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耽心汉简

记得最初是九岁时,我第一次接触书法,小学的两位语文老师带我进入了书法的世界。那时,我主要以小楷抄课文,加之对颜真卿楷书的一些练习,让我对书法有了初步的接触,但不过也仅限于是一项课外的兴趣爱好,浅尝辄止而已。但在那时,书法的种子已埋在我的心田。自小学升初中离开了那两位语文老师后,我再也没有碰过毛笔。

2013 年,我到上海工作,此时由于业余时间多了,就想充实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我在住所附近发现了一间小书法工作室,体验之后,果断报班,没想到这一次重新提笔后便“旧情复燃”了,心中那颗书法的种子再次迅速生根发芽,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记得我最长一次练习时间是八个小时,写字时,时间仿佛都静止了,空间也不存在了,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这种被激发了灵感的快感我无以言表,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总之,那段日子的闲暇时光我大部分留给了书法练习。期间换了数个书法老师和书法工作室,也临过各种帖:颜体、欧体、赵体、“二王”等等,“宋四家”其中的苏东坡、米芾也有涉猎。

2016年隆冬腊月,书法班同学虎哥邀我一起去见一位新老师,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位老师将是一位在我习书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老师姓王名玺,第一次碰面我们跟王老师一起吃饭喝茶聊天,谈的无外乎都是围绕书法的话题。王老师与我同龄,80 后,年轻有为,是专业书法家,自幼习书,一路上的都是书法专业的名校,专业能力自不必多说,书艺人品于他这个年龄段在上海也是不多见的。我和虎哥与王老师聊得甚是投机,王老师也愿意收我们为学生,自此我便进入了书法学习的另一个阶段。

王老师为我和虎哥各自设计了更加适合我们学书的路子,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我接触到了从未练过的篆书、简牍、篆刻等。我对篆书与篆刻倒还挺喜欢,小楷也再次被要求写了起来,特别是篆书写得尤其多,当然也是个人偏爱。只是开始一直对简牍没有太大感觉,但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加之平日里自己也会买来简牍类相关的书籍做些案头的研究,一些博物馆有关简牍的展览都会关注并去现场观看,慢慢对简牍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日常的读帖、临帖主要以《北京大学藏秦简》《马王堆汉墓简牍》《临沂银雀山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江陵谢家桥汉简》等为主,将读帖与临帖紧密结合起来,读后临,临后读,两者相结合,逐步深化。加之,王老师鼓励我以简牍的形式参展,也让我对此越发沉迷,日无暇晷、案牍劳形,乐此不疲。

王国维曾说:“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历代书法中的大部分,多是一些工匠和从事劳动的人留下来的,简牍书法正是其时参与书写活动人数甚众的普通者所为,也是文字在实际应用活动中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频繁、最为普遍广泛的书写形式。简牍在书写思想上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束缚,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汉简的时代,正是中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时期,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米芾看到当时发现的汉代简牍,大为震惊,认为“河间简牍乃书法之祖”。但限于当时的保存条件,这些简牍没有被更多的人看到,后人只能通过摩崖石刻以及拓本、法帖来学习古代经典。

汉简书法的书写意兴外露而浓烈,运笔灵动活泼、随意挥洒、轻松自然,笔姿横生奇态,而且简牍书体具有率意外露、以拙生巧的内涵。率意是简书的灵魂,书写感极强。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率意虽然与当时的实用性有关,但它所形成的自然情趣,是无意中对自然美的追求。严谨、装饰、整齐是一种美,是作者审美观的自然流露,率意急就,不拘一格,字体应时代演化而分派,书风顺潮流而易变异。与官方铭刻体相比,简牍书法在日常应用中,更显生气活跃、自由流动,而且随着历史年代的推移,愈发彰显出它的艺术魅力。

讲起学书历程与感受,当然也要谈谈自己学书生涯中最为尊敬的老师吴颐人先生。

吴老师是我的所有老师里面最年长、最德高望重的前辈,是当今书坛的一位大家,书、画、印三绝。他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每次请教学书问题时我总不太忍心打扰,很怕老先生太过劳累。但是,我知道吴老师在汉简方面的造诣是极深的,碰到一些问题时还是时常忍不住去向他请教。好在吴老师精神状态好,思路清晰敏捷,谈起书法来滔滔不绝,对我这个学书法的“小学生”更是倾囊相授。期间,我拿出许多过去的书法篆刻习作、参赛作品等请吴老师指点,他都耐心地给我详细地逐一解答,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

吴老师在上海七宝古镇有 “吴颐人艺术世界”的常年展览馆,馆内涵盖了他书、画、印以及多年来出版的与书画印相关的书籍,去年我有幸与同学及友人前去参观,现场欣赏吴老师的作品更是震撼。同时我也发现了老师有趣的一面,原本我以为像吴老师这样的老前辈,不免会有些迂腐陈旧,然而整场展览参观下来,我完全收起了自己的偏见,因为在老师的书画印作品中我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创思,结合当下元素的作品,非常有趣,比如有幅书法作品《买票》写的就是关于春运的感受:“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还有一幅关于股市的,也很有趣:“涨停几时有, 把酒看 K 线,不知中国股市,还能牛几年……”很多作品都让观者忍俊不禁。现场欣赏吴老师的简牍也令我耳目一新,给了我很多创作的灵感启发,越发坚定了学书的信心。

这些年习书下来,感觉书法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上的提升,更多的是带给我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忙碌的人生旅程里,书法是我工作之余的一片精神的桃花源,滋养着我的身心,陶冶着我的性情……

周玄书《论语选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大家---吴颐人
中国书法鉴赏之五:竹(木)简
《里耶秦简》对标国展,只需做到这一点......
「人物」 钱君匋
中国书法史话(西汉)
简牍,两千年前的天真烂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