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孤独的旅程中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明唐伯虎绘《秋山行旅图》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画家,他诗书画三绝传世。一说到唐伯虎马上就能想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可见他才情无双,却又个性桀骜不驯。唐伯虎经历了科考案,又经历了装疯避祸,他的内心有多么苍凉只有他自己知道。再加上唐伯虎放浪形骸,眠花宿柳,受到周围好友的质疑。种种打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诗书画就成了唐伯虎最好的,也是仅有的倾诉伙伴了。这幅《秋山行旅图》正好体现了唐伯虎诗书画三绝的艺术特征。

明 唐伯虎 秋山行旅图

唐伯虎的书法有赵孟的风采,都是讲究笔势风流潇洒,追求温润妍雅的谦谦君子之风。不过与赵孟相比,唐伯虎的字略显柔弱,甚至有时候会呈现一种病态的阴柔之美。从唐伯虎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软弱而又敏感的人。这种敏感性使他可以快速地学习前人的优秀技法,而这种软弱性又导致他遇事会退避躲让。在这幅《秋山行旅图》中的题字还算情绪饱满,没有流露出太多的犹豫。大概是唐伯虎在书写的时候只是想着去抒发孤独。

明 唐伯虎 秋山行旅图 局部

画中的这首题诗,记录了唐伯虎创作时的心情。重返苏州才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久病初愈的他看到这一切更加觉得孤单。这种孤独感源自于唐伯虎日渐衰老的身体,也源自于他对社会的深度失望。他觉得无人可以理解他,无人可以关心他。即便他要去敞开心扉找人倾诉,又能去找谁呢?了解了唐伯虎的创作思路再看这幅《秋山行旅图》就更好理解了。

明 唐伯虎 秋山行旅图 局部

《秋山行旅图》中,树高于山,树成了山水画中主体,山成了陪衬。传统山水画讲究情景交融,借物抒怀。唐伯虎山中行走,是为了寻求知音。他把高耸直立的大树幻想成要在旅途中寻觅的好友。他希望能遇到如松如柏的朋友,给他生活上的指引,让他不再孤单。熟悉历史的我们当然知道,唐伯虎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再欣赏这幅《秋山行旅图》,心头不禁感到一丝悲凉。

明 唐伯虎 秋山行旅图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佚名《秋山行旅图》
名画鉴赏系列十:山水画的典范,唐伯虎《秋山行旅图》!
红楼梦真正作者严绳孙《秋山行旅图》鉴赏
每天古书画:明 仇英 佳作八帧
第11讲 《溪山行旅图》局部临摹
唐伯虎山水画 秋山高士图、水村行旅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