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员刘大林作品|翰墨华章——省政府文史馆书画馆员研究员作品展

画家刘大林

妙笔神骏气势如虹

——略论刘大林绘画艺术的精神表达

陈自仁

大林先生出生在湖南宁远县九嶷山下的老烟竹村。宁远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九嶷山更是名震华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九嶷山是舜帝的安息之地,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曾在此祭祀舜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远县深厚的文化积淀,培育了无数的社会精英,唐代湖广第一状元李郃,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都生于宁远县。

历史上,从宁远县走出的进士84人,进士之多,居湖广各县之首。其祖辈是书香世家,父亲系祖上三公之明机公系后,先祖事业腾达,祖荫垂后,家门能文善武者历代有之,父亲曾就读于黄埔军校,治学严谨,精通医道,母亲属当地大家闺秀,通音律,还喜丹青,无论梅、兰、竹、菊都能信手挥毫,楷书、行草也都书写秀丽,且对子女管教甚严。在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在特有的传统文化滋养下,大林先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儿时的文化滋养,为他成长为画马名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林先生天资聪慧,自幼酷爱绘画,早在蒙童时代,就对色彩和线条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感和超常的理解力。儿时,他在野外放牛,见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没有纸笔,就在地上画,画了一幅又一幅,有时候,一片沙滩上,到处都是他的画。他绘画有了名气,附近的好画之人,都跑来看他的画,对他绘画方面的天赋,无不颔首称赞,有的民间画家还想收他为徒。读小学时,老师经常让他给同学们上图画课。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他俨然就是小画家。

作为画马名家,儿时的大林先生却没有见过真正的马。九嶷山下,无人养马。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发起农民运动。大林先生的爷爷作为当地农民运动领袖,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并出任农民协会委员长。白色恐怖时期,爷爷不幸落入敌手,很快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爷爷为“革命烈士”。

20世纪60年代初,大林先生和母亲作为随军家属,来到了父亲部队所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当时,部队有自己的农场和草场,养着成群的骏马。到了这里,大林先生才见到了真正的马。

见了真正的马,大林先生终于明白,马是一种四肢强健、体态优美、狂放不羁而又纯朴温驯的动物。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有时勇猛暴躁,却能通人性。在此,他学到了牧民人人皆知的常识:听从主人号令、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是一匹好马必备的品行。大林先生立刻喜欢上了马,开始不停地画马,从速写、工笔到小写意、大写意,画了数不清的马。

画马,首先要观察马。只要有空,他就跟着马群跑。天气好时,农场会在夜晚把马群赶往草原,让马去吃夜草。这时候,他也会奔向草原,跟着马群走,有时彻夜不归。他观察马的形态,看马吃草、饮水、奔走、跳跃、嬉戏、打闹、回眸、休憩时的千姿百态,抚摸并琢磨马的皮毛、肌肉和骨骼。他很喜欢观摩马群嬉戏、打闹、嘶鸣、狂奔时的样子,更喜欢骑着马在草原上飞驰的那种感觉。他把看到的情景,用速写的方式画下来,几年下来,画马的速写稿累计过万,堆积数尺。

后来,他去艺校攻读美术专业,毕业后在兰州参加工作,又多次赶赴山丹军马场、甘南草原和内蒙古草原写生。很多年过去了,从画马的角度看,他对马的观察和研究达到了极致,对马的习性、情感、形态、活动规律,乃至马的每块皮毛、骨骼、肌肉,都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和领悟。

大林先生的马画得越来越好,创作的每一幅骏马图都深受人们喜爱。可是,他仍不满足,觉得自己画出的只是马的表象,马的骨肉和形态,并未真正画出马的神韵、气势和精神。

他决定从画马名家那里寻找答案,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于是,他开始系统地临摹唐代曹霸、陈闳、韩干、韦偃,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清代朗世宁和现代徐悲鸿等画马名家的作品,并研读他们有关画马的论述。他发现,尽管古代画家将马这一绘画题材带向了成熟,对马的描绘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他们笔下的马,大都过于写实,满是温顺和肉感,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马的威猛、刚烈和勇往直前、狂放不羁的精神。

