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者少岩”

少岩,原名康福昌,生于河北。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台湖国画院职业画家。

1998《静听松风》获98燕赵群星奖优秀奖。

2002-2003修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05参加《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绘画书法摄影大赛》获银奖。

2008作品《都市夜》参加《前进中的河北》首届青年美术展览获优秀奖。

2009-2011修学于中央美术学院陈平教授山水语言高研班。

2011作品《秋雨初收》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

2013参加《师法自然》陈平师生写生展。

2014与其他六位艺术家在唐山市李明久艺术馆举办《丹吉传奇》迎国庆当代名家书画展。

2015在吉林三鱼画廊举办山水画展,吉林市文化局主办。同年4月参加第五届中国画节学术邀请展。

2016作品《雪韵江山》,入选百家金陵中国画作品展。

文/谭尚书

关于文化界一些隐匿的细节很值得玩味。当年鉴于大学者王元化先生的学术研究贡献,政府决定建一座王元化学馆。王老十分重视此事,临去世前念念不忘地要求在馆门前树一块石头,上刻:“这是一个为思想而活的人,不是以思想为职业的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的问题。当然,王老主要是针对时下大多数人对于精神上、文化上的方向都比较茫然,对于传统一知半解,只想抓住一点物质上的东西聊以自慰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可以确信的、安身立命的价值。对文化人来说,最值得捕捉的只有那一股“气”--天地浩然之气。物质上的追求是次要的。艺术界,同理。

自古以来,匠人总是天然地处于鄙视链下端。如果哪位画家作品被批评有”匠气”,那简直是万劫不复。因为最先接触了山水画家少岩的大量诗词,我觉得他在骨子里是一个文人画家。他的诗词清新活泼、平实古朴,颇得自然之趣。比如这首:

《遇雨》

碧溪渡口雨朣朦,

待渡之人行色匆。

渔老应答忙弃岸,

一竿撑到云烟中。

还有这首:

《关山月》

簫声一曲情丝叠,情丝叠,绵绵春夜,

雨烟寒彻,太行三月同心结。

明朝柳畔依依別,依依別,

美人过处,杏花如雪。

海德格尔说过,一切艺术究其本质而言都是诗。诗是一种对于生活的体验与玩索。有此诗情入画,令少岩的山水透出一种从自然中、细节中生长出来的美、诗性的活力的美。

在2002年,少岩来到了中央美院学习。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你见过的每一片云、吹过的每一阵风,走过的每一条小路,消磨在寻常日子中的每一分钟,都不是无用的。在中央美院的学习得到全国顶级的艺术家的指导,是少岩向艺术高崖的攀爬的强大推助力。学无止境,2009年少岩进入中央美院陈平教授山水语言高研班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对于恩师陈平先生,他说:这是我艺术生涯中至关重要一位老师。“经过人生中一次次转折、进步,可以用他自己诗句来形容--“绝顶临风揽碧苍”。命运并没有姗姗来迟,而只是在兜兜转转中深化了个人的生命体验。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非常个人化的、独特的,这些都会凝结在艺术家最后呈现的艺术之中。哲学家蒂利希说:艺术所要呈现的是“无论如何与我相关"的事物。‘琵琶、’

少岩的山水画特色无疑是“无论如何与他相关"的--其笔墨可精可拙,精者,于细微处藏锦绣;拙者,墨法老辣,于磅礴中显胸杯。

再看少岩外出写生的诗作,当看出他从不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而是处处留心玩索,日积月累下深厚的修养。鱼跃鹰飞,风起云涌,一尘之微的影响,但到挥毫运斤时,便都会涌到手腕上来,一笔一划潜寓着神韵和气魄。想起宗白华先生曾评价晋人之美时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窃以为这与少岩的以诗情入画,相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砚边谈艺】求新求美一意孤行——张仁芝的山水天地
喜迎华诞·百年献礼 当代中国画名家胡绍鹏作品赏析
陈平谈山水画学习(图)
中央美院教授陈平山水
画家刘宏亮简介
马顺廷山水画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