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懂八股文就不懂明朝

晚明那个写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张岱,还写过一部《夜航船》,这部书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可以说是晚明时期的一本百科全书。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张岱讲了一个笑话。

那是在一艘船里,船里有一个和尚和一个读书人(士子)。士子在高谈阔论,然后和尚听出士子言语中的破绽,便询问士子:「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澹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是孔丘的学生,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中,士子想都没想便说是两个人。和尚又问:「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士子又说自然是一个人了。和尚闻言,便十分瞧他不起,于是说:「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以示轻慢。

张岱写完这个笑话后说:「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我写的都是特别浅显的事情,你们要记得,这样就不会让和尚在你们面前伸脚了。)

起初听说这个笑话时,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因为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今天尚且几乎人人知晓尧舜是两个人,更何况在被人说文化氛围浓厚的晚明呢?但后来发现,事情并非如此,晚明很多文人非但不见得了解这些常识,甚至就连四书五经都不见得读过,而这一切都要从八股文说起。

不懂八股文的人,就不会懂明朝。既然下了这么一个论断,那自然是要将八股文讲清楚了,当然限于篇幅和学力,本文只是简要介绍明代八股文的缘起和盛衰,如果哪位读者读完后真的感兴趣,推荐阅读龚笃清《明代八股文史》、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与王凯符《八股文概说》。

朱元璋打天下时很看重人才,打下天下后更加看重,这时他看重人才的原因除了人才本身的能力外,还有一个:统一战线。新朝初始,百废待兴,朱元璋的皇位也不见得有多安稳,此时网罗天下人才,可以干活,也可以收拢人心,一举两得。

于是刚打下金陵城时就下诏说:「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无以自见。自今有能上书陈言、敷宣治道、武略出众者,参军及都督府具以名闻。或不能文章而识见可取,许诣阙面陈其事。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者,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十年以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其下有司,宣布此意。

等到登基称帝后,更是屡次下诏希望大家荐举人才:「六部总领天下之务,非学问博洽、才德兼美之士,不足以居之。虑有隐居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洪武三年)「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洪武六年)

但是毕竟治理国家不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就行了,哪怕朱元璋对那些征召来的儒生士子再好,那些旧社会的知识分子也依旧才不堪大用。元代统治者素来歧视读书人,在元朝有读书人自嘲说:「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代读书人的地位十分低下,也因此大家久不读书,偶尔遇到几个会写几个字的,就被称之为「大师」了,至于有真知灼见的、能实心干事的,更是凤毛麟角。

举个例子,《明史·列传第二十四·陶凯》里就有记载,元代大儒陶凯「博学,工诗文」,能写得一手好诗,但是在处理政事时完全没有头绪,出使高丽(后来的朝鲜)时竟然搞错了礼节,把高丽视为与大明同等地位的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外交事故,最终被处死。

面对着这样一群顶着「大师」名头的旧时代知识分子,朱元璋也很是无奈,洪武二年他就说过:「儒者知古今,识道理,非区区文法吏可比也。然今所用之儒,多不能副朕委任之意,何也?岂选任之际不得实材钦?朕每遇事,无不究心。

朱元璋发现,通过荐举制网罗的人才,大都华而不实,为了找到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朱元璋开启了科举制度。朱元璋于洪武四年开启会试,但结果依旧很让人吃惊。郑晓后来在《今言》里记下了这次考试的生员的知识水平:

圣祖开科,诏务求博古通今之士。乃所试仅有判语及一二时务策,生徒竟未识。大明律所云『时务尽掇述括帖』,以故士乏通今之学。其于政体得失、人材优劣且不论,只历朝纪年及后姓陵名,知者亦鲜。近二十年来,士大夫始以通今学古为高矣。

其中尤以「其于政体得失、人材优劣且不论,只历朝纪年及后姓陵名,知者亦鲜」一句骇人听闻,要知这些参加考试的可都是被人称为大师的,但事实证明旧时代的知识分子连朝代表都是记不住的。

洪武六年,朱元璋很无奈地说:「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朕,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于是洪武朝初期,科举暂停了。

但朱元璋依旧需要有人来帮忙干活,旧社会的知识分子要么没能力,要么有贰心,要么既没能力又有贰心。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培养属于大明朝自己的新社会知识分子。

