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您真正了解苏轼的另一面吗?

当提到豁达的文人,您会想到谁?是不是那个途遇大雨,不觉狼狈,仰天长啸,“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可即使最乐观的人,也有最落寞的时候,这落寞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还要从苏轼所作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说起。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第三个年头,那一年他已经45岁,恰逢寒食节阴雨绵绵,东坡借住的地方四处漏雨,桌上的菜也是冷的,一家老小困顿地蜷缩在一起,看到当下家人的窘迫之境,又想到蒙冤被贬的不平,苏轼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黄州寒食二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苏轼感叹的不只是春光的流逝,更是自己逐渐逝去的青春岁月和满心壮志。“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绵绵不断的阴雨,接连下了两个月。明明是春天,却像秋天般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人似乎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苏轼少年得志,二十岁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原来一直把自己当成是花,当花就是娇贵的,就是高高在枝头上的,可如果有一天,零落在了又脏又臭的泥土中,你还能不能过了这一关?还能不能芳香如故呢?

这幅寒食帖明显能感受到他的情感波澜起伏之大,特别是写到“哭涂穷”,这三个字时,字形猛然放大,简直触目惊心,苏轼当时的情况完全可以用文中空 寒 破 湿 四个字总结了,即便如此好在他是苏东坡啊,从不懂郁郁寡欢为何物,搁笔后,郁闷之气便消散了,之后东坡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人生就跟开了挂似的。

命运的力量无比强大,不但能偷走青春,还能偷走梦想,苏轼是一个自真至纯的人,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 ,将他击倒的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被嫉妒 ,被侮辱折磨 ,被贬官流放....

事实上苦难是人生的常态,若能在苦难中走向超脱与豁达,一定会遇到更明朗的风景。

人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的寂寞谁能懂?一篇《黄州寒食诗帖》,读过看过就懂了!
《寒食帖》的秘密:“我”在黄州这三年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
古帖精选!——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北宋 苏轼《黄州寒食帖》Y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