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实力派国画名家申泉:皴染积墨铸画魂

山水为天地之灵,也是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寄放心灵的所在,中国的山水画家们一直在追寻山水精神的路上跋涉着。宗炳说非圣贤无以感知山水,在古人看来,山水要表现人格精神,要表现至理大道。申泉画山水,在取法上,他显然倾向于北派山水。申泉以积墨皴擦点染之法来塑造北方山水的雄壮之姿、苍莽之势。他的大幅作品多取平远、高远的全景式构图法,在自然山体的脉络中表现山势的起伏高耸、沉雄向上、向前的气势,写意笔墨造成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冲击感。申泉以点线的表现为主,以皴染为辅;以重墨为主,以淡墨为辅,整肃中有华滋,峻拔中有秀润。

有灵有质的山水,是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形之于体,发于心,动于情。山水作为画家笔下的物象,是关乎宇宙、人生、历史、自然的感悟,是灵魂和自然的相互映照,寄寓生命内在的人文颐养和安顿。申泉的新古典主义山水,既把握自然的规律,又体现“道”的至理。师于造化,达于心象,长河广宇,巅峰高峻,皆为画家心灵投射于自然的力量体现,申泉的山水是他沉郁飞扬的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

天地是万物的孕床,是生命的子宫。在生命的意义上,人与天地交流感应,化而为一。人类通过天地找到精神的印证,通过天地来反观自己。如何表现北方山水的敦厚、凝重、雄壮的特质?申泉借鉴了画家贾又福以大块的黑白灰对比强化宁静和压抑之感,造成画面深邃意境的手法,以此张扬道的理念和宇宙的巨流意识。厚重的山石,飘动的云水,郁茂的幽林,对北方家园的眷恋和儿时的追忆,还有美好时光的寄予,连同画面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申泉以积墨渲染高山的大气磅礴、峥嵘巍峨,以墨水相合或浓或淡层层点染之,笔法中侧锋、中锋、散锋等交替使用,干湿皴擦积面为体,浓淡相依相得益彰。然后,由淡而浓,层层染就。他用斧劈皴、披麻皴来突出高山的棱角和山体的气势,强化了山体的肌理、质感、厚重的效果。他的形式语言里始终活跃着生命的脉动,他的山水于是变得“有意味”,完全是画家精神昄依之后心灵世界的总体体认。

在借鉴传统积墨画时,申泉定宾主之朝揖,列山川之威仪,力求实现情感爆发式、写意式发挥。他多遍泼墨而积,多遍渲淡而积,多遍长短线条勾点皴而积,以此一扫古来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一吐胸中之快。他的美感趋向完全有别于传统文人画的格调和风尚,古人山水以淡远苍幽唯美,而申泉以批判视角从传统中走出来,又带着新的审视走进自然。他笔下的黑白意境美呈现出更多更深的现实涵义,申泉的情感、力量、意味、兴趣、气势、时空感构成了当代山水的丰碑意义。

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同形同构的相互感应关系,申泉把象征精神和道义指向提到审美愉悦的范畴内,把人格精神纳入到对象之中。他的山水画所具有的某种精神品质和相类的形式结构,从伦理角度看是人的精神实质于自然世界的预设,是崇高的象征。申泉要做的,就是在北方山水的自然属性中寻找出精神把握的可能,再将其置于深厚历史背景下,这是一种美感形式的再现。威不可犯,又体怀仁德王道。社会历史内涵在申泉笔下已符号成中华民族的人格尊严和凛然秉性,巍峨成万邦来朝的崇高。

申泉要表现的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美学中高扬的阳刚之美、浩大之美。而且,这种儒道互渗的美,其社会属性已然高于了狭隘的生命意识,并始终保持一种崇高无畏的精神状态。去掉一切怯懦和软弱,在天地间岿然屹立!这就是申泉在积墨山水中所流露出的价值取向。

申泉,也注定是一位为盛世放歌,用画笔为民族精神立碑的人(本文作者:李伟,2017年深秋时节)。

申泉国画欣赏一一山水篇

申泉国画欣赏一一花鸟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学国画山水入门学习淡墨皴擦
国画山水画五大技法
张论在山水画中对“气、韵、景、思、笔、墨”新的解读和运用
太实用!画坛宗师黄君璧亲授国画写生技巧
艺起来|彤管勾画尽彰山水之韵 墨涛汹涌皆是生命本象 ——陈前喜
误读“程式化”——“程式化”笔墨扼杀了中国画家的艺术追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