自洪武六年朱元璋停止科举后,他做了这几件事:

一、洪武六年开始,朱元璋每年都亲自参加祭孔,多次到国子监给监生们宣传尊孔的意义。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诏:「孔子明帝王之道以教后世,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以正、彛伦攸序,其功参于天地。今天下郡县、庙学并建而报祀之,礼止行京师,岂非阙典?卿与儒臣其定释莱礼仪,颁之天下学校,令以毎嵗春秋仲月通祀孔子。」

二、洪武八年开始,诏令地方立社学,建立起从乡村到中央的三级学校制度。而在国子监里,朱元璋知道那些学子水平不精,于是用大白话写了碑文:「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

三、朱元璋颁定学校教科书。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诏:「道之不明,由教之不行也。夫《五经》载圣人之道也,譬之菽粟布帛,家不可无。人非菽粟布帛,则无以为衣食。非《五经》《四书》,则无由知道理。北方自丧乱以来,经籍残缺,学者虽有美质,无所讲明,何由知道。今以《五经》《四书》颁赐之,使其讲习。夫君子而知学,则道兴;小人而知学,则俗美。他日收效,亦必本于此也。」这是第一次正式将四书五经定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

四、大兴空印案与胡惟庸案。关于空印案与胡惟庸案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胡惟庸为了夺权,有人说是文人误国。当然这些都有道理,但当我们把视角切入到八股文上来看,联系上文中提到的人才官员出仕的背景就会发现,朱元璋这么做,很有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官场大换血。当官场充斥着从旧社会来的顽固不化的旧知识分子时,他们没有本事、名气又大,而且不见得忠于大明,于是一场「清洗」就来了。只有将他们大批次地清洗掉,才能给朱元璋养了那么久的新社会知识分子腾位置。

我们看到,停科举发生在洪武六年,尊孔发生在洪武六年,开学校发生在洪武八年,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定教科书发生在洪武十四年,而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重开科举:

十七年三月初一日,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始定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制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案此兼用古注疏及诸家传,圣制彰明后,不知何缘,遂斥古注疏不用。春秋止用胡传为主,左氏、公、谷,第以备考。张洽传,经生家不复知其书与其人矣。礼记专用陈灏集说,古注疏尽斥不讲。近日举子文,师心剿说,浮蔓无根,诚举初制一申明之,使通经博古者得以自见,亦盛事也。

从洪武十七年的科举考试能够看出,这次科考已经十分重视四书五经及朱子章句集注了,将考试范围框定、考试内容限定,目的也很明确。

终于,八股文的雏形诞生了。

该怎么评价八股文?

在知道怎么评价八股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先明白八股文是什么。

在上文回顾了八股文诞生之前的背景后,我们发现元代滋养的旧知识分子已经不学无术了,他们不读经典,也不研习历史,只知道写点华而不实的东西以次充好。当他们舍弃了以孔丘为首的儒家时,以儒家为尊的古代社会,自然会去寻找新的知识分子。而新的知识分子则必须通读经典,理解圣人在说什么,之后才能按照儒家的理想价值观要求自己、塑造自己。

所以八股文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代圣贤立言。

什么叫代圣贤立言?那就是看到四书五经里的一句话,在脑子里还原出先秦古人是在什么情景下、什么思想下说出的那句话,并试图模仿先秦古人的口吻,从而说出他们可能会说出的话。

在后来抨击讽刺八股文的著名小说《儒林外史》里,作者借由卫先生之口说:「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个一定的规矩,比不得那些杂览,可以随手乱做的,所以一篇文章,不但看出这本人的富贵福泽,并看出国运的盛衰。洪、永有洪、永的法则,成、弘有成、弘的法则,都是一脉流传,有个元灯。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八股文作文严肃,需要有一定的法则;二、八股文作文的目的是代圣贤立言,不能随口乱说、随手乱作;三、不同时期的八股文是不一样的。

要怎么代圣贤立言?我们来看看八股文的写作办法。

首先,是考官从四书五经里抽出一句话作为题目,比如题目《女与回也孰愈》,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孔丘在子贡面前表扬颜回,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知道了题目的背景后,八股文第一句话就要破题。所谓破题,便是用一两句话将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在程文(即范文)里说:「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

破题之后,便是承题,是在概括的基础上解释圣贤为何会这么说、这么做:「夫子贡与颜渊,果孰俞耶,夫子岂不知之?乃以问之子贡,非欲其自省乎?

