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绘《墨竹图》欣赏

郑板桥是清初的画家和文学家,名列扬州八怪。他有短暂的为官经历,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靠卖画维生。郑板桥在诗、书、画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被世人称为“三绝”。郑板桥的传世绘画作品多为兰、竹、松、石,其中画得最好的是墨竹。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文人对竹子的喜好由此可见一斑。画竹其实画的是文化修养,画脱俗情怀。历来的画竹高手,不但描摹自然中的竹子,更赋予竹子更多的寓意。比如郑板桥笔下的竹子,就是在表现污浊社会中仅有的清廉。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局部

郑板桥31岁就开始到扬州卖画,以画墨竹抒发胸中的情怀。他自己就说过,“竹可代予而言。”郑板桥把竹子当做他的“代言人”。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挺拔瘦劲,形象生动。郑板桥又说过,古代擅于绘画的画家,都是以写生为提升画技的手段。天然景物,落入画家笔下,都需要有心神支持。这也说明,郑板桥笔下的墨竹,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以竹子为寄托表达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局部

郑板桥画竹师承何人,一直是个谜。按照郑板桥自己的说法,他画竹没有明确的师承,他只是注重观察,描摹阳光和月光下的竹影。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局部

郑板桥的墨竹一直深受世人喜爱,更多的由于郑板桥画出了竹子的文化象征。郑板桥在画坛上的成功,表明了一个道理。一般的画家,只是抓住描摹对象的本身。若想进一步提升画功,就要寻找表象之下的人文内涵。艺术的高雅之处就在于,在具体的物象上赋予情感的寄托,可以给欣赏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清 郑板桥 墨竹图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一副《墨竹图》,展示了什么叫“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郑板桥《墨竹》欣赏【多图】
郑板桥《墨竹图》:画家的自白,如何用一根竹子编织艺术人生
解读 | 最会画竹的画家们:做人当为君子,君子亦如竹
“我有胸中十万竿” ——从郑板桥画竹写竹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