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高校非美术学科开设中国画课程的必要性!

摘要:中国画课程教学,在除了专业的美术院校以及设置美术专业的普通高校受到重视之外,绝大多数的非美术学科的课程结构中几乎没有中国画教学这一环节,对于非美术学科的学生来说,了解中国画,是要彰显出作为一个知识接受者对自身的责任感,在于对自我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画课程 教学 非美术学科 文化 审美

中图分类号:J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77(2015)01-0093-04

中国画课程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的手段之一,其意义在于并非简单的掌握形式技法,重要的是去感受中国画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形成高雅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理性的判断能力。中国画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美术学科中,它的精神元素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使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充满着艺术的、审美的、创造的氛围。

一、中国画教学在非美术学科中的开展现状

笔者曾连续几届在非美术学科的新生中作问卷调查,几乎所有被调查新生,其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小学阶段有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这里讲比较完整是因为在六年级时,也基本取消美术课,初、高中阶段的美术课表则纯粹是摆设。可以看出,教育思想、课程的制定似乎没有问题,而是现实环节出了问题。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既定的美术课程和大纲要求,没有被认真执行的原因只有其一,那就是升学的压力,几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承受着来自高考的压力。因为普通高考没有艺术考项,忽略美术课似乎成为合理的选择。

高校是人生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本应起到弥补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缺失的作用,但高校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这种重专业技能,轻文化、艺术的格局。中国画课程教学,在除了专业的美术院校以及设置美术专业的普通高校受到重视之外,绝大多数的非美术学科的课程结构中几乎没有中国画教学这一环节,偶尔在校选修课上会有蜻蜓点水般的体现,所以学生很少有接触中国画的机会,更谈不上有全面了解。中国画被尊为国粹,但笔者时常在学校选修课的第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是中国画、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国画大师这样些简单的问题,得到的回应常常是沉默,即使有答案也总是片言只语,可以说,中国画在非美术学科的课堂中是尴尬的,正因为是被国人倡导弘扬的国粹才显得尴尬。

这与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思想以及对审美,教育目标的执行力度有很大的关系,也受学校的学科性质和资源条件限制。我国学校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各种美的审美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但目前高校的艺术教育氛围不浓,手段不多。作为审美教育资源之一的中国画教学很难在各学科教育中展开,尤其在理工科院校这一现象更加突出,唯学科、唯专业的思维非常盛行。钱学森先生曾感叹,中国至今没有出现过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大多缺少艺术思想,这个结论并不过分。

爱因斯坦曾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古今中外各领域的卓越大师的创造过程就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在这里不逐一列举。面对现今高校的艺术教育现状,简单的归咎于市场是不准确的,在传承民族艺术瑰宝、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高校的教育者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甚至要做出某种必要的利益牺牲。对于非美术学科的学生来说,了解中国画,体会中国画的内在精神绝不单是体现在个人的兴趣上,也不单是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是要彰显出作为一个知识接受者对自身的责任感,在于对自我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体制的功利化阻碍在非美术学科中设置中国画课程

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似乎被市场牵着走,数字和量化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缺乏人文、艺术的氛围,中国画教学在这样的现状下很难在非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健康、正常的发展。这样的现象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的结果,目前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提高就业率,学生每天都承受着就业的巨大压力,被迫按照就业的要求,在实际利益的驱动下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其目标性、功利性非常明确。很难在审美的层面从事学习,狭隘的学科观、就业观使他们的精神缺少支点,缺少慰藉,缺少净化,缺少包括中国画精神世界在内的众多艺术精神,一个国家如果缺少艺术精神,这个国家将是缺少活力的,没有前途的,同样,一个人如果缺少艺术精神,他将是麻木的、冷酷的、以致情商缺失。专业精神是进入社会的名片,而艺术精神则提供真、善、美的能量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可以使专业倍增价值,能够使自己健康的看待人生、社会、也能够让自己的情感滋润他人。给自己从事专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画教学具有让学生从绘画载体的层面进入审美、创造的结构中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被弱化了,甚至被抛弃了,需要强调的是,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具有两种责任:第一,弥补中小学阶段人文主义教育和艺术精神培养的缺失,尤其要在非美术学科的教学中设置中国画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色的和民族精神的课程,和美术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缺少机会和平台来了解中国画,他们处于艺术象牙塔的末端,如果让中国画教学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的群体,那我们的艺术教育思想是失败的,因为非美术学科的学生代表的是更广的面,中国画只有在这个面上得到弘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彰显其价值;

第二,改变唯专业、专业粹的狭隘思路,秉着弘扬民族优秀艺术形式和健全学生精神、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让学生在专业与精神之间找到某种必然的联系,使开设中国画课程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这样,学生就会时常在艺术想象的空间中渐渐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自己所学专业的健康发展,个人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单靠专业思想和技能是不够的,为什么很多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处处碰壁,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不清,缺少健康的审美能力。他们在学习期间没有机会系统的接受人文、艺术思想的熏陶,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通过中国画课程的开设,就能够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和培养审美能力的可能,教育行政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文化、艺术在课程设置中的缺失,是当今的很多高校毕业生情商缺失、人文思想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课堂教学中技法与文化的倒置现象严重

有一种现象需要纠正,对非美术学科设置中国画课程时会将其列入技能课的范畴,这是认识上的巨大误区,这将使中国画课程的功能大大的降低,开始就没有认识到中国画所体现的巨大的文化品格,没有在塑造“善”与“美”的层面上认识中国画的教学,教学要求、评价方式单一化。丰子恺先生说过:“善与美即道德与艺术,是人生的全般的修养,是教育的全般工作,不是局部的知识和技能。”3可以说,中国画的教学过程,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法的表面上,应是一个通过形式载体而进行的情感、人文教育过程。

