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的苏轼和米芾,到底谁的书法更牛?终于有人说清了!

关于这一话题,历来有所争议。“麓风轩”认为,米芾走的是专业的书法道路,论书法技法与成就,米芾更高;苏轼走的是综合化道路,论书法影响力,苏轼更大,特别是文人书法、“尚意”书风的确立,使苏轼成为“文坛宗主”当之无愧。

此话怎讲呢?

米芾的书法技巧与成就:直追晋人

元丰五年(1082),三十二岁的米芾曾赴黄州初谒苏轼,苏轼赞米字“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且不愧而已”,并且劝其上追晋人。米芾的天才经过大文豪、大书家苏轼的点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从《笤溪诗帖》看,此时米芾“八面出锋”的笔法已相当熟练。

米芾书法成就之高,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自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作品《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以及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

苏轼是“尚意”书风的抗大旗之人,影响整整一代书风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是一位天才般的大家。在诗、词、散文、书、画各方面成就光辉灿烂。诗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位列“宋四家”之首;此外,还善于绘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开创了文人书画,扛起“尚意”书风的大旗。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最后归于自然,“天真烂漫是吾师”。

《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无意于佳乃佳”,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总之,在书法专业领域内,纯书法技法的方面,米芾成就高于苏轼;而苏轼在文人书画、“尚意”书风的确立与综合影响力来说,远远超过了米芾。自北宋以来,米芾的影响仅在书画圈子内部,而苏轼影响了社会各个阶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苏轼士人画:得益于一代文豪诗书造诣
万分情商,不如一分天真
历代文人书法之卅五 两宋时期的文人书法
清平乐 | 宋仁宗艺术集邮册——“宋四家”
《中国书法史》(习题与答案)6
【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传世墨迹大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