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脾气与书法成正比,是种什么体验?

湖北省蕲春县人

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

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黄侃为章太炎门生,

学术深得其师真传,

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

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

恃才傲物,任性而为,

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天资聪明颖慧,人唤神童!

北大校园遇胡适

辩才无碍

第一回合

胡适主张白话文,黄侃主张文言文,两人都在北大教书,抬头不见低头见。

一次,黄侃见着胡适: “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

胡适猝不及防:“为何?”

黄侃窃喜:“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叫'胡适之’。”

胡适:“那叫什么?”

黄侃: “应该叫'到哪里去’!”

说完了,黄侃仰着头打了三个哈哈,然后扬长而去,只剩胡适在风中凌乱。

第二回合

某日课间休息,几名教授在闲聊京剧《秦琼卖马》。

胡适瞧不上京剧,插嘴说: “京剧真是太落伍了,用一根鞭子就算马,用两把旗子就算车,应该用真车真马……”

几名教授呛在那下不来,想反驳却又找不着话。

黄侃站了起来:“适之啊,适之, 要是唱武松打虎怎么办啊……

与陈独秀唱对台

态度强硬

第一回合

1908年前后,陈独秀到东京民报社章氏寓所造访,钱玄同和黄侃二人到隔壁回避。

陈、章二人闲谈时,谈到清代汉学的发展,陈独秀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苏皖,颇为苏皖人自豪。

后话题转到了湖北,说 湖北没有出什么大学者。

正在隔壁屋子里的黄侃突然跳出来反诘道: “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

陈独秀听了默然而去。

第二回合

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那天是校长蔡元培带他去休息室与文科教授见面。

因为校长在,大家都还客气。

正在寒暄的时候,一个戴着瓜皮帽的男人冲了进来,是黄侃。

黄侃看大家在欢迎陈独秀,不屑地笑了: “好热闹,区区一个桐城秀才,也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说完了,挥挥袖子,又走了。

其实黄侃骂人有时也不并是与其有过节,而是找到了那个可以较劲的人。

较劲也分很多种,有人喜欢捡软柿子捏,有人偏偏要找大腕扳,这样才过瘾,这样才对等,这样才够劲儿。

舌战章太炎

拜师成功

1905年,受到张之洞器重的黄侃东渡日本留学,来到日本后在学校外面租了间公寓,是二楼。

当时黄侃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

一天夜晚,黄因内急,不及上厕所,便从楼窗中解裤洋洋直泻。

章太炎此时夜读正酣,蓦地一股腥臊尿水瀑布般往下飞溅,禁不住高声怒骂。

黄侃本系贵公子出身,且正年轻性躁,盛气凌人,虽然理亏,又不甘被骂,用国骂(就是引经据典,吊书袋,拐着弯骂)回击对方。

双方骂了好几个回合,越骂越起劲,可其他住户不乐意了,影响睡觉,把二人劝了回去。

本来骂完了也没啥事了,第二天照常看书,可偏偏有人告诉黄侃楼下住的不是别人,是国学大师章太炎,人称“章疯子”。

这回轮着黄侃懵了,遇着真高手了。于是,黄侃下楼道歉。

不骂不相识,待双方互通姓名后,彼此都熟知对方大名,遂将话锋转到学问上,两人越谈越投机。

黄侃跟章太炎在东京住了三年多,一直埋头苦读,不时向章请教。

可笑的是,他跟章甚久,始终没有“拜师”的形式,章很以为奇。

到黄侃决定回国,向章求临别赠言,太炎先生说: 你要拜一个好老师常常指教你才好。”

他问什么人好,太炎说:“去北京找刘申叔(刘师培)吧。”

他答:“暂时不想去北京。”

太炎说:“浙江孙诒让也好。”

他答:“不想到浙江。”

太炎说:“陈伯韬在南京,你可去找他。”

答:“南京恐怕去不了。”

太炎说: “那怎么办?万不得已,就是我勉强点吧!”

于是,这一骂促成了章黄师徒的情分,黄侃认真地磕了头,拜章太炎为师。

小事疯魔

大节上绝不含糊

嘲讽袁世凯为人

袁世凯筹谋称帝,因黄侃名气甚大,准备授予黄侃等金质嘉禾勋章,授意黄侃为他写《劝进书》。

黄卑视袁的为人,因而拒之,并作诗歌嘲讽此事,说“二十饼子金真可惜,且招双妓醉春风。”

(据言当时一枚嘉禾勋章值二十金。)

与老师同舟共济

1914年2月, 章太炎从日本回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软禁,先囚于北京本司胡同,后囚于东城钱粮胡同。

此时黄侃正接受北大之邀来京担任教授之职,辗转打听到章氏下落,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视。

黄侃见章寂寞一人,便以请章讲文学史为由,留下来伴宿。

黄侃与师同舟共济数月后,终被警察驱逐。

黄侃 书札

黄侃诗词集稿

行书词句 立轴

严于律己

读书勤苦

黄侃曾言,读书前 要如一字不识人”,方能读书。他读书时还喜欢随手圈点,许多书都不止圈点了一遍,甚至把读书时只随便翻翻,点读数篇辄止者称作“杀书头”,很不以为然。

关于黄侃读书之苦,许多学者津津乐道,但他并不以为苦事。

有一次,黄侃与学生陆宗达闲聊,黄问陆: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高兴?”

陆不知道老师此问何意,就乱猜一通,说这个最高兴,又说那个最高兴。

黄侃听后,都只是摇摇头。

最后,陆问老师答案是什么,黄侃笑着说: “是一本书圈点到最后一卷还剩末一篇儿的时候最高兴。”

不满五十不著书

却逝于天命之年

有人感叹:老一辈学者做学问何其扎实,书读百遍,继而精思,始援笔为文,可言著作文章。

黄侃曾说“不满五十不著书”。1935年,黄侃五十大寿,章太炎十分高兴地赠他一副对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

上联以孔子“五十读《易》”的典故,称赞他50年来都在勤奋学习;下联用蔡邕《曹娥碑》的古典,希望黄侃今后可以潜心著述。

黄侃见联大为恐惧,因为章太炎联中嵌有“黄绝命”三字。

同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量,吐血而死

章太炎因联句竟成谶语,悔痛不已。

黄侃批校文心雕龙札记讲义合订本

黄侃去世时年仅50岁,虽未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书法人必会的10种运笔方法!

怎么洗毛笔最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侃:兼国学大师与多情种子于一身
他活着是这种样子
黄侃 便是飘零也感卿
黄侃逸事(五篇)
五四虽百年,犹思钱玄同
从神童到大师,他把三观毁完了(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