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之耀‖书画兼擅,齿德俱尊 ——怀念恩师王克敌先生

曾有人向中央美术学院李少文教授请教,问刘海粟先生的书法如何,其答曰:“不要讲好坏,你能写出他那样的字,你也能活到98岁!因为气长而旺,垂老不衰飒!”是呀,深受海粟先生艺术影响的王克敌先生(先生之兄开甲为海粟先生弟子)他也活到了98岁。在他的书画作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气长而旺,老而弥坚的艺术气息。

“气”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朱谦之《老子校释》中云:“华夏先哲之论宇宙,一'气’而已。”故从造物论言“气”是生化,万物之母。“气”它无所不在,而所在皆虚渺,故以“气”喻“道”状,喻“道”性。故通常论人有 “正气”“邪气”之分、“阳气”“阴气”之别,论书画作品常有“书卷气”“金石气”“江湖气”等之说。故“气”可以反映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气质与艺术品格。

王克敌先生与作者陈之耀合影

我从恩师王克敌先生问学情交十余载,深知先生是一位充满浩然正气的艺术大家。我们吟其诗、观其书、赏其画就能得到印证。如其诗《养气行》:“气弱必衰,气盛则狂。气急易败,气私者畅。何以致和,厥功在养。养气之道,寡欲含章。有容量大,胸襟开广。守正不阿,荣俭温良。”又如《得失吟》中写道:“……倘能舍弃名利,立足于人民。不为物所役,浩然豁胸襟。”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先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语)的博大胸襟!

王克敌行书录《养气歌》135x46cm 1998年 陈之耀借展

我们再观先生之书,气旺力足,老而弥坚, 能接丹田静气,无老态懈笔,不事人为造作,自然得势。九十岁以后之作更是杜绝藻饰,一任自然,大朴不雕,真气横流,卓荦苍古。具体而论,先生之书接晚清民国碑帖相融之遗风,取二王之俊逸妍美;法《张黑女》《石门铭》《张猛龙》等魏碑之雄强遒劲;融《石鼓文》《散氏盘》等之圆融婉畅,得《曹景完》《石门颂》等汉隶之宽博体势。其独到之处是能知古、入古、出古,融碑化帖,既有高古的金石气又有温文尔雅的书卷气,相较于晚清李瑞清,以及同时期的萧娴、胡小石诸家,其书显得更加自然,不生硬、不做作,无刻意的刀痕味,“在有意无意时破法出法,写出众人心中皆有笔下全无的境界”(柯文辉语)不仅难能,更为可贵!这是先生之秉赋、学养、勤奋,体悟乃至椿龄高寿等诸多元素所成就的。

王克敌行楷《香港回归》题词1998年 陈之耀捐赠 上饶美术馆藏

先生在九十岁所作有《学书吟》:“平生好书几成癖,师古临帖不知疲。依样葫芦形相似,神韵气质两分离。恍如骷髅存人骸,生机全无令人弃。实践始知重气韵,法乎自然不偏倚。点画张弛应合度,斜肩曲背非所宜。立定根基勤习楷,放之各体总相契。搜罗金石追颜柳,俊逸流妍学二王。工夫深到柔中刚,剑气珠光骨里藏。如斯求索又多年,至今才觉有点样。艺术之功固在勤,剖析各方时较量。苦练勤学熟生巧,自能得益慰衷肠。”此可见先生学书之历程与变通之端倪。

王克敌行书《学书吟》26x40cm

先生亦擅画,而画名却被书名所掩。先生青少年时受其兄开甲(毕业于上海美)熏陶,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晚年,先生以书入画,“画气而不画形”(吴昌硕语),老笔纷披,笔墨酣畅,不计工拙,自有天趣。其喜画梅兰竹菊、松柏仙鹤、小鸟荷花等,偶作山水,以涵养精神,其中不乏佳作。如《松柏长青》图,此作集专业画与文人画于一炉,构思巧妙,立意新奇,将松与柏、仙鹤绘于一幅内,用笔劲挺,用墨华滋,上题:“苍松翠柏劲挺姿,傲骨嶙峋岁寒时,风餐雪虐全不怕,顶天立地瑶林枝。”诗画并茂,气韵生动。另外如《管领风骚是牡丹》《岁寒不折腰》等悉是佳作,美不胜收。《宣和画谱》之《花鸟叙论》有言:“所谓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出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比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先生之画正合此意也。