再然后就是起讲,将这段话的意思引申发散出去,但是依旧要用圣贤的口吻,用圣贤的意思来说明圣贤没有说出口的内容。而后则是提比、中比、后比、后二小比四对,每对分股和八股,以对仗的形式反复阐述发散后的观点,逐层加深,正反论证。

这就是八股文最基准的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希望士子们可以代圣贤立言的原因。因为孔丘的思想是维护统治的,君臣父子是儒家的纲常,当士子们长年累月地阅读、书写这一套时,那么自然会潜移默化地被这套价值观所影响,并逐渐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当然,我们举的这个例子《女与回也孰愈》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熟读了四书五经和章句集注,就能写好内容。

但如果只是这样,就对不起我们本文的标题了:不懂八股文就不懂明朝

八股文的变化和明朝国运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明兴八股文兴,明亡八股文衰;八股文兴明兴,八股文衰明衰。互为表里。

明代著名理学家丘浚,曾经写过一部戏曲《五伦全备忠孝记》,宣传的是忠孝义友悌,以五个兄弟为主角。这部戏曲开篇就是:「近日才子新编出这场戏文,叫《五伦全备》……虽是一场假托之言,实万世纲常之理。」不能不说这是八股文起的影响。

当然,这样的八股文也有其弊端,一个是内容单一,束缚读书人的思想,另一个是让读书人除了四书五经外一概不涉及,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历史典故,一概不知。只不过这种弊端并不是贯穿八股文历史始终的。

上文中我们述及了在明朝开国气象中,八股文是如何为了批次生产新的知识分子而诞生的。这样做很快就有了效果,但朱元璋显然忽略了一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着的。

八股文诞生时,它被称之为「时文」,是可以影响一代风气的。但是当它不再适应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时,它就会滞后于社会,从而只能成为反映时代风气的产物。

为什么八股文这么快就出现问题了呢?因为八股文出题的范围很小,就只有四书五经。

当全国各级考试从县、府、道贡献生员,再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一场科举下来,就会有大量的章句被选用出来,于是到了明中期,主考官们就会发现,没有好题目可出了。

四书五经总共就那么多句话,总有出完的时候。当类似上文中「女与回也孰愈」这种简单的题目都被出完后,大家面对的就两个选择:

一、继续出简单的题目。

于是程文诞生了。程文,科举考试时,由官方撰定或录用考中者所作,以为范例的文章或者科场应试者进呈的文章。因为大家都能猜到题目会是哪些,因此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前就把那些最常见的题目请名家写好八股文,到考场时直接默写出来就行了。又或者直接默写过去考试中考中的那些士子的文章,反正题目都一样。

这时就苦了阅卷的考官们了。他们不敢乱评定好文章,生怕这是过去谁谁谁写的程文。一来要是被同僚知道了会嘲笑他学术不精,二来要是将这些文章评优的话会被御史弹劾。

种种情况下,阅卷的考官们强烈抗议出简单的题目,于是我们只能面对第二个选择——

二、出刁钻的小题。

小题有很多种,比如在经典里找出一段话,截去前一句出题,或者截去后一句出题,又或者截去前一句和后一句只留中间的,甚至可能将不同段落里的不同话放在一起出题。

比如在八股文出题史上最有名的「君夫人阳货欲」,当年这个题目一出,考场上立刻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黄色文章,而实际上它是由「异邦之人亦曰君夫人」和「阳货欲见孔子」两句话组成的。

当考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他们过去学的知识用不上了,朱子章句集注派不上用场,于是只能想办法引入新的思想来解题。

——当年朱元璋定八股文,是希望让天下士子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但是当题目本身就已经被断章还取不了义的时候,士子们的思想便松动了。

黄宗羲在《科举》里说:「余见高曾以来为其学者,五经、《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八大家,此数书者未有不读以资举业之用者也。自后则束之高阁,而钻研于蒙存浅达之讲章。

