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为刘备义子,刘封之死与诸葛亮有多大关联,答案并不复杂

三国时期的蜀汉昭烈皇帝刘玄德一向以仁义著称,在其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蜀汉皇帝期间,始终待人宽厚,与一代奸雄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在历史上,刘备却做了一件亏心事,杀义子刘封。这一件亏心事,虽然为刘备所做,但历来很多人认为是拜诸葛亮所赐。都说刘封是死于诸葛亮之手,其实是大错特错。

在这个问题上,得仔细分辨,否则很容易被误导。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回答两个事情:一个是刘封该不该死的问题,一个是到底是谁决定了刘封之死。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封该不该死。在小编看来,刘封之死,真的一点都不冤枉。毫无疑问,刘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而且在益州争夺战中,刘封表现突出,“所在战克”。因此,在刘备手下,刘封颇得重用。而且作为刘备的义子,地位尊崇,刘封因此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

在关羽北伐襄阳和樊城期间,由于战事顺利,关羽不忍坐失良机,于是请求当时最近的刘封出兵相助,夺取樊城。然而,对于关羽的求助,刘封却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理由拒绝。前线兵力吃紧,关羽不得已大举从后方增兵,导致后方空虚,吕蒙有机可乘,这一点在《三国志·吕蒙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可以想象,如果刘封派兵协助关羽,关羽断不至于冒着荆州被偷袭的风险撤走荆州的守备。在这一点上,可能会有人相信刘封的托词,而且认为刘封兵马不足。其实这完全就是错觉,刘备是讲道理之人,不可能因为刘封兵马不足不支援关羽就因此责备。《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很清楚:“会羽覆败,先主恨之。”而关于刘封兵力的问题,可以从《资治通鉴》中推导一二。

《资治通鉴》记载“封侵陵之,达率部曲四千余家来降”,由此可见,单单是孟达的部队就有四千余人,而作为主将的刘封,能够赶走孟达,其兵力绝不少于四千。也就是说,刘封和孟达两人的总兵力最少也在一万以上。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怎么可能无法支援关羽。《三国志·徐晃传》记载,在徐晃大军救援樊城时,“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关羽在迎战徐晃时,仅仅只需要五千机动兵力,刘封如果能支援五千,关羽在南郡的守备将更加的充足。因此,在刘封不支援关羽这件事情上,刘备的责备并没有错,刘封确实做得有问题。

接下来,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是谁决定了刘封之死。其实这个问题相比前面的问题要简单得多,刘封是刘备的义子,除了刘备,还有谁有权力杀刘封?不过,这里还是得多说几句。因为,据《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丗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从这记载来看,矛头直指诸葛亮多事,在刘备面前进言除掉刘封。

这一记载历来被别有用心之徒当做诸葛亮打算以后弄权的铁证。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在刘封该不该死这个问题上,真的是诸葛亮去进言导致刘备下定决心的吗?这个问题不必直接回答,小编举另外一个例子,相信说完之后,大家也能明白问题所在。当年,曹操在定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后来想到了贾诩。

《三国志·贾诩传》记载了这一件很有趣的君臣对答——“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在君王手下当差,难度有多大。继承人问题历来是当权者最难处理的问题,作为臣子,不方便卷入,但又不得不卷入。

诸葛亮和贾诩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作为刘备的丞相,诸葛亮不得不对刘备继承人问题作出明确的表态,而且需要考虑政权的稳定。以刘备当时的态度,刘封为人的刚猛和骄横,诸葛亮确实不可能去支持刘封。既然刘封是个不安定的因素,而且刚好又犯了不可饶恕之罪,那顺坡下驴是最好的办法,正如贾诩一样。因此,不论如何,说刘封死于诸葛亮之手,真的是大错特错。

参考书籍:《三国志》、《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和关羽明知刘禅无能,为何让刘备赐死能力优秀的另一个儿子
汉中王怒杀刘封,刘备是不想杀不忍心杀的,是诸葛亮让刘备杀的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刘封篇(下)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死刘封——阎读《三国》之三二
诸葛亮为什么建议刘备赐死义子刘封
作为刘备养子,刘封忠心耿耿且能力突出,为何最终却被刘备赐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