-50进气道布局与苏-27十分类似,基本没有S形设计,可以直接看到发动机风扇,正面雷达反射面积较大


从气动外形等方面可以分析得出,T-50的飞行性能基本满足五代机需求,低速、亚跨音速性能优秀,也拥有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然而,T-50只是粗略遵守了平行隐身设计原则,在隐身细节上完全体现着俄罗斯人的放荡不羁——尽管这样的“不拘小节”完全可能是由于经费拮据、时间紧迫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战斗机隐身设计究竟难在哪里,有兴趣的可以阅读妹子杨之前的文章“脸盲时代”:为什么隐身战斗机长相都差不多?


T-50(下)大幅继承了苏-27(上)总体设计思路


找理由是没有用的,打仗时对手可不会管你这些。未来空战中,飞行性能、隐身性能、态势感知性能这三个要点,直接关系到毫秒之间的生死存亡。假设在俄罗斯辽阔的国土防空截击作战中,面对敌方来袭的B-2、B-21、F-35这些态势感知能力非常强大的对手,隐身存在缺陷的T-50相对更容易暴露自己,相当于间接提高对手的态势感知优势。即使T-50拥有己方预警指挥体系支持,在敌方拥有同等或更好的攻势作战体系支援的情况下,更容易暴露自己依然意味着更容易被击落;就算不被击落,敌机也能够依靠态势感知方面的优势实现“风骚走位”,相对来说更容易占据主动。


未来格斗空战没有淘汰,但是格斗早已沦为飞行员的最后一个选择


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鼓吹“唯隐身论”,而只是强调隐身性在未来空战中不仅至关重要,而且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特点——那就是与初始气动外形设计直接关联。


在当前战斗机的飞行性能(包括机动性、敏捷性等概念)已经接近人类生理极限瓶颈、短期内难以再获得革命性提高的情况下,如果说战斗机的态势感知性能,依靠的是传感器之类的内在航电设备、以及预警机等外在体系节点,相对容易在整个服役期间不断升级改进;那么战斗机的隐身性能,依靠的是外形总体设计和细节优化处理,一旦确定下来,很难再实现大幅改进——除非把整个总体气动设计方案推倒重来。


平心而论,在隐身方面T-50已经很努力了,奈何这条科技树实在太费钱费时间


从这个角度讲,作为未来几十年俄罗斯空天军部队的主力战斗机,T-50在隐身性能上的落后,并不能够被轻易容忍。这就意味着,曾经在T-10/苏-27身上经历的痛苦蜕变抉择,在T-50/苏-57身上再一次出现了。只是这次,俄罗斯人恐怕再也没有当初那样推倒重来的资本和魄力。要知道当年最初的T-10原型机性能其实也算过得去了,但西蒙诺夫团队愣是顶住重重压力,下决心重新吹风洞、算强度、做试验,为的就是一定要让画着红五星的战斗机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战斗机之一。


这次航展上的米格1.44。俄罗斯人对战斗机有着独到理解,只是苏联解体后他们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证明自己了


诚然,妹子杨也认为T-50绝对不是三十年来饱经风霜的俄罗斯人能拿出来的最好成果;但无论如何,在并不算充裕的成本和资源投入下,T-50能做到如此已经相当不容易。不求最好,但求适合,恐怕只有俄罗斯人自己才真正清楚T-50究竟是不是他们想要的第五代战斗机。(文/妹子杨;图片源于网络,鸣谢原作者)


T-50承载了俄罗斯人重振战斗机雄风的理想,却也担负了太多的取舍和退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首款前掠翼五代机,展翅翱翔的金雕——苏47
杂谈2019.5.5
浅析喷气式战斗机发展划代
2020世界最强战斗机排名-老司机权威之作不服来辩!
首飞11年后,苏
俄罗斯计划建造4架苏-75原型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