尽管如此,八股文依旧在明代士子的思维方式里深入骨髓,无论是认同还是反对,他们都脱离不开八股文了。——换言之,脱离不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

有很多朋友不理解《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对嘉靖的复杂感情,认为嘉靖不过是一个君主,为何海瑞在听闻嘉靖驾崩时如此悲怆,其实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君父、君父,君就是父,天下人是嘉靖的子民,一个县的官员要依仗他们的父母官。现在我们看来无法理解这种思维方式,但在那样一个时代里,这一切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比如唐寅。

唐寅是什么样的人?放浪形骸、放荡不羁。他本是一个热衷于功名之人,但因为牵扯进了弘治十二年的己未科科举舞弊案中,被剥夺终身考试资格,于是「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成了古代社会里一个离经叛道的书生。

但毕竟他是经过儒家忠孝熏陶出来的士子,在宁王朱宸濠想要聘请他做幕僚时,他发觉宁王有反心,在忠孝思想下,他决定舍弃荣华,更加放浪,逼宁王将他放还故里。

比如吴宽。

吴宽在《明史》中有传,这是一个奇人。他从小就是神童,「以文行有声诸生间」,写得一手好八股文,曾经在同学们面前自傲地说,只要去考试就一定能考中。可他是一个十分讨厌八股文的人,但因为文采实在太好,被当地管教育的官员强行扭送去考试,结果中了状元。

但八股文对他的塑造依旧是成功的,他一生恪守孔孟之道,遵循儒家价值观,从不逾矩。

可以看见,在八股文的耳濡目染下,尽管在那个思想松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不合作的人,但大家却依旧被那样的思想所影响、所塑造,直到明末。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唐寅和吴宽这样的代表外,还有其他几个典型例子。

比如于谦。

大家都很熟悉于谦,在北京保卫战和夺门之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名臣。但于谦同时也是一个八股文名家,他笔下的圣贤在八股文《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里气势雄浑、正义凛然,与他的人生轨迹是一致的,一句「人君以驭兵之法驭臣,则吏治精矣;人臣以死绥之义死职,则官职当矣」仿佛从永乐朝开始就告诉世人,只要有需要我于谦的地方,我就会立刻来。

还有王守仁。

有明一代,王守仁的名字如雷贯耳,当然很多现代人喜欢叫他王阳明。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是一次猛烈撞击,在程朱理学牢牢把控了八股文的书写思想时,阳明心学的出现对八股文的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上文有言,由于小题的出现,考生们可以想办法掺进其它思想到考卷中,但毕竟这个世界上就那么多思想,怎么才能不动声色地使用呢?阳明心学应运而生。

当然我们要注意到,阳明心学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并不是因为王阳明,也不是因为隆庆二年李春芳、徐阶组织的那场科举,而是因为大礼议事件。

如果非要深究,那么大礼议本质上是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第一次较量。这场庭议一方面是皇权与文官集团之间的斗争,另一方面则是陆王心学为谋求话语权而引起的对抗。当以杨廷和为首的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坚持道统观时,支持张璁的人大都是王阳明的弟子,他们认为应当以嘉靖本人的孝心为准。就此两派开启了持久的拉锯战。

王阳明自己并不反对程朱理学,或者说他并不明面上反对。在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里,王阳明选取了三十五条朱熹的话,企图弥合双方的分歧以求得到程朱理学的认可,然而没有想到此举反而引来程朱理学的大力反攻,原来王阳明选取的这三十五条并非完全来自朱熹晚年,他只是迫切想得到认同而不惜对朱熹学说心学化。不得不说这是一招臭棋,直接带来了对方的强烈反弹。

从这个社会背景我们能看到,嘉靖皇帝即位时,整个思想界已经没有权威标准了。

大家都有这样一种认识,孝宗皇帝弘治是一个圣君,而武宗皇帝正德则是一个昏君,因此嘉靖即位时,面对的弊政都是正德搞出来的。

但当我们翻一下《明孝宗实录》也好、看一下弘治遗诏也好,都能发现孝宗弘治时期枉法司、纵百官、废武备、重民困等弊端多大四十多处,和正德帝遗诏里提及的弊端数是一样的。

事实上,当嘉靖即位时,摆在他面前的危机是从明太宗(即永乐,后被嘉靖改为「成祖」)之后产生的,除了明太祖和明太宗的锐意进取外,其他君主都是守成之君,守成、守成,守着守着就因为不能因势利导而最终冗杂不堪。嘉靖即位后就有人上疏:「太祖高皇帝酌百王而立法,后世无不渐逝其旧,全赖中兴之君整顿修复之。

都有哪些危机呢?

