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廊推荐】画家孙海峰:精神的家园 生命的禅床

苏州园林,一个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造园体系,它为人类文明进程提供了理想栖居的实证,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苏州适宜的气候,发达的经济,繁盛的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各方的杰出人才,为苏州造园提拱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苏州地区所产太湖石、黄石为造园提供了理想材料,水乡地区水网纵横,水源便利,是造园选址不可或缺的天然条件,加上江南地区历来经济发达,能工巧匠辈出,所有这些优越性,为苏州园林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自然、人文各方面的坚实基础。历代丹青画手们也为苏州的造园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春闻东山吴侬语》 42x222cm 2017年

《春闻东山吴侬语》局部图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我国西周时期的官苑宅第已经采用植树栽花、构筑池沼等造园手法,可谓早期园林的雏形。秦汉时期,苏州经济甲于东南诸郡,苏州一些官员在衙署中起园造林,其时,山池逶迤、景致扶疏的衙署造园已初具造园要素。至魏晋南北朝,中原战乱频仍,北方士族南迁,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入江南地区并迅速发展,加上当时文人士大夫对老庄玄学“返璞归真”思想的再认识,把大自然视为至善至美之境,纷纷退隐江湖,寄情山水,着意于内心体悟,以片石勺水得自然山林之乐,从中寻求精神解脱。

《江湖万里一帆正》42x111cm 2017年

《春闻东山吴侬语》局部图

为了不影响对城市物质生活的享受,出现了集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的“山庄园林”,既可以享乐又能思考的私人空间。山庄式园林以有限的物质形态创造出可供精神悠游、心灵宁静的无限美景,从中可以体会“静观而得”的文化意蕴。“山庄园林”使中国园林产生质的变化,从商周、秦汉直接模拟山林景观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从而萌发了反映中国隐逸文化,体现无为散淡情致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几度风雨几度秋》48×190cm 2015年

《几度风雨几度秋》局部图

魏晋时期山水诗文大量涌现,独立的山水画也开始出现,社会风尚、文人品格、山水诗文对苏州造园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当时,按照“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思想构筑“文人山水园”成为造园者的理想追求,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论被运用于造园。中国的造园运动几乎是和山水画、山水诗文同时进入发展繁荣期。因此,苏州造园是和中国山水画、山水诗文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渊源的。

入宋以后,苏州升为平江府,南宋石刻《平江图》记录了当时苏州坊市繁华的盛况。其时,中国山水画已臻全盛,形成完整的文人画体系,随着文人画以及山水诗文的影响,一些文人画家参与园林设计甚至亲自指导施工。从此,结合文学、绘画的“文人山水园”遂成造园主流,苏州造园方式形成了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映雪独立菇苏郊》 48×190cm 2015年

《映雪独立菇苏郊》局部图

可以说,苏州园林就是以中国文人绘画的创作原则构筑园林宅第。反过来,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和“隔断城西市语喧,幽栖绝似野人家”的审美境界又刺激了文人画家的创作欲望,因此又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语境和题材选择。

到元末明初,民族矛盾尖锐,知识分子超然于物外,文人画家借手中笔墨抒发内心悲愤及胸中逸气。这时的倪云林借苏州园林为母题绘《狮子林图》《耕渔图》;沈周绘《东庄园》《虎丘图轴》和《苏台记胜图册》;文徵明绘《拙政园图册》《浒溪草堂图卷》;高臣绘《春泉小隐图卷》均为佳例。

《又是秋深雾起时》 48×190cm 2015年

《又是秋深雾起时》局部图

明末至清,苏州“商贾云屯,人文荟萃,为东南都会”,被誉为“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这时苏州的手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官僚绅士争相造园,风尚历三百年之久,园林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其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非历朝历代可及,成为苏州古典园林的范例。造园的普及培养了以“香山帮”为主的专业造园人才,加上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等著作,以诗一般的语言教授造园,对造园作出理论归纳,将精致、素雅、空灵、幽远的审美情趣作为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片山多致,寸石生情”。“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些脍炙人口的历代诗句,生动说明苏州园林的意象魅力,也使苏州园林在理论指导和总结实践中升华飞跃。从此,苏州园林名闻遐迩、流播广远,对后世影响甚大。

