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要想吃上饱饭,不能只靠袁隆平!

胡赛萌/文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在生前的采访中,袁隆平曾透露投身农业的原因,年轻的袁隆平有次看到马路边围了一堆人,走近一看,发现有人被活活饿死在路边。

惨烈的场面深深刺激了袁隆平,他下定决心要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不让中国人再饿肚子!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惊喜之后,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

1964年,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袁隆平的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培育杂交水稻后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73年,袁隆平带领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也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

一年后,袁隆平团队配制种子成功,国务院做出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快的速度推广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科学研究,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供应,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居功至伟。

有网友说,中国人能吃上饱饭主要靠两个人,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网络上更是掀起了神化和崇拜袁隆平的现象,有自媒体甚至称袁隆平养活了13亿中国人!

袁隆平的成就的确伟大,但不顾一切地神话他就不应该,科学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科学研究,至于研究出来的产品用作什么用途是他们干涉不了的。

粮食,可以用来做饭,也可以用来酿酒,更可以用来做武器。

人类的饥荒,表面上看是由于粮食的短缺,本质上却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破坏。历史上,就曾有过鱼米之乡在丰收之年还发生饥荒的情况。

中国人之所以能吃饱饭,既靠袁隆平的科学研究,更靠社会的稳定发展,还靠我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工作。

中国人要想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不仅要靠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更要靠我们自己每一位打工人、奋斗者。

说得更直白一点,我们每一个人在成年前是靠父母养活,在成年后是靠自己养活,是父母的辛劳和自己的工作换来这一碗碗白米饭。

任何人,都不要将吃饱饭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富足的日子从来都只靠自己的奋斗。

要想吃饱饭,做好手中事。加油,打工人!

作者:胡赛萌,好果文化创始人,知名评论人,曾在新闻晚报、教育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公号:好果胡赛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岁生日快乐!仍在指导杂交水稻科研的袁隆平院士
让我们都吃饱饭的人——袁隆平爷爷
国失脊梁,巨星陨落,沉痛悼念为了我们吃饱饭而奋斗一生的袁隆平院士
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的致命难题,袁隆平是如何解决?
【142】第四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江苏省丰县赵庄镇中心小学五(5)班学生作品
袁隆平离开的第一天:14亿被喂饱的中国人,都在“好好吃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