除开大家都能猜到的贪赃枉法、土地兼并、冗员不掉、外戚宗室,这里说一说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到嘉靖时期,已经是作弊频发、考题陈旧,当时就有「不必有融会贯通之功、不必有探讨进求之力,但诵坊肆所刻软熟腐烂数千余言,习为稀仿佛靡对偶之语」的说法,导致了科举上来的人素质全面下降。而此时又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朝堂被没有实际政治才能的翰林出身者把持,确实是朝廷的僵化。

有人说:「士心日偷,风俗大坏,穷经者失其旨,信师者谬其说,诚所谓侮圣人之言者有矣。

说这句话的人,叫做张璁。作为屡次落地的张璁,他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危害性。而在传统史书中,他的评价并不高,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和嘉靖牢牢绑定在一块的,是反对杨廷和的「投机者」。

可是名声不好怕什么?张璁说:「夫阿意从人者,人反以为通,而众好焉;守正奉法者,人反以为贼,而众恶焉。

于是,嘉靖三年,在大礼议结束的时候,下诏:「今彝伦攸叙,大礼告成。……凡旧章未复,弊政未除,人才未用,民生未安,边备未饬,军储未充,一切有裨于政理、有利于军民者,其一一条具奏闻,朕将举而行之。

从此嘉靖「锐志中兴,以明圣述作为己任」,并作诗:「予承祖宗绪,志欲宣重光。

以科举制度为例,嘉靖朝后,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在张璁改革的这几年里涌现的。

然而,张璁死后,人亡政息,「归而后公相者,经济万不如公,去公六十七年,始人扼腕而思公矣」。

孚敬(张璁)殁,未几,子孙多假贷于人以食。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张璁的改革毕竟是明中晚期改革的先声,在田澍的研究里,这是张居正改革的模板和效仿,而这时张璁所倡导的朴实、实学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八股文的写作风气。——后来在张居正的改革中,同样有这样的一条。

我们知道,当一件事偏离了原有轨道时,人们的反应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想办法回到原轨道;二是假装还在原轨道;三是承认并实际抛弃原轨道。

明中期的前后七子就是第一种,上述的王阳明、张璁和张居正就是第二种,而李贽就是第三种。

晚明自由思想非常泛滥这是众所周知的。明中晚期的隆庆、万历朝,南方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市民阶级,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经济开始繁荣,儒家思想的根基开始动摇,人们开始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华美服饰。

消费社会来临了。伴随着思想松动的,是身体的解放。官员狎妓、吟诗作乐、赌博旅游成了普遍现象。

晚明名臣朱国桢这么说李贽的书:「士子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

李贽非孔斥圣、嘲孔孟,充分肯定人的自我价值,这对儒家价值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撼动,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八股文科举被破坏,程朱理学和君君臣臣开始不再被很多人所认同。

而士子们在写八股文时往往也不以四书五经为纲要,而是假借戏曲。

晚明八股文高手汤显祖在教学生们写八股文时,就让学生们去读戏曲。贺贻孙《激书·涤习》里记载:「近世黄君辅之学举子业也,揣摩十年,自谓守溪昆湖之复见矣,乃游汤义仍先生之门。先生方为《牡丹》填词,与君辅言即鄙之,每进所业辄掷之地,曰:『汝不足教也,汝笔无锋刃、墨无烟云、砚无波涛、纸无香泽,四友不灵,虽勤无益也。』君辅涕泣,求教益虔,先生乃曰:『汝能焚所为文,澄怀荡胸,看吾填词乎?』君辅唯唯。乃授以《牡丹记》,君辅闭户展玩久之,见其藻思绮合、丽情葩发,即啼即笑、即幻即真,忽悟曰:『先生教我文章变化,在于是矣!若阆苑琼花,天孙雾绡,目睫空艳不知何生;若桂月光浮,梅雪暗动,鼻端妙香不知何自;若云中绿绮,天半紫箫,耳根幽籁不知何来。先生填词之奇如此也!其举业亦如此矣。』由是文思泉涌,挥毫数纸,以呈先生。

