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的文学创作观,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文章的时候往往感觉才思泉涌,下笔淋漓畅快。写完后一检查,总能发现一些错漏。文章写好之后,一定要进行校对,校对包含文字上的订正,也包括内容上的调整。一篇好的文字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有人为了让文章更加完美,写好之后会故意放在一边。等恢复理性的时候,再进行改正。

古人认为,立德、立功、立言并称为“三不朽”。分析一下,立德和立功需要外界环境的辅助,立言只需要自己努力学习,留下言之有物的理论知识。相较而言,追求立言的成功几率更大一些。所以,古人很喜欢从事学习创作,把至理名言留给后人。古人爱写文章,当然要研究如何写文章,如何立言。于是,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作规律。在规律的指引下,形成了创作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有很多古人都支持这个观点。清代文人喜欢从事各种理论研究,有一个叫龚炜的文人说过一段话,介绍了好几种该文章的方法。初学改文章,要从语义和词义两方面入手比较简单。把想表达的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不要过于含蓄,让人产生误解。用词要精准,不要引起歧义。

改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文章脉络更加通畅,文从字顺指的就是文脉。文脉通,则文章有灵气;文脉阻塞,则文章惨不忍睹。这就像盖房子做木工要讲究榫卯相互连接,不留缝隙,思想感情贯穿流畅,不会让人觉得“疙疙瘩瘩”。改后的文章要让人能够看出神采,不能越改越晦涩,让人看的时候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曹雪芹写这部伟大的作品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在文坛上的成就是公认的,曹雪芹这样伟大的作家都要积极修改自己的文稿。至于普通人当然不能过于自信,也要记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由于曹雪芹太重视他的作品了,直到他病逝的时候也没有完成《红楼梦》。后人根据他留下的脉络,补全了这部作品。

改文章有一些小窍门,写好文章之后,先封存一段时间。觉得已经忘记文章内容的时候,再拿出来审视修改。这样的校对才是有效的校对。相当于换了个人、换了个角度去调整,让理性的思想始终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鸿根硬笔书法欣赏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中华通韵诗词创作教程》及其“泊系”风波始末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修身做人摆在人生第一位,再如“太上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以经典致敬经典:从宋代老盏读建盏千年文脉
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