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运筹帷幄从不惧战,一生中却有两件事,难以下决定

1991年,曾经做过毛主席秘书的胡乔木,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

其中谈到了很多和毛主席相处时的细节。

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他很难下决心的……”

在人们的印象里,毛主席是个很果断,很有魄力的人。

怎样的两件事,会让毛主席都犹豫不决呢?

是战是和

这第一件难下决定的事情,是1946年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彻底决裂的问题。

对中国来说,1946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漫长的抗日战争结束了,人们期盼着和平,国共两党在人们的殷切期盼中签署了协议,约定继续合作,共同建设国家。

可毛主席很清楚,这和平不过是假象,蒋介石心里,还是想要发动内战的。

在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毛主席的态度很明确:我们要反对内战,阻止蒋介石的阴谋,让中国走向正轨。

为此,毛主席做了很多努力。

1946年,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催促毛主席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我党干部都认为,这是鸿门宴,去不得。

但毛主席认为,这是我们难得能够和蒋介石对话的机会,为了中国的未来,值得冒险前往。

毛主席还谈到,为了中国今后的发展,我们可以对蒋介石做出政治、军事上的让步,力求先将政治局势稳定下来。

这次重庆谈判之行,危机四伏,蒋介石打内战的态度并没有动摇,他提出了各种各样严苛的条款,想要把我党逼下谈判桌。

所幸,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此早有准备。

而且,美国人出于自己的利益,也不希望蒋介石发动内战。

更不用说,和平乃是民心所向,自谈判的消息传来,无数民主人士汇集在重庆。

蒋介石如果做的太过分,会成为天下人的公敌。

所以,蒋介石不情愿的签了条约。

但是,他并没有把条约上所写的当真。

事实上,毛主席还没有离开重庆,蒋介石就对解放区发动了进攻。

毛主席不得不做出决定,是继续等待形势变化,还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从后人的视角来看,肯定是选后者。只是,当年的毛主席可预料不到未来,如果真的彻底和国民党走向决裂,就意味着中国要开始打内战。

这片土地经历的战争太多了,人民还能承受的起吗?

再从双方实力来看,蒋介石得到了大批美国援助,人多地多兵多,延安是完全不具备优势的。

这也是当时很多人一致的想法,觉得共产党太弱小,根本没能力和国民党硬碰硬。

可是,我们和蒋介石之间,早已经没有了斡旋的余地,即便让步,蒋介石也会赶尽杀绝。

再说,让蒋介石这样一个人坐拥中国,岂不是把全中国的老百姓推进火坑吗?

毛主席在书房里思考了很久很久,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和国民党打这一仗!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

大兵压境

而第二个决策,毛主席做的更加艰难,这个决定是抗美援朝。

关于抗美援朝,其实一开始毛主席就认为,中国是应该出兵的。

在1950年八月份的会议上,毛主席就谈到:“要是联合国军打了胜仗,帝国主义必定会洋洋得意,气势大涨,这将威胁到我国的安全。我们对朝鲜不能坐视不管,应当给予帮助,可以以志愿军的形式出兵,时机也应当把握好,尽快做好备战措施。”

不过,此时对大部分人而言,战争还很遥远。

因为,联合国军刚刚组建,而此时朝鲜的状态势如破竹,似乎朝鲜半岛的统一指日可待。

就算是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对于联合国军即将到来这件事情,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这一切令毛主席非常无奈。

早前,他曾经劝说过金日成不要急着打这一仗,而是要等中国渐渐解决了台湾问题,全国的形势安定下来之后再去打。这样,中国可以给朝鲜作为后援。

可金日成等不及了,他觉得朝鲜人民军的实力,已经远远强于对手,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苏联也可以出手相助。

而苏联方面,斯大林也支持金日成的作战计划,并认为这对苏联在亚洲的布局是有利的。

或许是预料到毛主席会再次反对,所以,在真正决定开战的时候,金日成竟然都没有告知毛主席。

毛主席最后在报纸上,才得知朝鲜打仗的消息。当时,毛主席的面色非常严肃,他知道,美国不会坐视不管,朝鲜很快就会面临美军大兵压境。

只可惜,这件事情毛主席能看透,斯大林和金日成却看不透。

所以,等到八月份的时候,形势对于朝鲜来说,其实已经万分危急了。

而中国和朝鲜唇亡齿寒,朝鲜一旦沦陷,那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中国边境。

正是基于这种担忧,所以,毛主席已经在七月份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同时也将一部分部队调到了鸭绿江附近,防止美军的侵扰。

这时候,不管是政治局还是军方,大家还是觉得,我们只要以防范为主,就能够避开危险。

同意打仗的人,在当时是极少数。因为,大家都认为美国的实力太强,我们贸然和美国开战,很有可能使自己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在我们国家的外交形势,已经很不利了,进一步得罪西方的话,吃亏的最终还是中国。

另外,仅仅是为了帮朝鲜,就把我们国家的前途搭进去,也不值得。

现在新中国刚刚建国,有很多大事要做,没必要把兵力分出去,去完成对抗美国这样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可能太过轻率,但这就是当时的主流观点,面对一个未可预知的强大敌人,谁也不想将中国置于危险的境地。

