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强铲屎官天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死可以博得树碑立传的哀荣。

图为《清宫兽谱》中的一幅,画中主角是两只乖巧伶俐的猫

明代的“猫奴”皇帝

宣德三年(1428年)四月初八,一大早,大学士杨士奇刚迈进紫禁城文渊阁,还没坐稳,就见皇帝身边的一个内监,手捧着一轴图卷,小心翼翼地走进门来。

这图卷五尺来长,一尺来宽,上面画着七只猫。领头的内监笑着说:前些日子恰有太监寻来许多半大的猫,皇帝龙心大悦,作《宫猫图》一幅,请杨士奇题识。

明宫一直有豢养鸟兽的习惯。一年之内,仅喂养动物,就要用猪、羊肉并皮3万余斤。此外,宫中还设置鹰房、鸽房、百鸟房、虫蚁房等机构,用以饲养珍禽和昆虫。这些动物大多是供皇帝后妃观赏玩乐,也有些昭示祥瑞、赞颂太平的意思。而这样的意义需要善于体会帝心的大臣,用优美机巧的文字来充分表达,杨士奇正是个中高手。

杨士奇踌躇半晌,琢磨着如何将这几只小猫与“天家威仪”、“帝德君恩”联系起来。他思前想后,涂涂改改,终于作好了三首赞语,明为写猫,实则喻人颂圣,看得龙心大悦,不愧是老成谋国的文苑领袖。

明宣宗朱瞻基御笔所绘《花下貍奴图》

宣德朝,皇帝亲绘的宫猫图不止一幅,如今还有几件名作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整个明代,以“贺唁鸟兽文字”得蒙知遇者更是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又是以“猫”为题。

嘉靖年间,皇帝最宠爱的一只猫通体微青,只有双眉莹然洁白,故取名叫“霜眉”。霜眉在御前众多的宫猫中最善解人意,深得皇帝宠爱,嘉靖帝特意封它为“虬龙”。

谁料忽然有一天,霜眉来到嘉靖皇帝面前“若疲而泣”,不一会儿就走开了,再被人发现时,已经盘曲而死。嘉靖皇帝非常伤心,命人制作金棺,将霜眉安葬在万寿山北坡,还立起一块碑,命名为“虬龙冢”。更夸张的是,皇帝还下旨令文官为爱猫写祭文超度。群臣多因为“题窘”而无从下笔,唯有礼部侍郎袁炜妙笔生花,以“化狮为龙”一句,深得嘉靖帝之意,因此官运亨通。

到了万历年间,明宫的爱猫之风达到极盛,紫禁城里,无论御前抑或后妃宫中,无不养猫。更有得宠的宫猫,被加官晋爵,称为“某管事”或“猫管事”。皇帝赏赐时,“猫管事”亦随同领赏。

《酌中志》的作者宦官刘若愚回忆说,因为万历皇帝爱猫,宫猫可以毫无禁忌地在各宫中撒欢游玩,遇到年幼的皇子皇女也不会被引开回避,反而径直上前,一扑一抓之间,娇生惯养的幼儿常常受到惊吓,甚至不治而死。

清宫狗狗的“幸福生活”

与明代不同,清宫虽然也有养猫的记录,但地位最显赫的动物却是狗。从清初开始,宫中豢养猎犬就已经形成制度,有内、外狗房两个官方养犬机构,体制十分完备。

清代诸帝以康、乾二人最重武功,宫中豢养猎犬的风气也最盛。康乾时期,清宫流行绘制“十犬图”,至今故宫博物院还收藏着多种“十犬图册”。

清代宫廷画师郎士宁的“十骏犬图”

除了制度性的饲养猎犬外,清帝及后妃的身边还有许多可爱的宠物狗,它们扮演的角色与明代宫猫类似。主子们对爱犬的长相和外形相当重视,故而宫中狗房在育种和驯养上也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为了让一种名叫“北京犬”的宠物狗达到“脸短、嘴平、鼻子外翻”的标准,狗房太监经常在木棒上贴一片薄肉,悬在狗前面。狗要想把肉片舔下来,就必须使劲伸舌头抿嘴,时间一长,狗的模样也就变了。

若要问清帝之中哪位最宠狗爱狗?雍正皇帝可谓当仁不让。夙兴夜寐、勤政不辍的雍正,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但他在日理万机之暇,却不忘亲自为爱犬设狗窝、狗笼,置办狗衣,并让画师为之画像。

狗狗的衣服被雍正指定采用良鼠皮、猪皮、豹皮等皮毛制作,做成老虎、麒麟、狻猊的样式,衣服要柔软合身,不能虫蛀掉毛,纽襻要结实。狗笼、狗窝的大小、样式、质地、颜色也都要一一过问。与明帝对爱猫恣其游乐、“生荣死恤”不同,雍正爱狗的表现是亲力亲为。

100多年后,雍正的玄孙媳妇慈禧,又引领了晚清宫廷的爱犬之风,每逢出游,必有数十只狗同行,“爱犬们跟随着大队人马嬉戏蹦跳,欢跃异常”。不过,慈禧性情反复,控制欲极强,最爱的是乖顺善于逢迎之犬。如若狗狗稍有违旨,就算平日再喜欢的也会掷地将其摔死。然而狗死后,有时又会想它,这时便会将气撒在养狗的太监身上。伴君如伴虎,人臣如此,狗亦如是。

受慈禧影响,晚清皇帝后妃、太监宫女无不养狗,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清室逊位之后。逊清小朝廷已经毫无权力可言,一群失魂落魄、惶惶不安的活化石蜷缩在紫禁城的后宫中无所事事,逗狗就成了他们日常的消遣、心灵的寄托。溥仪的堂弟溥佳回忆说,他在宫中伴读期间,时常看到地位较高的大太监,身边跟着四五个小太监,他们不但伺候大太监本人,还帮他牵着两三只哈巴狗。

至于溥仪本人,受其“洋师傅”庄士敦的影响,对西方绅士贵妇遛狗散步的生活非常羡慕,曾通过外交途径购入大量名犬,就连狗粮也要“海淘”。他养的狗最多时达到100余只,每日有专人负责喂养,一年下来,仅猪肝、牛肉这类狗食就得花费3000多块银元。狗生病了,还要请专门的医生进宫诊治。

作为“天字第一家”,紫禁城的猫狗与寻常人家的猫狗一样,接受主人的喂养,感受主人的喜乐,充当主人的玩伴。这里的猫狗又与寻常人家的猫狗不同,它们生可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锦衣玉食;死可以博得树碑立传的哀荣。然而一行不慎,又会被自己的主人——那些享有无边权力而毫无必要克制情绪的统治者所厌弃,顷刻捐生。穹顶之下深宫之中的沉重,凝结在一阁一殿、一人一事上,即便一猫一狗,也概莫能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妃子们这么侍寝的,快来看看这些可怜的女人!
清宫秘史:戏说皇帝临幸时
清朝皇家除夕团圆饭:边看戏边进餐 40道菜左右
清宫后妃:我的初夜很矜持
清宫过年之除夕家宴
喵星人早已看穿一切:这些历史名人竟都是“猫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