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知道他书画双绝,但你未必知道他还是个诗人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他独创“六分半书体”,后人也称之为“板桥体”。“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恐怕是知名度最高的清代书法作品了。他擅画墨竹,在大家的印象中,画竹已经成为他的个人标签,就像齐白石擅画虾那样著名。其实,郑板桥除了是一位书画家,他还是一位诗人。

大家一定听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就是郑板桥的作品。他通过描写竹子,展现出文人的傲骨,既有对黑暗坎坷的对抗,也有对洒脱自在的向往。他的诗作是研究清代诗文创作必不可少的素材。除了这类托物言志的诗,郑板桥在潍县担任县令的时候还写过大量反应民生多艰的组诗。

《潍县竹枝词》共40首,创作于郑板桥在潍县担任县令之时。郑板桥到了潍县,赶上了灾年,百姓生活极其困苦。他采用古乐府诗的格律创作了这组作品。“竹枝词”在唐宋年间常常书写爱情,郑板桥把单一的情感扩展到忧国忧民的大情怀,拓展了“竹枝词”的创作空间。郑板桥有正义感,他看不惯的事情就要揭露;郑板桥有浪漫情怀,他向往的美好也要去追求。

康乾盛世听上去十分美好,但遇到灾荒之年,也是惨不忍睹。郑板桥康熙年间考中秀才,雍正年间中举,乾隆年间进士及第。他的前半生忙于科举功名,当他进入官场之后,看到了潍县的饥荒,他才发现盛世安乐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富豪侵占农田,贫民变成流民,文人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根本就不存在。郑板桥想要把他的愤怒与抗争书写下来。

遇到灾情,富豪们依然“斗鸡走狗自年年”。郑板桥担任知县的地方在潍县,也就是现在的潍坊。在清代乾隆年间,潍县属于北方的繁华地区。在这种地方,贫富的差异更大。郑板桥来到潍县后的连续两年遭遇水灾,面对灾情,富豪们还是穷奢极欲。郑板桥实在看不下去了,但他没有能力扭转,除了写几首诗,他只能选择离开官场。

对为富不仁者的痛恨,对贫苦百姓的怜惜,被郑板桥记录在诗中。饥民们为了生存,不惜铤而走险贩卖私盐。情有可原,法不能恕,郑板桥陷入了纠结与矛盾之中。“从此更无牢狱食,又为盗窃触机关”,这就是康乾盛世啊,生活的现状逼迫流民犯罪,进入牢房谋求温饱。

郑板桥的狷介,郑板桥的高傲,让他只能躲在艺术创作中喘上一口气。自此,官场上少了一位敢于直言的清官,文艺圈多了一位名家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
郑板桥的楷书册_中国书法
郑板桥|李元洛:清诗之旅摘选(三)
郑板桥 经典古诗10首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潍坊历史名人:郑板桥“七载春风在潍县”
[七绝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