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老照片】-2万-1451-邵飘萍有多牛?十四岁就中了秀才

邵飘萍是著名记者,创办了《京报》。他短短的四十年春秋,以笔为枪,以报纸为战场,专骂专制统治,一时间名噪文坛。邵飘萍把手中的笔指向统治者。由此得罪了袁世凯、张作霖等当权者。1926年4月26日凌晨4时许,邵飘萍被军阀张作霖下令枪杀,年仅40岁。一代报人,就这样殒命刑场。由于邵飘萍的笔实在太厉害,得罪的人太多,想杀他的可不止张作霖一个人。最先对他动手的,是袁世凯。

邵飘萍生于1886年10月11日原名邵镜清,浙江金华人。邵飘萍用过很多笔名,“飘萍”就是其中一个。“飘萍”二字,意寓“人生如断梗飘萍”。邵飘萍小时候读书很用功,14岁就考中了秀才,可见其古文基础很好。年长之后,他考入了浙江省立高等学堂(也就是现在浙江大学的前身)师范科学习。读书期间,邵飘萍非常用功,常常废寝忘食地读书。当时,风气初开,各种思想、各种主义在青年学子之间疯狂传播,邵飘萍勤奋用功,涉猎了大量新知识,接触了很多新思想。当时,《民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传播新思想的报纸,是邵飘萍的最爱。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著作是他的案头必读书籍。这些扎实的文学功底,为他日后的从文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邵飘萍这个人,虽然是文人,但是身上有一股子侠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邵飘萍传承了中国古代文人“文以载道”的传统精神,结合新思想的影响,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他还为此许下了“终生之愿”。从此,他就以自己的一支笔,在新闻的天地里行侠仗义,为国为民。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了。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邵飘萍的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他受聘担任杭州《汉民日报》的聘请,担任主笔。他到了报社之后,可不是写一些轻飘飘的闲适、恬淡的小散文,而是把矛头对准了袁世凯。1912年1月,邵飘萍发表了一篇时评,在这篇文章里,他把袁世凯比作曹操、王莽,断言“袁贼不死,大乱不止”。这篇短短的文章,向世人揭露了袁世凯的称帝野心。袁世凯看到时评后,气得要死。

1913年3月20日晚上,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不幸去世。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

邵飘萍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开始了一场凶险的战斗。他在报纸上撰文指出:“(暗杀宋教仁一事)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将矛头直指袁世凯。邵飘萍犀利的言论让袁世凯非常不安。不久,浙江军警便以“扰害治安罪”查封了《汉民日报》馆,邵飘萍也遭遇逮捕。面对军警的粗暴,邵飘萍毫不畏惧,他说:“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蕲”。其凌然之气概,令人叹服。时局艰险,邵飘萍不得已前往日本避难。

到了日本后,他进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即使身在国外,他也经常为国内的报纸写评论。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改元“洪宪”。邵飘萍得到消息之后,应国内新闻界同仁邀请,从日本返回上海,准备在新闻界大展拳脚。刚刚抵达上海,他便为《申报》《时报》执笔,写下了一系列揭露袁世凯专制统治的问题,用嬉笑怒骂的笔锋,讽刺袁世凯的“皇帝梦”。这些文章中,最著名的便是那篇《预吊登极》。袁世凯看了这篇文章,气得骂娘。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却极精悍,一针见血。文章流传广泛,读过的人无不觉得大快人心。邵飘萍三个字,随着那些文字,传遍全国。袁世凯称帝83天之后,在全国人民的骂声中一命呜呼。骂死袁世凯,邵飘萍功不可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个把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报道给国内的原来是他
北京头条
张作霖最恨之人,曾花30万大洋让他闭嘴,收买不成痛下杀手
1926年,邵飘萍烈士入殓时一张罕见的老照片
百年中国(六十九)
《京报》老板邵飘萍因公开支持郭松龄的倒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