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往事:刺杀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二)

1909年1月,朝鲜爱国青年安重根单枪匹马、踌躇满志,带着不甘心亡国被并入日本国版图的仇恨辗转来到了俄罗斯,在他的联络下,很多不得不逃亡到中国和俄罗斯并且不愿痛苦的接受自己的国家几近亡国的现状的人走到了一起,这其中十二名朝鲜爱国青年组成了一个“断指同盟”,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剁掉自己无名指的第一节,并用血在太极旗上写下汉语“大韩独立”,旨在以各种手段与强权抗争,断指仪式后安重根就扬言要在三年内杀掉伊藤博文,他还发誓要与日本抗争到底。

此时的清政府正在与其他各列强密谋,他们都不希望日俄两国私分中国满洲,清政府计划通过国际势力的干预来压制日俄,而各国列强都想在中国东北分一杯羹。获悉后,伊藤博文从于1909年10月14日迫不及待的从日本大矶出发,计划要与俄罗斯共商如何保住两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等事宜。

1909年10月21日,《远东报》刊登了伊藤博文要前往哈尔滨的新闻报道,安重便是根据此报道获悉了伊藤博文的行程,这次他决定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除掉伊藤博文。经过简单仓促的准备,安重根立即决定进入中国境。22日晚,安重根与同伴已经达到了哈尔滨,当他到了哈尔滨的第二天,他先是理了发,然后照了相,一切都是准备慷慨赴死、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节奏。在刺杀前,安重根将黑市上购买的德国造勃朗宁手枪里的子弹弹头上刻成“十”字形,这样射出的弹头进入目标体内可以产生更大的杀伤力,一切的准备就是为了要万无一失的杀死伊藤博文。安重根和伊藤博文两人平生并不认识,二人也都是生平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哈尔滨,之前也根本没什么交集,但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被迫流亡中国后对暴虐的抗争使他决定铤而走险。

1909年10月26日早7时,安重根郑重的穿上了一身西装、头戴一顶鸭舌帽,同时也带上了那把勃朗宁手枪。他很早就乘坐马车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在第三等候车室喝茶等待。当伊藤博文到达后,安重根就混在欢迎伊藤的人群里,他认为时机成熟时便从第二排人群中冲出来,瞄准伊藤博文开枪行刺。刺杀发生后,安重根被俄国宪兵押解到火车站派出所,之后被移交到日本的领事馆。

伊藤博文死后他的遗体被运回日本,在国内日本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刺杀发生后的第四天即1909年10月30日,日本方面就急切地开始公审安重根,安重根也在被捕后写下了伊藤博文的十五条罪状,他称自己与伊藤博文并没有私人恩怨,行刺的目的就是为了朝鲜的独立运动。

1909年11月1日,安重根从俄国人在中国的聚集地哈尔滨被押解到日本人居多的大连旅顺。日本人不允许安重根自己找其他的任何辩护律师,而是由日本人主导的日本法庭指派了日本律师替安重根辩护。

1910年2月14日,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判处安重根死刑。在法院规定的五日上诉时间里,安重根并没有选择上诉,他只是说明了对死刑判决不服的原因——“我不怕死,所以不上诉,假如我有罪,就罪在我是个善良而弱小的韩国的国民!”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刑期推迟一个月,而目的是为了在狱中写完两本书,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壮举、感想和遗言来唤醒每一个热爱朝鲜的人奋起反抗。

1910年3月26日,安重根被押赴旅顺监狱里的绞刑室,当天安重根身着朝鲜传统服饰,被绞死时安重根年仅三十一岁,行刑后他的遗骨被草草埋在了监狱的后山上。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赞许安重根为“亚洲第一义侠”,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盛赞他是“功拜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 安重根之举不夸张的讲对整个东亚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伊藤博文这个中国和朝鲜人心中的最大梦魇,这个让中国承受高额的战争赔款,并贪婪的抢走了台湾及澎湖列岛恶魔确实罪孽深重。

现如今的哈尔滨火车站站台上仍有安重根当年射击地点和伊藤博文中弹地点标记的两块砖,这值得铭记。至今,安重根仍被朝韩两国所纪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朝鲜义士刺杀伊藤博文的珍贵历史瞬间
伊藤博文遇刺罪有应得 ---1909年
【纪录片】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上、下)
哈尔滨火车站见证了震惊世界的一幕
枪杀日本首相!"亚洲第一义侠"安重根是谁的部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