非美术学科的学生需要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审美需要、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继而逐渐建立自己的审美理想。但他们没有中国画的认识基础,更有课程设置不足的困扰。他们是业余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接受中国画的精神思想,使自己的人生生动起来。陈传席先生讲:“美术教育也和其他教育一样,不一定非要培养出专家,主要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教育学生和时代、民族融会在一起、不断地充实每个人,则更有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所以在教学目的上并不是要十分强调学生对技法的精准把握,利用学生对中国画的认知空白,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向他们输入中国画的价值意义,让他们体会中国画所崇尚的“善”与“美”,这会促使他们将关注点投向技法。他们之前没有任何造型基础,如果直接切入技法,对于学生是十分困难的,同时也会抹杀学生的兴趣,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国画的具体表面形式,如线条、墨、色等只是学生审美感觉的直观、生理的反映,如果教学过程将形式技法和人文思想有效结合时,生理性便与社会性联系起来,感觉才会上升为审美感知。如此,中国画这种“载道之器”与现实的自我便会形成一个有效的链接,从而能够理解形式技法的缘由。

所以,对技法掌握的要求要降低标准,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将学生对形式技法的感官反映逐渐上升到审美层面上。这是中国画教学的重点,当学生能够晓有兴趣的提起毛笔,便是审美意识形成的时候。余秋雨先生说:“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当学生体验到笔墨的挥洒能够让自己心性畅快的流露时,思考便会随之产生。

四、重视对作品的赏析,塑造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

强调“赏析”而非“欣赏”,是因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欣赏是被动的、完全接受的;而“赏析是主动的,除了具备欣赏的性质之外,还带有主观鉴别的性质。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有很好的作用。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6这正是当今的大学生所欠缺的,因此,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训练学生的感觉器官,对逐渐培养“人性总结构中有关人性情感的某种子结构”7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子结构即审美心理结构。单纯的讲授笔墨、技法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笔墨、技法与中国画所承载的“道”融合在一起时,教学才能显示出“艺”“技”合一的价值。

首先,通过大量的作品赏析,来了解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经历和思想、分析他们的价值取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审美感受力。在这其间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大学生缺失的许多精神思想和价值取向,在前人的绘画中都能够被强烈的感受到,画中所体现的优秀人文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语境下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宋代邓椿在其《画论》中就说:“画者,文之极也。”8之所以要赏析前人的传世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观是经过历史的考验的,是为后世所公认的,是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

如人物画多体现的是诚、信、礼、义的处事原则;山水画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花鸟画倡导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切都在说明中国画根本上是在阐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引导,让学生把自身的经历、行为和价值观与作品所展现的精神作比较,缓解他们的焦虑感,形成自我反思、激起心灵的冲动。其次,在赏析中逐渐培养学生把握美的规律,也就是价值取向的产生所依赖的关于人、社会、自然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比如,在对山水画的赏析中,既要让学生了解,是因为古人正确认识了自然美的规律,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接受了自然的恩赐才建立起了自然的人格化、人自身的自然化的审美观、追求一种“有我之境”“物我两忘”的永恒的精神境界;也要将此赋予当代的意义,今天我们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试图重新建立缺失的价值体系,社会的急功近利让人们对自然肆意践踏,破坏了自然美的规律,也破坏了人类创造美的规律,改变了事物发展的性质。如此,学生在对作品与现实的比较中会渐渐产生对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的期望和想象。

再次,通过赏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这并不是让学生建立狭义的中国画的创作思维,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逐渐形成理性判断的能力,而这种判断一定是具有超功利性的和自身情感体验特点的。比如,当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时,并不是为了了解马的形体结构、行动姿势,也不是马的载托功能,而是通过马的奔跑所体会到的奋勇、自由的精神,是主观情感注入审美对象的过程,这一过程无需自己亲自象马一样的奔跑,只通过“赏”达到某种情感体验。在“赏”的同时也要有“析”的能力,只有达到“析”的层面,强调“我”在画中才能有自身的理解。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要引导、肯定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行为,破除高校流行的权威主义思想,教师首先应作表率,不做教材、书本的传话筒,让自己的赏析过程去感染学生,比如,分析黄胄笔下的《驴》,就不能被其大师的名号所征服,我们时常都会非常自然的随着几乎是陈式化的评价来欣赏黄胄的画,但黄胄的《驴》“趣”的成分更多,甚至在很多的驴题材的作品中体现的只是托行工具而已,被人驱使,没有自由,相比于徐悲鸿的《奔马》,境界低了很多。诸如此类,这是一种高级的审美过程,是情感体验的升华过程,带有颠覆意义,但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引导学生向建立自身创造性思维方向发展。

结语

中国画教学体现在高校非美术学科的课程结构中十分必要。相比较于美术学科,它的体量更大,其意义也更深远,它可以将这一民族文化载体传播于更广泛的群体,可以让中国画所蕴涵的民族价值精神得到更大的弘扬,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审美理想,塑造自由、健全的人格。同时,对大学生明确自身的文化归属,了解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都有很好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式初探(一)
初中初三九年级下学期下册美术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下载大全
中职美术教育教学浅谈
权威解读| 国家提倡“核心素养”,今后美术课得这样上
【课题研究】中小学美术学科中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
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