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整合服务资源着力构建“1+N+X”服务体系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遵循。村(社区)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个新要求,着力破解服务资源碎片化、分散化难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面向村(社区)各类人群,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


        佛山基层党组织构建了“1+N+X”区域化党建格局。按照“大党委、大服务、大治理”理念,构建“1+N+X”区域化党建格局,形成党组织为核心、参与主体多元、服务多样、共驻共建共享的大服务格局。“1”是指把党建基础好、资源较多、统筹驾驭能力强的村(社区)党组织作为龙头,“N”是该区域内的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与龙头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委、开展结对共建等多种方式形成合力;“X”是该区域外的各类党组织,它们实行机关联系基层,党员到村居报到的“双联”制度、“三官一师”直联村居制度及党代表工作室制度等参与服务村居。推动各级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为构建“1+N+X”党组织服务体系做到经费保障、人员保障与场所保障。


        佛山基层党组织建立了村级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村级行政服务中心是否有必要?我们调查发现,认为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作用非常好的占32.5%,较好的占57%,表明村级行政服务中心得到群众普遍认可,值得推广。按“一村一中心”或“多村一中心”模式,在村(社区)全面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把人口户籍、社会治安、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劳动社保等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服务延伸到基层,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规定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原则上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借鉴南海区“选聘分离”经验,从“两委”干部中聘任其他领导成员,政府下拨村(社区)的公共经费统一由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从而把行政资源赋予党组织,惠民服务让党组织提供,确保村(社区)党组织“有政可执”“有财施政”。

佛山基层党组织提供了“闭环式”党员志愿服务。探索对党员志愿服务的“闭环式”管理,到群众中发掘服务需求,整合辖区资源提供对口服务,将服务效果反馈,推动服务进一步完善提升,构建完整的服务闭环。一是摸准需求,提升服务针对性。用好党代表工作室等平台,设立服务需求收集意见箱,组织党员挨家挨户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收集辖区各类人群、各年龄段人群的多元需求,特别是要摸清老年人、特困家庭、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诉求,建立动态需求数据库。二是“三社”联动,提升服务实效性。推进“社工+义工+志愿者”服务方式,逐步形成以村(社区)为平台,以群团和社会组织为实施主体,以专业社工为引领,村(社区)党员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三社联动”志愿服务新机制。整合区域内党群组织服务资源,回应群众诉求,开展针对性强、专业化水平高的志愿服务。三是反馈改进,提升服务满意度。由村(社区)员志愿服务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回访群众对志愿服务的感受度、满意度等,将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志愿服务队,查找服务的不足,完善和优化志愿服务,提升群众对服务的获得感。

佛山基层党组织完善了镇(街)领导干部“直联制”。实践证明,省委部署的乡镇(街)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简称“直联制”),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这个制度,我们采取了多种办法

一是坚持联系群众更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推动镇(街)领导身入驻点村(社区),与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当面沟通联系。创新联系方式,逐渐改变以定点接待群众来访为主的方式,鼓励各团队灵活采取上门拜访、带案下访,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村社楼宇走访等多种形式,与群众打成一片。

二是坚持联系群众全覆盖,全面进驻“零空白”。全覆盖接待群众,对村(社区)中所有想来反映情况、想见乡镇(街)领导的群众,都要全部接待。全覆盖走访群众,确保每户村(居)民、个体工商户和每个驻村(社区)单位,每年至少走访一遍。同时,破解外来人口多覆盖难的问题,在产业社区、工业园区、大型企业等外来人员集中区域,探索增设直联点,组建产业园区协助团队,走访辖区重点企业,扩大直接联系群众阵地。

三是坚持联系群众常态化,重点落实“三固定”。按照“1位主体责任人+2支协助团队”的工作模式,由镇(街)领导干部作为责任人,固定工作团队。每周半天固定驻点直联工作日。除实地走访外,联系地点一般固定于村(社区)“两委”办公场所的驻村(社区)室。

四是坚持联系群众制度化,健全配套机制。不断建立完善人员保障、调查研究、民情日志、专题会议等制度机制,以制度约束保证直联工作长效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一整套群众诉求的收集、登记、处置、督办、反馈机制,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坚持定期暗访督查,定期进行工作通报;探索对镇街领导干部开展直联工作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市蜀山区坚持创新引领推进“五化五强”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案例典型经验
连云区:整合资源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聚焦社区治理改造 推进城市发展提升
深化完善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如何提升党员参与度,探索社区治理参与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