这个例子十分生动,我们再来看看吴梅村的例子。

钱元熙《过庭纪闻》说:「旧传梅村先生训徒,一生倍极苦功,而毫无进境。时有优人演剧于近寺者,命往观焉。生疑师戏己,不敢行。促之再三,始去,俄即来,呵之曰:『教去那便来?』挥去之。明日复来,复如之。生窃怪恨,竞纵游月余始赴塾试,一拈管,觉思风发而言泉涌笔墨,为之歌舞矣。

这个例子也极为生动。它们都是一个模式,说的是教学生八股文的老师不好好教八股文,反而是让学生去看戏,戏看多了,反而八股文好写了。

这是为什么?

原因说来也很简单,上文有言,八股文是代圣贤立言,因此要模仿圣贤说话,学得像才行,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去深究微言大义,只需要去了解怎么写人物,再写起八股文来自然惟妙惟肖。

实在是讽刺。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这时我们想起时常被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大明养士二百年。」这些话是被一些有心维护八股文正统的士子说出口的,当我们阅读久了历史书后会以为明朝大体如此,但事实上无论是早期的于谦,还是后来的王守仁,以至于顾宪成、杨涟等,这些以宣传八股文和弘扬程朱理学为己任的道学家向来是少数派。

请记住,这些人是少数派。——这是一个史书上有趣的悖论:只有少数派才会脱颖而出,让个体的光辉显耀,而大众(社会)则只会被作为整体研究;而历史的主流永远是大众(社会),而不会是少数派。——因此在读史书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回到那句话:「大明养士二百年。

当八股文已经不再被士子们接受时,有人在为八股文的救亡图存而努力;当明朝已经不再被士子们所效忠时,有人在为明朝的救亡图存而努力。

如果做一个统计,我们会发现,这二者之间的重合度极高。

屡试不中的小说家冯梦龙,不仅写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写过《麟经指月》、《春秋衡库》、《别本春秋大全》、《四书指月》,这些是晚明时期的《五年模拟 三年高考》,许许多多的考生靠着冯梦龙编写的这些书考中了。

是的,这些就是八股文指导丛书。当印刷业开始兴旺时,冯梦龙也靠着这些赚了一笔钱。

热衷于功名却始终不能考中的冯梦龙,一生放荡不羁,出入青楼、嬉笑怒骂。但这样的一个人,在明亡后坚持抗清,最终死在清兵手上。

被后世称为「文章最高、忠义最烈」的金声,始终致力于恢复八股文质朴的运动中,在明亡后大骂洪承畴而死。

崇祯朝是明朝最后的余辉,尽管南明时期依旧有科举考试,但长达二十年的战乱,已经没有再出现什么八股文大家了,因此当我们将视角放在八股文上面时,崇祯朝的八股文可以说是同时带着悲壮与奢靡的末日气息。

正逢乱世,有的人醉生梦死,不再过问世事,流连于风月勾栏,他们的文字奢华精美,空洞无神。

时局艰危,有的人慷慨激昂,舍身为国,一扫明中期以来的颓废之气,他们的文字贴合时事,古朴无华。

八股文积重难返了,但积重难返的何尝只是八股文?

这是八股文的回光返照,也是明朝的回光返照。

崇祯朝八股文的颜色是红的。是大红大紫的红,也是鲜血遍地的红。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皇朝经世文编》、龚笃清《明代八股文史》、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王凯符《八股文概说》、田澍《嘉靖革新研究》、潘志锋《清初道统观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股文是哪八股?八股文有功于历史?论八股文
八股文乃是科举制的一大闪耀创造
什么是八股文
一个奇葩的制度,整个时代边骂边学
陈维昭 | 日藏稀见八股文集《一隅集》考论
一代"心学"大师的求学之路(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