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谓“爱”,是一场好看的交易……?


所谓“爱”,是一场好看的交易?


“爱”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计回报的爱。任何有条件的爱都不是真爱,而是某种好看的、温馨的交易。

平时我们所谈论的、所熟悉的爱,有多少算得上是无条件的爱呢?

恋人和夫妻间的“爱”,常是有条件的——

我爱你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如何如何;

一旦你怎样,我就会收回我的爱;

你必须做到哪些,才能赢得我的爱;

你如果那样做,就不配我的爱……

我们要求对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挣得自己的爱。而这种想法就是夫妻矛盾的根源。

倘若双方哪怕尝试着、或者假装着去付出无条件的爱,就是说试着去忽略那些前提,不计较对方的表现,也不计较回报,那么两人的关系立刻就会有大的改观。


很多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实际真的如此吗?我们爱孩子,真的是不计任何回报的吗?

中国的家长恐怕是世界上对孩子期望最多的家长。这些期望不仅是针对孩子自己的成长,还包括对父母的回报的期望。尽管现在的家长观念已经很西化了,但是骨子里还是存有“养儿防老”的想法的。

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的期望中,有多少是表面上为了孩子,实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虚荣心、身份归属感、人生的遗憾,等等跟孩子无关的东西?

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当真去想想,我们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爱吗?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溺爱。

溺爱只是一种错误的、失败的、低效的爱的方式而已。无条件的爱绝不意味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它意味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对孩子的爱。

它意味着当孩子在众人面前给你出丑时,当孩子自暴自弃时,当孩子落后失败时,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威、跟你公然对抗时,你都不放弃对他的爱。



无条件的爱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非同凡响。

我们大人可以通过学习、通过与人交往、向社会付出并收获、通过接触大自然、通过宗教和心灵修炼等等途径来获得心灵上的力量,而孩子获得支持的途径比较少, 越小的孩子,越是需要依靠父母的爱来获得力量。我们的爱,构成了孩子形成自尊、自爱、自信、安全感、以及其他一切良好品德的基础。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孩子就会明白,只有做了父母期望的事才会得到父母的爱,孩子是要靠自己的行为去挣得父母的爱。但许多家长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更轻松地管教孩子,甚至从小训练这一思路。我们无数次跟孩子强调“宝宝乖,大家就喜欢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

有条件的爱(他称为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

让孩子知道,我们可能会批评他的行为,但是不论发生什么,我们对他的爱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孩子就无需隐藏那部分不太受欢迎的自我,他就不会去否认和歪曲他的错误和弱点,他就能自由地体验全部自我,自由地体验生活。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正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我们看看现在心理学畅销 书的书目就可以发现这一点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与其等孩子长大后让心理医生给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如现在由我们做父母的来给他无条件的爱。

父母的爱是孩子人格完善和心智成长的母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正是让我们首先做到对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付出无条件的爱,然后再把这种爱推及他人,去爱众生,爱万物,爱世界。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有疑问:这样一味地去付出爱,我们的内心是否会枯竭?我们从哪里才能得到无穷的源泉来给自己的心灵充电?谁来给我们无条件的、无尽的爱?

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父母需要对自我有新的认识,不断自我成长,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喜欢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
青春期
15个中国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
如何做到无条件的爱,难道孩子犯错也不管了?
为什么自卑的人很难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