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故事——土木堡之变(上)

我们上次说到宣德时期,被明成祖朱棣册封的顺宁王脱欢对大明朝假意非常恭顺。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一书说道:“明朝伟大的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但明宣宗放弃战略机遇,导致瓦剌统一蒙古并逐渐侵蚀明朝边界。正统四年( 1439 年),脱欢率部击败鞑靼阿台汗、朵儿只伯,结束了蒙古内部的分裂局面,统领蒙古。随着蒙古内部的相对稳定,明蒙朝贡体制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明朝廷对于蒙古使团始终本着“薄来厚往”的政策。首先,赏赐物品价值要远远超出蒙古贡品的价值。蒙古使团返程时,还要享用朝廷的赐宴,回程一路上却是有差官伴送,沿途备办饭食。明朝廷对来朝者时按其人数及地位给赏,而且这种“薄来厚往”的回赐政策,对蒙古使团的吸引是很大的,很多蒙古使团为了得到更的赏赐,就成倍地扩大使团人数。如正统四年( 1439 年)正月,明朝廷对蒙古诸多贵族给予赏赐后,到了十月,脱脱不花再次遣阿都赤来朝,这次的使团人数由几百人猛增到千余人,明廷却依然按例给予赏赐。明朝廷对蒙古使团人数不加限制,凡来朝者必有赏赐的政策,不仅对某些蒙古头目的贪欲是一种刺激,也为后来也先使团谎报人数埋下伏笔。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去世后由他的儿子也先继位。也先在每年的冬天遣人向明朝廷贡马。起初所遣使者不过五十人,后增至二千余人,并屡屡索要贵重难得之物。也先还通过在明朝居住的瓦剌使臣及明庭内部高中低层内奸,对大明边防虚实动静皆已知晓。这些其中的内奸就有达官赛因不花、四朝元老御监郭敬的家人把伯、义州卫军士王文、李让、施带儿、小田儿、加失领真等。所谓“达官”,又作“鞑官”,指的是来降的周边部族的首领或将领。对他们进行带俸安插,目的是利用这些人通晓各部族或地区的语言民俗来搞外交,并对某些部族进行实际控制。根据现有资料记载,锦衣卫中安插达官的比例还是相当可观的。总计达到二百九十余人之多。

正统十年(1445年)十一月,明英宗朱祁镇接到报告说来朝贡的瓦剌使臣随行物品中携带了大量盔甲兵器弓箭铳炮,经过调查发现是大同、宣府等地走私商出售。鉴于此时明朝还在严格管控火器制造技术于两京,能合法制造火器的边地卫所少之又少,显然走私商跟明军脱不了关系。于是朱祁镇给当时大同总兵武进伯朱冕和宣府总兵等将官下了一道敕令,让他们今后严厉打击走私行为,若再有发生严惩不贷。

正统十二年(1447年),受命出使瓦剌的马云、马青率领朝廷使团来到瓦剌后,受到了热情的款待。马云曾任明英宗下西洋和番指挥、撒马儿罕公使。马云马青俩人喝得大醉,私下许诺给也先一些中原的美女,还许下与明朝结亲。因为也先与他爸爸脱欢一样,总是想与黄金家族比肩,所以想为儿子求娶明朝公主,这样就可以夸耀蒙古群雄之中。马云马青出使瓦剌,乱许歌姬美女给也先,并信口开河答应与瓦剌结亲,可事后他们不敢跟朝廷直接说明此事的前因后果,明朝廷对于也先朝贡的聘礼答复说:“诏无许姻意(没有许婚这回事)”。也先大失颜面。

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二月,也先派遣的朝贡使臣。大明礼部给英宗上奏说,根据边关将领上报来的资料,瓦剌使团的总人数为3598人,但负责接待工作的会同馆官员核查后发现,使团人数只有2524人,虚报了1074人。也就是说存在瓦剌与某些大明边关官员合谋骗取朝廷财物的情况。对于此事,英宗的老师、大太监王振做法是:让礼部在瓦剌使团回去之前,按照朝贡使臣实际人数进行回赏,使其“所请又仅得五之一,也先大愧怒”。也先以明朝刁难贡使并撕毁婚约及随意克减岁赐为由,集结军队出兵大举进攻明朝边境。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大同离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家产受损失,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明英宗朱祁镇幻想着能像曾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样,率明军驰骋沙场,威震草原大漠,他不顾众大臣的极力劝阻,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决定御驾亲征瓦剌部。明英宗册立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太子,以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以王振为主帅,临时征调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就这样一场闹剧开始了。明军在武器装备都还没来得及拼凑整齐的情况下,明英宗就率领文武百官御驾出征,场面可谓是一番热闹。此次出征缺点可谓颇多。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兵备缺乏、向心力不足,这其中任一缺陷都是兵家的致命弱点。然而御驾亲征还没走多远,前方就有情报传来,说也先吓得心惊胆战,正组织大军大步撤退、溃不成军。听到此消息后,英宗和王振都受到极大鼓舞、信心倍增,急忙催促大军加速前进。然而这一切其实只是也先的一个阴谋。

也先佯装退却,借此引诱明军进入大同一带伺机伏击。当英宗到达大同时才发现中了瓦剌部的阴谋,急忙下令部队撤出大同。遭遇埋伏,为了保命而选择撤退,本是英明之举,此时选择亡羊补牢,为时还不晚。但在撤军途中,太监王振却故意使心机,活生生把这二十万明军送上了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战一败,耻辱百年
​土木之变
蒙古简史:漠北三十年大乱之前(下)
大明中兴之主与蒙古中兴之主的首次碰撞,就决定了未来20年谁强谁弱?
明英宗被俘后,朝廷拒绝他再回去,“夺门之变”的祸根就此种下
从古至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