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长相酷似大s,在延安半年被叫第一美女,在台湾依旧惦念毛主席

吴光伟,拥有姣好面容和大方谈吐,可以讲一口流利英文,并略通日语,是一位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知识女性,长相貌似如今台湾明星大s。

在延安期间,她曾担任史沫特莱的秘书兼翻译,一度成为延安最靓丽的风景,但却因一些缘由,她在延安的光彩只能算昙花一现。

多年后,吴光伟已经身在台湾,心却一直挂念共产党。

当谈到吴光伟与延安的故事时,史沫特莱这个人显得颇为重要,一方面是他让大家看到吴光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他也无意间促使吴光伟被迫离开革命队伍。

史沫特莱是一位外国记者,在1937年1月底到达延安,为写朱德生平传记收集材料,所以在3月到7月间集中跟踪采访,在此期间,吴光伟负责翻译。

吴光伟的工作能力自然毋庸置疑,无论是史沫特莱还是朱德,都给予高度评价。不过更多人知道这位革命女性并不是因为工作能力,而是因为后来的一件事......

该事件因史沫特莱而起,因为他的出现,在延安掀起了一股“交际舞运动”,但却招致了一些女同志不满,认为这有伤风化,其中吴光伟因长相姣好,而擅长表演,受到牵连。

事情的发酵令谁都没有想到,随着矛盾升级,吴光伟和史沫特莱都离开了延安。

吴光伟跟延安的缘分只停留在1937年2月~9月,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她对延安这片革命圣地和共产党都留下深刻印象。

离开延安后,吴光伟在西安“干训四团”工作了几年,随后跟随丈夫张砚田辗转重庆,之后再到台湾。在台湾生活期间,无论人前人后,接触过吴光伟的人都知道。

——她心系共产党,虽然身在“国”营,心里惦记的还是“共”。经常自斟自饮,为海峡另一头的毛主席举杯祝福。

其实这份牵挂从离开延安那一刻就在心底种下,吴光伟一心想回到革命队伍,组织上也安排有关负责同志与她谈过话,但还是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她最终还是被拒之门外。

吴光伟虽然无奈,但依旧找机会多次看望革命战友,有一次还为大家带来了肉包子,这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在聊天中大家得知,此时的吴光伟因为生活而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比如离开大陆,她虽不情愿,但也只能尊重家庭的意愿。

吴光伟认为“婚姻应该是,两人在各自圈子里干事业,不干涉对方,不然不如单身。”

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十分正常,但在当时来看,这样的婚姻观十分超前,使吴光伟拥有如此婚姻观的原因,与其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因为打从小时候起,她就不甘于平凡。

1911年,吴光伟出生于河南,家中还有兄弟姐妹四人,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吴光伟的家境虽不算殷实,但父亲是北京盐务局局长,从小也是衣食无忧,父母对几个孩子饱含殷切期望,尤其在爱国主义这块,父亲更是言传身教,严格教育。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14岁的吴光伟亲眼目睹运动全过程,心灵深处受到无比震撼,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爱国的种子在心底种下,并深深扎根。

当时吴光伟年龄还小,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父亲都不希望她只身冒险。

无奈当时国内时局格外动荡,次年3月18日,北平学生上街抗议段祺瑞政府,虽然吴光伟只有15岁,但一腔热血早已流淌全身。

不幸的是,学生抗议遭到无情镇压,甚至有学生被枪杀,得知消息的吴光伟父亲十分紧张,立刻将她转学至上海,连夜离开北平。

到达上海后,父亲将吴光伟安排在一家商学院就读,她选择了英语专业。

虽然吴光伟深受打击,但拥有极强正义感,作为女孩子,却总愿意为了正义站在第一线,这在她之后的人生中屡见不鲜。

在商学院学习期间,吴光伟努力认真,可深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却被学校无故解聘,这让同学们心理无法接受。

吴光伟得知此事,立刻站出来,以女生部代表的身份组织抗议活动。迫于压力,校长口头答应撤销解聘命令,但没过多久,学生们发现,那位班主任还是悄悄离开了学校。

眼看被校长戏耍,吴光伟心里充满愤怒,可其他同学要么不想招惹学校,拒绝再次抗议,要么直接选择离开学校,这让孑然一身的吴光伟无力继续抗争,只能作罢。

1929年,时局终于有了些许平缓,父亲在秋季开学时安排吴光伟回到北平,这次她就读于经世中学。

经世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管理无人性化,教师教学方法古板,招致不少学生反感,于是吴光伟再次站出来,作为学生领袖组织学生抗议活动。

不出意外,她和其他参加运动的同学遭到开除,好在有同学帮忙,她们最终还是拿到中学毕业证明,这才有资格考取大学,最终顺利就读北平师范大学。

步入大学校园后,对吴光伟人生影响最大的事情出现发生了,她与张砚田相识,相爱,最终在23岁,1934年3月1日两人结婚。

婚后,丈夫张砚田去日本帝国大学留学,吴光伟也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戏剧。

1936年,吴光伟在与南京戏剧学院联合演出的《钦差大臣》中扮演市长夫人,出色的演出节奏获得全场一致好评,仅仅一场演出就积攒大量人气,但吴光伟却在演出结束后坚定选择离开。

哪怕学校如何挽留,吴光伟都表现的十分坚决,甚至只身离开南京,一路北上。

有人问起这次离开的原因,吴光伟表示,南京已经没有前途,她希望寻找新的发展,而这个地方就是延安。

离开南京后,她先到北平暂时落脚,随后便来到西安,在陕西省政府民政厅当普通职员。在工作期间,吴光伟依旧保持遇事冲在前面的火爆性格,作为办公室唯一一个女职员,甚至给其余男职员都留下深刻印象。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当时身处西安的吴光伟有机会来到延安学习,于是在1937年2月19日,吴光伟来到延安这片革命圣地,之后便发生了开头的故事。

在延安期间,吴光伟充分发挥了自己戏剧方面的特长,成功参演《母亲》、《阿Q正传》,收放自如的表演风格令人十分钦佩。

只谈爱国,吴光伟在抗日方面一直全力付出,无论在延安与否,只要遇到关于抗日的同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她都毫不吝啬,均全力以赴。

只是,在吴光伟离开延安后,短短半年的经历,犹如昙花一现,虽美丽绚烂,但却常常被人遗忘,实属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出现在延安的最靓丽女性,被挟到台湾后,常举杯为毛主席祝福
延安时期被公认的“第一美女”,长相十分美丽,49年被迫飞往台湾
延安第一美女曾担任毛主席英语翻译,可惜最后终老台湾,被人遗忘
她是出现在延安的最靓丽女性,被裹挟到台湾后常举杯为毛主席祝福
37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到延安采访,为啥一拳把贺子珍眼睛打肿?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