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一位18岁少年,画了《千里江山图》,被称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在传世名画之中有一幅画长近12米,被称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出自一位十八岁的少年之手,这幅画就是《千里江山图》,这幅画被后人称为山水画的典范之作,也是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之作。

王希孟,北宋时期的画家,他是画坛上以一幅画闻名的少年,他十多岁的时候为画院学徒,当时他并没有名气,后来宋徽宗感到他是一位有潜力的画家,于是亲自传授指导绘画技术,在十八岁那年以一幅《千里江山图》声名鹊起,但是在画完这幅画后英年早逝,让人惋惜。

由于《千里江山图》是长幅画卷,我们可以从一些精彩的部分感受这位少年的才华。在当时的宋代画坛上,绘画有着复古的审美标准,王希孟在吸收了晋唐青绿山水的基础上,结合了宋代的画风,形成了这幅千古名作。

《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分为五个部分,包含了山石树木,自然景象,人物活动等等,他将这些山川景象描摹的生动细致。整幅画由远及近,从山川河流到花草树木,形成了深远的空间感,画面布局严谨,表现出客观事物真实自然的景象,既具有了真实感又具有了艺术感。

从色彩的运用上,这幅画不论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在细节的刻画上都是以青绿色彩贯穿始终,王希孟在色彩的运用上并没有采取直接涂抹,而是采用了分层渲染的技法。从山尖到山脚,再到山脚下的树木,他逐渐晕染,有的地方进行了多次的晕染,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

整幅画在刻画上处处体现出生机盎然之象,郁郁葱葱的树木,来往穿梭的船只,将秀丽的风光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构图上也体现出王希孟缜密的心思,从头至尾对节奏感把握得十分到位,在严谨之中体现出错落有致的山川美景。

在对局部刻画深入的前提下,又能够使每个部分紧密相连,他运用对角线的构图思想,一条河流贯穿于山川之间,使整幅画成为一个整体。在构图上王希孟的这种方法符合了气脉相通的艺术思想,是对传统绘画中构图的继承和发扬。

王希孟的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对唐代青绿山水的继承和弘扬,当时的青绿山水已经经历了近200年的颓势,是王希孟让它又回到画坛的主流审美之中。只是他在刻画完这幅画后不久,英年早逝,让后人惋惜不已。

《千里江山图》给后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画中的技法,还有它的美学价值,这幅画为美学鉴赏和审美观的培养提供了指导,被称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实至名归的。王希孟,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凭借着《千里江山图》一幅画奠定了他在画坛上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档案】赵孟頫行书《龟虽寿》:高清字帖
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名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一人简说
18岁的他,画了一张画,让中国人心心念念了一千年 | 意外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全卷)绢本51x1191十大传世名画,目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