对于马,大林先生有一种深厚的英雄情结。他爱马爱到了痴迷和崇拜的程度。他对马的观察太久了,了解太多了。他知道,体态优美,表情温和,悠然自得,仅仅是马的表象,那是平静时的马,是温顺至极的马,不是真正的骏马,也不是勇士心中的战马,更不是牧民心中的烈马。画马,不能只表现马优美的体态和悠然自得的一面。因此,古代名家笔下的马,还不是大林先生心中真正的骏马。那些作品,尚未画出马的气度,不足以代表他对于马的英雄情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作为一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画家,不应该再花心血,去画概念化、脸谱化的马,千篇一律的马,而应该画出神情各异的马,顶天立地的马,让画面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力量。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大林先生在创作实践中,开始自觉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表达。

从大林先生的创作道路来看,其创作思想的发展历程是比较清晰的。纵观他的创作实践,笔者注意到,其早期创作的骏马图,大都比较写实,精神表达也比较单纯,画面较为温暖甜美。后来,他的画风渐渐转向了大写意,笔下的骏马有了威武和烈度,有了勇猛和狂放,表情和形态变得格外复杂,思想表达更加深刻,精神内涵趋于多样化。

反复欣赏大林先生大写意的马,可以发现两个特点。

一是笔墨的高度简化,力图从简化的笔墨中,展示思想的丰富性,展示精神的多样性。要让画马的笔墨尽量简化,同时又画出马的精神,展示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对马的形象进行高度提炼,以至寥寥几笔,就能画出骏马的神态,表达骏马内在的精神气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马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多年来,大林先生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

二是墨法的准确性,从笔墨点、线、面的变化中,力图展现马的神韵,通过马的神韵,表达画家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大林先生前期的作品,在墨法的布局上,存在很大的设计感。换句话说,他早期的笔墨,点、线、面大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后来,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和对笔墨艺术的真切感悟,他的墨法达到了胸有成竹、随心所欲的地步。从早期笔墨上的精心设计,到后来的胸有成竹,心到笔到,墨到意到,乃至随心所欲,是他绘画艺术上一次质的飞跃。

唐代文学家符载在《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写道:“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所谓“物在灵府”“触毫而出”,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物我合一”创作境界。可以说,在骏马图的创作方面,大林先生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

面对大林先生笔下的骏马,观众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震撼力。如他的《八骏图》《骏骨英姿》《八骏雄风》《雄风呈瑞》《胡杨八骏图》《双雄奋进》《风茁草长肥塞马》等,都是表现这种震撼力的代表作。这种震撼力来自画面主题和思想的力量,最终却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张力,自然而然地传达给了读者。

大林先生的笔墨语言,以及他独特的笔墨语言书写的骏马,同前辈笔下的骏马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传承关系。如果把他笔下的骏马,同徐悲鸿先生笔下的骏马对比欣赏,就可以看出这种传承关系,既十分明显,又有很大的区别。他笔下的骏马有自己独特的张力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显然,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墨画风格。

画家的笔墨,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画家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真正的好画,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笔墨,只有笔墨展示的思想和意境,才具有回肠荡气的力量。大林先生众多的骏马图,都向读者展示了这种力量。

当今社会,不管有多少人热切地追求绘画作品,有多少人倾心于绘画艺术,但不能否认,画家笔墨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更不可能改变大千世界。不过,画家精美的笔墨,却向我们表达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大爱。正是这种思想、精神、人格和大爱,能让读者深受感动,起到净化读者心灵、激励读者斗志的作用,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悟到人间的大爱。这正是大林先生绘画艺术精神所要表达的意义,也是他绘画艺术的价值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黎山国画——马
踏着时代的风雷——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徐悲鸿字画收藏秘笈有多少学多少?
啸传万里 足立千秋,徐悲鸿“御风神马”赏析
水墨丹青 淡泊意境 以梦为马
【名品赏析】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