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唐代边塞诗人高适

唐代国力强盛,唐军四处征战守家卫国,由此诞生了唐诗中的一个重要体例——边塞诗。边塞诗集中出现在盛唐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二人。这二人一生困顿,尤其以高适的遭遇更为坎坷。高适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曾经出任安东都护,是辽东一带的最高军事长官。高适早年生活穷苦,到了50岁还家无产业。

高适是河北人,在他20岁的时候曾经前往长安,盼望能够谋取一官半职,结果却失望而归。高适青年时代正好是李隆基当政的全盛时期,他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地奔赴京城,看到了长安城里贵族豪门把持政权,高适只能感慨“布衣不得干明主”。高适不得已离开长安之后,前往蓟门关想要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蓟门关是唐代的一座边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此地筑城建关,阻挡北方异族的入侵。高适在边关生活期间,写下了很多豪迈的诗句,“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高适想要像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那样,能够驰骋沙场建立赫赫战功。高适在开元二十六年写的《燕歌行》,记录了他在蓟门关的生活经历。

离开蓟门关以后,高适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活,偶尔也会去给达官显贵做幕僚。这一时期从山东到江苏都留下他的足迹。在游历过程中高适见到了同时代两位最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三人一同游览了汴州,汴州就是后来的开封。在这里他们三人从夏天游玩到秋天,留下了很多诗篇。

高适50岁那年终于时来运转,他的诗受到了高官张九皋的赏识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当时的宰相叫李林甫,他是唐代有名的权奸。高适不会阿谀奉承,被派往封丘当一个小小的县尉。即便如此,高适还没有放下建功立业的理想,写下了“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当时有位大权在握的节度使叫哥舒翰,很欣赏高适的才华,将他调入府中担任掌书记的职务。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奉命驻守潼关,乱军攻克潼关后,高适奔赴长安向玄宗皇帝进谏,受到了皇帝的认可。玄宗皇帝避祸入蜀,肃宗皇帝登基,高适又进谏肃宗,分析天下形势,制定作战计划。此时高适一跃成为淮南节度使,负责平叛。这时,高适已经成为大唐王朝的重臣,在安史之乱后他的官职在同时代诸位大诗人中最高。

杜甫晚年生活困顿,曾经向高适求助,高适还前往成都的草堂探望杜甫。二人的友谊成就一时佳话,高适写下了“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感慨朋友之间无法常常相聚。高适一直活到了永泰年间,享年62岁,他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高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直到50岁才开始发迹,在乱世中成就一番政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文:唐代边塞诗人高适
李白、高适、杜甫这三人曾是好兄弟,为何安史之乱后却形同陌路?
“安史之乱”中的诗人们
高适——人生就是一场厚积薄发的等待
唐代边塞诗人代表—高适
安史之乱与诗人之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