但万万没想到,美军的脚步太快了,到了九月份,美军完成了仁川登陆,朝鲜战场的局势顿时逆转。

不久前还高歌猛进的朝鲜人民军,居然被美军一下子打的溃不成军。

再打下去,可能金日成本人也要成为阶下囚。

所以,中央政治局就抗美援朝一事,展开了好几次激烈的讨论,有一次甚至持续了16天,依旧没有讨论出结果。

毛主席知道,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因为我国还没有在实际上遭受威胁。

所以,最后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是:我们要在三八线以外构筑防线,将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他对众人这样说:“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

三八线是最后的底线了,美军如果真的越过三八线,那就意味着他们不顾之前的协定,悍然干涉北朝鲜的政治事务,那这一场仗就必须要打了。

百般纠结

可以说,抗美援朝的每一步,都有许多人在观望。人们一开始不相信美军会出兵,后来不相信美军能够那么快做到仁川登陆,但事实证明,不要对美国人心存幻想。

果不其然,又是没过多久,美国人真的越过了三八线。

这下,金日成还有苏联的斯大林都坐不住了。

金日成给毛主席发来了求救的消息,斯大林也表了态,希望中国能够派遣军队,支援战乱之中的朝鲜。

对于这件事,毛主席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对金日成提出,中国虽然不方便以解放军的名义参战,但是可以以志愿军的名义过去,在优秀的战术指挥之下,打败美国,并非不可能。

可是,当毛主席把这件事情拿到扩大会议上讨论的时候,又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中国的边境线还算安全,只要美国还没有真正攻击中国,中国就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打美国。何况敌强我弱,为什么不能选择一种损失更小的办法呢?

当然,没过多久,众人的想法就发生了扭转。因为,美军居然真的派了飞机去轰炸我国东北边境,事情到了这一步,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会议再次召开,这一次,大部分人总算同意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提出,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最根本问题,那就是军事实力太弱。

打仗这种事情是你死我活,光有一个决心肯定是不够的,中国现在一穷二白,我们的军队,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阶段。

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武器先进程度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看看朝鲜人民军的惨状也能明白,没有足够的把握,去和美军对抗的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且,美国现在手里拥有原子弹,万一惹急了美国,他们直接对我们发动核战争,我们一点儿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大家的担心情有可原,周总理和毛主席商议之后,认为现在应该争取苏联的援助。

即便我们在陆军方面可以和美军对抗,但空中还是需要苏联的支援。

周总理为此专门出发前往苏联进行谈判。毛主席也对周总理谈到:如果苏联同意空中援助,我们就出兵,如果不同意这件事情,可以再缓一缓。

周总理如实向斯大林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

而斯大林方面的回应是:愿意给予援助,但是需要两个月的准备时间。

苏联的援助不来,我军不能轻举妄动,毛主席只能将这件事情暂缓。

下定决心

可是,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再拖下去,美军在朝鲜战场就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所以,毛主席的内心百般纠结。

时间来到了10月13日,朝鲜战场的状况已经极其糟糕。苏联方面讲好的援助还没有来,但毛主席决定再次召开会议,因为,中国和朝鲜都等不起了。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向大家充分分析了抗美援朝的优势和劣势。

当前,中国面临的情况是很明显的,我们已经处在美军的爪牙之下了,对美帝国主义心存幻想是幼稚的,只有反抗才有出路。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残酷的表现,震惊了所有人,也让大家都意识到,妥协是不可能换来和平的。所以,在又一次会议之后,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出兵!

毛主席立刻给身在苏联的周总理发去了电报:“我国出兵是极有利的,无论是对我国或是朝鲜,还是亚洲,乃至世界,这都是有利的。我们不出兵,以朝鲜的情况,美国一定会胜利,这对除反动派各方,都是有害无利,因此我们一致认为要出兵。”

10月18日,周总理回到国内,带来了好消息,苏联会加紧时间准备援助。

同时,彭德怀也匆匆回到了北京,告知毛主席,边境上的志愿军已经准备完毕。

这两个消息让毛主席心里更有了底气。

在会议上,毛主席对大家说:“如今美军已将平壤团团围住,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来到鸭绿江。此刻我们有再大的困难险阻,也无法让步,出兵是一定要出的,志愿军前往朝鲜的时间必须尽快,一切按照原计划行事。”

就这样,关于抗美援朝的大计终于确定了下来。

不久之后,志愿军便跨过了鸭绿江,开始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征程。

抗美援朝的决定,也大概是毛主席一生之中做过最艰难的决定。

无论是中美双方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还是众人的反对,都让毛主席不得不一次次的暂缓出兵计划,一次次的调整对外策略。

即便做出了决策,毛主席心中的大石头也始终没有放下。

因为,抗美援朝所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多太多,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

值得庆幸的是,毛主席是睿智的,每一次,他都能够带着大家选择正确的那一条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为何执意要打抗美援朝?1971年美国才顿悟,伟人高瞻远瞩
抗美援朝期间,除了志愿军还有一个国家曾秘密出兵,人数超7万人
毛主席两次挽救国家,保证领土主权完整,伟大战略眼光不服不行
斯大林出于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4个重要保障
1950年抗美援朝为何改支援为志愿军?有3层含义,体现毛主席高明
抗美援朝胜利后,毛泽东撤兵时做了一个举动,让美军咬牙切齿4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