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大师总结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1908——1909年,王国维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创作《人间词话》这本书。《人间词话》是用美学观点写的一部词论,在这部书中,王国维引用三首词中的名句,探讨治学的三个境界。这个观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整个学术界的拥护,被概括为“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治学的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治学的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治学的第三境界。

三个境界中,第一境界是治学的初级阶段,第三境界是高级阶段。如何治学,就是如何探究知识,研究学术问题。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也是在指引一个大的方向,解说一下在研究道路上的三个阶段。由于王国维国学功底深厚,他选用了常见易懂的名句解说深奥的道理,让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就是大师,可以深入浅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第一个境界讲的是,学者要有远大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无论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有多少坎坷,都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第二个境界讲的是,学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三个境界讲的是,量变引发质变,上下求索千百次,花费的功夫到了,研究成就自然出来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能被世俗繁华迷乱双眼,要发前人所未发之秘。

其实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感兴趣的领域。学者的治学三境界对于普通人、爱好者也同样适用。比如很多人喜欢没事的时候画上几笔,做成手账记录幸福的日子。在学画的过程也要历经这三个阶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迎来希望。所以说,王国维提出的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立志是进行研究的精神动力,光有志向距离成功还很遥远。真正的有志者会通过行动体现他们的志向。就像荀子说的那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研究方向上不要标新立异,一切创新都要建立在严谨的积累之上。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也不固执,这样才能进步。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值得细细体会,祝每一位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成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阐释人生的三大境界,但他的死因却众说纷纭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生美学,境界太高了
品读大师王国维:世界并不以貌取人,有大智慧必有大孤独
王国维投湖自尽,留下16字遗言,至今仍然让人费解
王国维:堪称国学第一人
收藏的“高境界”,从国学大师王国维三句话谈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