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苗瀚文:以传统水墨叙说当代生活
《浮夸背后系列-31》纸本设色 40cm× 78cm 2018
“在 —— 不在”:《浮夸背后》系列创作有感
撰文苗瀚文
作为深圳画院的青年水墨画家,我一直致力于研究水墨与都市的关系,运用水墨——中国传统媒材来表达当代城市生活中的种种思考,创作主题聚焦中国 80一代青年人。从自身的都市生活经验出发,艺术作品展现的是微体验下的个体情感世界。在具体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将视角转向日常生活,是寄情于物,通过对于衣物、鞋帽等家庭生活中的物品的精心组合与描绘,实际委婉地表达了年轻人(特别是 80一代)对于慢慢逝去的青春的怀念、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现状。
《背后的诱惑》纸本设色 65cm×115cm 2014
《浮夸背后》系列从2007年一直延续至今,作品中细致的局部特写的描绘试图一笔一划尽落实处,毫不含糊。创作的初衷源于本科期间在湖北美术学院研习工笔画,本科期间的创作开始出现了对女孩背后的描绘,我试图用细致的刻画和颇具侵略性的构图,引导观众察觉画中主角的面容和内心,然而当观众即将体会之际,发现即将了解的情节从画面中消失,刻意抹去人的表情,将人变成了衣架,面容不再是画面的中心,而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特征,体态变成了物欲的象征。
《浮夸背后系列-15》纸本设色 85cm×48cm 2015
作品更多的择取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似乎显得生硬的毫无关系的物件组合、不合理的透视、不祥的投影、人物肢体在空间中的隐遁、局部的真实感伴随着整体的莫可名状,作品甚至没有叙事的背景空间。有研究表明,中国水墨画的传统,一直是通过笔墨语言对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进行篡改,以超越世俗的诗性审美替代日常经验的观看结果,而超现实主义由于它的非再现原则,与中国传统水墨画超越世俗经验的追求相当接近,因此今天的超现实主义和传统水墨追求完全能够合二为一,营建出一种东西方混融的诗性审美。由于学习传统工笔画和两年英国读研时期研究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经历,我试图探索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古人,又不同于西方今人的新型作品,所以选择了这样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期望既能够回溯中国传统,也能够衔接西方现代,同时又吸纳和转换当下经验。
《浮夸背后系列-10》纸本设色 58cm×35cm 2017
苗瀚文作品评论
游江
在具体的创作中,艺术家将视角转向日常生活,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苗瀚文在作品中往往截取了生活中的某些片段,对局部进行精心地描绘,打破了人们惯有的视觉欣赏模式,给人无限的遐想与思考空间。如《浮夸背后》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在对人物的表现中,没有正面的刻画,主要对躯干扭动的姿态进行描绘,作品在这里想要表达和批判的是在消费时代年轻一代在物质欲望的挥霍与身体的狂欢后的精神空虚。在作品《80后小夫妻》中,作品用蒙太奇般的画面分割,将年轻一代在面对很多现实问题时的内在情感冲动与状态表现出来。再如在《品味 80后》《都市生活图鉴》等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寄情于物,通过对于衣物、鞋帽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精心组合与描绘,实际委婉地表达了年轻人对于逝去青春的怀念、对家庭的向往和憧憬,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当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都市生活图鉴系列-1》纸本设色 160cm×155cm 2019
纵观苗瀚文近期的工笔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他的作品并不是直白的对现实进行客观描绘,而是通过对生活中某些视觉片段的抽离和着重刻画,从而来传达创作的理念和观念,注重的是对隐喻图像的描绘,而图像的背后则揭示了更多的现实问题;第二,作品摒弃了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而转向表达微体验下的个体情感,通过对自身经验的表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年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总之,他的工笔作品融合了中西方的技法,集传统绘画与现代生活于一体,技法娴熟、视角独特,探索和开拓出了新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品味80后》纸本设色 165cm×130cm 2014
段君
直观地看,苗瀚文的作品画面看似整体,其实是中断的,或者说,看似中断,其实是整体的。他把完整的对象分散到不同的画面中,比如把女孩的完整身体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去描绘,可以说,部分或者说画面的结构配置,甚至比描画的女孩更加重要,而恰恰中国当代水墨最新的趋势正是摆脱跟日常经验息息相关的再现,转而把画面的结构配置作为最核心的工作区域,这才有可能使中国当代水墨确立自律性。
《空间》纸本设色 220cm×183cm 2008
张新英
苗瀚文的作品既是对西方哲学概念“在场性”( Awesenheit)的视觉阐释,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在——不在 ””有——无”辩证关系的视觉阐释。“在场”( Anwesen)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是一种面向事物本身的存在。
《舞动青春》纸本设色 60cm×180cm 2017
《浮夸背后系列-30》纸本设色 34cm×79.5cm 2018
而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在场”的阐释是相对的,所呈现的现象和所揭示的本质会因环境和语境的不同而相去甚远。苗瀚文近期的系列创作在表现方式上虽沿用传统的工笔手段,但在问题的思考和传达上却渐成体系,从而赋予水墨这种传统表达方式以当代思辨意义。
苗瀚文|Miao Hanw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以传统水墨叙说日常生活
窦建波 佳作管窥
中国水墨的当代性和现代性
“如常——罗寒蕾工笔画鉴赏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项兴明国画水墨艺术作品欣赏
张义宾山水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