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恨歌》的“恨”在何处?恨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守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历来就有文人墨客对《长恨歌》的主旨进行各种阐述,其中讨论的重点在于为什么要恨?

从白居易的创作内容来看,他对杨玉环没有什么反感。白居易没有把杨玉环当成亡国奸妃,字里行间对她充满理解。即便有错,也是李隆基的错。在白居易看来,安史之乱的根源是李隆基沉迷女色,无心朝政。杨玉环的美貌是天生的,她无需背负什么罪责。

马嵬驿兵变后,杨玉环被迫自缢,李隆基成了太上皇。当李隆基失去爱人和权力之后,白居易也不想再讽刺他了,反而对他充满了同情。《长恨歌》的后半段通过大量文字记述平乱之后重返长安的李隆基,甚至不惜编造了一个带有魔幻主义色彩的结尾。

有一位会仙法的道士,他用神通找到了杨玉环的魂魄,原来杨玉环已经成仙,不再经历人间的痛苦。痛苦留给了李隆基,无尽的悔恨伴随着李隆基走向生命终点。《长恨歌》写的是,恨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厮守,恨君王薄情不能忠于爱情。

白居易为什么会同情李隆基和杨玉环,他为什么不鞭笞嘲讽君王的无道?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上面的分析很难成立。首先要明白一点,白居易写的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真相。

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加入作者的感情,进行合理的虚构。《长恨歌》中李隆基和杨玉环是两个文学形象,而不是百分百还原历史真相。想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知道,白居易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想象和美化。

其次,白居易写的是爱情故事,而不是历史大事件。作为一首长诗,为了让读者有读下去的兴趣,必须有鲜明的态度。如果诗中承载了太多的情绪,就会显得整首诗杂乱无章。从创作角度而言,诗文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安排。

他怜惜杨玉环的悲惨结局,他不想让杨玉环身上背负污名。所以他竭尽全力歌颂杨玉环与李隆基之间的爱情。白居易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杨玉环就是一个“恋爱脑”。白居易希望写这首《长恨歌》唤起世人对美好的追求。

总体而言,白居易在《长恨歌》时的态度是同情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他希望通过赞美他们的爱情,让大唐百姓面对显露颓势的国运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坚信生活中总会有美好的一面等着大家去发现。

拓展阅读

感慨怀才不遇,李商隐把伤心事写成了一首诗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靠找茬置人于死地

记载齐国名相晏婴传奇经历的典籍,《晏子春秋》

历经靖康之乱,一位文人的悲切哭声,朱敦儒《相见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翠华宫冷落,梅妃寸断肠:杨玉环之前唐玄宗宠着谁?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壮哉唐诗》第八讲白居易与《长恨歌》--邱员太教育博客
千古绝唱《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教学设计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