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体系的全面进化

仔细思忖可以发现,刘汉元的新利润观,其实是通威后来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是他解决问题的突破口。1993年前后他提出了第一个利润观,概念一直用到1997年、1998年。

  1998—2000年期间,由于买方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刘汉元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利润观,即“超出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以上的附加价值当中的一部分,才是通威的利润”。如果你做出的附加值只是行业平均水平,你不一定会有利润。在饱和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行业的平均利润,有可能等于零,甚至为负。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通威的工作会产生两个明确的维度——

  一是“执行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及扩大产业规模”,以达到利润总额不断增加。这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张拓展。

  二是挖掘潜力,在保持质量和达到毛利不变的同时,“实现各环节成本费用的降低”。这是一种内生挖潜式的增长。

  最后,这两个方向的努力,都归结在“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要求之上。对此,刘汉元有一段精辟的讲话:

  “我们经常反思,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的程序总会增加,节奏总会变慢。所以2001年、2002年、2003年,我们强调的不是事情怎样进一步规范,而是在基本规范的同时,强调怎样效率优先。只有效率优先,你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说一千道一万,你再规范,只要低于行业平均效率你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员工强调的是,你的效率是否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和社会的平均水平。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好理解,等于平均水平,企业和你就只能吃平均伙食,那企业还有什么杰出和卓越的呢?你还有什么能力去不断扩大再生产,实现你的战略目标呢?肯定没有。员工个人的收入也上不去。因此你要优于平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员工就想,我不是做没做事情的问题,而是我做的事情是不是比别人更好,比行业更好,比社会平均水平更高的问题,这样我才算是人才。所以这种文化对大家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调整了每个人的心态,调整了每个人比较的参考点,让每个人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在干什么,应该干成什么样的标准,才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效率,2004年我们开始了未来三年的效率分享计划,提出了一个相当高的‘效率分享比例’,即每个人都参与算账分钱。你在岗位上的工作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多少效率?你的部门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多少效率?同样的投入你比行业平均多产出多少?算出来之后,你可以在超出部分中分享30%~50%的比例,利润你拿走,其余是企业积累的。

  “这下每个员工都心气平顺,大家发自内心地投入这种效率的提高和分享的过程当中,坦然地理所当然地最终分享到他的成果。我们认为,这对企业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企业在行业里就会不断领先,不断地走在前沿,不断地优于平均利润水平,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是贸易还是销售,都有你的比较优势。

  “这一点,对企业非常有利。所以,执行力有没有,效率高低如何,你能不能领先,领先的水平怎么样,我们认为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前提和关键。”

  至此,“超出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观,成为通威的核心经营理念。

  如果一家企业战略、策略、技术等方面在一段时间内都是相对稳定的,那么企业日常追求的应该是什么?是效率。重要的不是做大,也不是做快,而是如何高效率运营。效率才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这时的刘汉元虽然在多元化上相对谨慎保守,但他对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却保持着相当高的敏锐,他既是技术专家,又是总揽全局的企业家,懂财务,懂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因而他也明白如何提高效率。在他的带领下,通威进一步建立了一整套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制度,在保证产品优质的基础上,所有员工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降本增效。

  这以后,整个企业各个环节甚至是清洁工的环节,都在想方设法力求实现“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这将是一系列怎样的做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是高是低
145家中国公司上榜!最新世界500强“出炉”
通威集团刘汉元:500强经营之道就是不断取势、明道、优术
复盘成长股之二:通威股份
刘汉元:政策最忌“急刹车”,不纠偏,行业损失谁负责?
酒店餐饮行业用工荒如何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