王克敌 依样图 96x45cm 1997年

先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其年十四岁即参加学生运动,书剑飘零,及长又入北京朝阳大学攻读经济学兼修文学,后又执教于中学、师范、大学等。解放战争时期,在南昌参加革命从事策反起义,任人民革命军第七军区司令部秘书长。文革中,先生遭到迫害,然因其胸襟坦荡、意志坚强,挺过了难关。离休后,先生才把主要精力投入至书画创作,其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无论何时何地,先生对书画艺术一直情有独钟,其有诗云:“凉热苦甜随缘尽,伴我朝暮有砚田”“天使残年司笔耕,挥舞翰墨慰寂寥”“挥舞如椽笔,泼墨起波涛”……先生为艺不求名利,只是为了抚慰寂寥,畅叙幽情,抒发豪情的一种笔墨寄托,所以他表现的如此静如澄潭,如此自然天成,灵怀英风见于笔墨内外。

王克敌 松柏长春图 136x34cm 1986年

我随先生多年,令我最难忘怀的是他的仁爱与悲悯情怀。他为人宽厚,平易近人,笃实诚朴,对后学提携不遗余力。记得有一次,我在先生家求教。其家人告诉我说:“等会儿省领导要来拜访家父。”我恐不便,便要告辞,而先生却拉着我的手说:“他们领导是客,之耀你是我的学生,像我的家人一样,为何要走呢?”就这样,他一直对我讲解完求学内容后,还拉我坐在他身旁,陪他一起接待来访的客人,此段情景令我终生难忘。先生除对学生关爱有加,悉心培养外,对慕名前来求书画者,亦是有求必应。也正因为他慷慨大方,其作品流布很广,故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景仰。《论语·雍也》:“仁者寿”,“仁”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人性体现,故“仁”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给予”与“奉献”,“尊重”与“宽容”。先生诞生于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的庐陵,加上近一个世纪的苦修,其骨子里的仁爱精神与悲悯情怀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王克敌 行书八言联 176x28cmx2 1999年 陈之耀借展

记得先生有首现代诗是这样写的:

我愿是块泥,哪里需要哪里去。

护花花添香,护禾禾苗壮。

我愿是块泥,万物生长不能离。

四时花木竞繁荣,芳草长萋萋。

……

我愿是块泥,可塑凤凰可塑鸡。

大雄宝殿弥勒佛,阿房宫里宫娥泣。

我愿是块泥,百花残荷换锦衣。

千人万人踏成泥,清香香满地。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一位百岁老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赤诚之心,因为先生心中有大爱,他才高寿,因为有大爱,他才有旺盛的创作精气神!

王克敌 行书四言联 140x26cmx2 1996年 上饶美术馆藏

弘一法师曾云:“应使文艺以人传,莫使人以文艺传。”今先生已归道山多年,在这里,我们纪念他,在上饶美术馆为他举办“熔古铸今——王克敌诗书画研究展”,其目的就是弘扬先生的高尚德艺情操,为当今社会带来一股浩然正气。以上刍荛之议,实难表达我对先生感佩之情,最后,我以家父学熙公咏先生之诗结尾,以示我无尽的愐怀。

齿德俱尊过百龄,多才多艺众同钦。

云龙凤虎辉盈室,菊竹梅松馥滿庭。

铁骨铮铮神透纸,银丝闪闪寿超群。

老而不老仍挥笔,泽及后人勒大名。

2023年6月后学陈之耀于定静斋

“熔古铸今——王克敌诗书画研究展” 陈之耀为本展学术主持

作者简介:陈之耀,1968年出生于上饶茶山寺。其自幼随父学熙公学习诗文,及长,先后拜书画名家王克敌、陈静吾先生为师,游艺问学,获益良多。曾任上饶县博物馆馆长,上饶书画院院长,现任上饶市信江书院博物馆馆长。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附王克敌先生其他作品:

来源:上饶美术馆 陈之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恩师陈振博先生书法,精彩绝伦!
忆恩师陈锺先生
笔墨清华 无声之诗——在上饶博物馆观胡润芝画作
氤氲淋漓,有一股儒家的温文尔雅之气一王克勋小写意花鸟画赏析
七绝二首奉和陈望衡先生 | 作者:周德清
陈墨|篆刻创作及其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