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象学说之五脏(五)——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功能为藏精,主水,主纳气。在藏象学说中,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耳和二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其充在骨”,都是说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的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都与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空虚有关。“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故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也密切相关。

  其华在发 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肾藏精,故说:“其华在发”。青壮年时,由 于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老年人的精血多虚衰,毛发则变白而脱落。

  在窍为耳及二阴 《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青年人的精气充盈,听觉灵敏,分辨力较高。人到老年,肾中精气多见衰退,故听力每多减退。

  二阴,即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排泄虽在膀胱,但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因此,尿频、尿失禁、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肾的封藏失司时,则可见久泄滑脱。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

  在志为恐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来说,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即是说人在恐惧的状态中,易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在液为唾 《难经·三十四难》说肾液为唾。唾液中较稠厚的称作唾。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损肾中精气。

  与膀胱相表里 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肾与膀胱在水液代谢方面亦直接相关,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另外,肾与北方、寒、水、冬季、黑色、咸味等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象学说(五)肾
循环系统(中医)
【医理讲堂】解读藏象(第十二讲)——肾之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具体是什么意思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丨中医理论19
肾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