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唐代中后期的牛李党争

有史学家将唐代灭亡的原因归纳为三点,藩镇乱政、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其中朋党之争指的就是牛李党争。唐代中后期,朝廷大臣分成两个阵营,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和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这三个人都担任过宰相,他们之间的斗争让朝政陷入混乱之中,加重了民间百姓的疾苦生活。唐文宗曾经说过,“去贼易,去朝廷朋党难。”让皇帝都疼痛的朋党之争,可想而知其斗争的激烈程度。牛党的成员重视科举制度,李党的成员看中门阀出身;牛党代表着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上来的新兴阶级,李党代表着门阀士族阶级。当然了,这是一种简单的划分标准,为了将复杂的历史真相表述清楚,不妨采取一下这种“简化”的方法。

牛党的领袖牛僧孺和李宗闵从出身来看,都能算作士族。牛僧孺的祖上是隋朝的宰相牛弘,李宗闵是李唐王朝的宗室子弟,但他们对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新兴阶级更加亲厚。李宗闵这个人人品不好,他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在科举中金榜题名,甚至去贿赂主考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皇帝都出来帮他善后,由此可见,牛党名义上为新兴阶级助力,实际上还是为了扶持他们自己的力量。

再来说说李党,李党的领袖李德裕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由此导致这个人有点偏激。他试图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反对门生拜座师,要求简化科举考试的流程,增加中举士子的人数。从表面上看,他也是支持科举制度的,但他提出观点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牛党进行结党营私。两个党派斗争的结果是,李德裕被贬到海南岛。

宋代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对唐代牛李党争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观点。司马光认为,无论牛党还是李党都不顾黎民百姓的死活。唐代中后期战乱不断,百姓赋税繁重,士兵战死沙场之后就由农民补充,导致人口下降速度很快。用“十室九空”来形容当时的农村一点也不过分,党派之争把乱世粉饰成太平盛世,还在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蝇营狗苟,两个党派在施政方针上都有问题。

由于牛李党争,让很多唐代中后期的文学家也卷入其中,比如大家熟知的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人都没能幸免。他们的人生道路或多或少都因为党争,而走上了不同方向。比如白居易妻子娘家是牛党骨干,他为了免受官场中的倾轧选择外放为官。他这种消极避世的想法,直接影响到了文学创作,以至于他后期再也没有写出有影响力的长诗。

最倒霉的要数李商隐,牛党说他是李党,李党说他是牛党,而事实上李商隐什么党也不是。李商隐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他写了很多含义隐晦的诗歌,就是对这种无奈生活的控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党争亡国:说说唐朝牛李党争
二百八十九年的中原王朝,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缘何迅速没落
“牛李党争”——看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
唐纪六十一(一)-- 朋党之争  
在位4年任用14名宰相,唐穆宗频繁换相,如何一手促成牛李党争?
赞皇无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