在中国绘画的园林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吴门画派”。“吴门画派”人数众多,能诗善文,他们将诗、书、画、文融为一体,追求萧散简远,淡泊平和的自然意趣,他们推崇雅拙古朴的自然真趣和放逸清奇的文人情怀,逐渐形成文人山水画的主流。“吴门画派”对苏州造园的影响,大到园林布局、造景,小到匾额、楹联,他们将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万物的高度鉴赏能力融注于造园艺术中,让园林体现出错综复杂的文人诗境,使苏州园林“无处不入画,无景不藏诗”。

《绮园坐对霜林晚》48×190cm 2015年

《绮园坐对霜林晚》局部图

应该说,明清两朝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以及强烈的文人风格,业已成为品评园林艺术的不二标准,而文人画家们又将园林中的峰石玲珑、山峦峻峭、楼池亭榭、葱茜映带之景作为一时争绘的对象,众多名家大腕皆有佳作。除上所述外,尚有文徵明绘的《东园图卷》,《高人名园图轴》;唐寅的《梦仙草堂图》;仇英的《人物故事图册》;钱贡的《岁寒图》;陈洪绶的《复古图册》以及清马皋的《大吴胜壤图》和桃花坞木版年画《姑苏名园狮子林》,《姑苏阖门图》等都以较大的场景绘苏州“百业俱兴”的胜景,成为了苏州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形象标志。有些场景或园林今已不再,可文人画家们的一幅幅作品,让这些空寂悠远的山林景观永远成为令人遥想怀念的人间胜境。

这些描绘园林的山水画背后,无疑悄然深藏着文人画家们个人的隐痛,但也是他们精神游移的理想境界。从现存苏州园林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条园林文化与中国山水画繁衍发展的轨迹:比如宋代诗人苏舜钦因罢职闲居苏州,买下五代孙承祐池馆废园,傍水筑亭,以山林野趣为特征,追求萧简散淡的隐逸思想,题名为“沧浪亭”,以达到清高自守、清浊独善的沧浪情怀。元代园林以文人气息为主导,将中国文人山水画移情寄兴的手法带进造园艺术,代表作是狮子林。倪云林73岁途经苏州时绘的《狮子林图》弥漫着一派绝尘超俗的野逸之趣,完全不是今天湖石堆砌的狮子林;至明代“文人写意山水园”与造园艺术相结合,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设计,形成苏州园林特有的造园风格,从而更加坚定地奠定了它在中国造园史上的不朽地位。

《我用我情写留园》 48×190cm 2015年

《我用我情写留园》局部图

在同一座城市,集中了如此数量众多,品格卓越,具有集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于一身的园林群体,在当今世界实为鲜见,它蕴含着中国哲学、文化、风水、审美情趣等时代的印痕。可以说是历代文人、工匠们的集体智慧和他们所经历的兴衰故事,才使今日苏州享有“园林之城”的美誉。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称“造园如作诗文,赏园便是读诗文”。苏州园林如一篇篇隽永的美文,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生命的禅床”。那么,今天作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苏州两地的文人画家们,将以怎样的感悟去沉思历史长河中尘封烟锁的故园;又以怎样的心境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故园”里的风物呢?这样的行为是隔靴搔痒还是锦上添花?是为园林作百无聊赖的图像注解还是为园林文脉的代相承继作“园外之缘”的无声代言呢?

我想:还是让我们坐下来,做一回思想的呼吸吧!

作品赏析

《一生喜逢三乔迁》 60x96cm 2016年

《河上船娘待君归》 60x96cm 2016年

《银装素裹冠云峰》60x76cm 2015年

《一夫当关山阴道》 60×96cm 2015年

《留园水榭助诗魂》60x76cm 2014年

《罗浮一梦暖回春》 60x76cm 2014年

《虎丘塔前几度秋》60×76cm 2015年

《新叶古祠迎新客》 60×96cm 2015年

《庭前古柏伴午阳》 60×96cm 2015年

《千人坐上话禅机》60×90cm 2015年

《梧桐细雨船家泊》 60×96cm 2016年

《剑池薄雾生仙气》60×90cm 2015年

《清枝漫舞》55x80cm 201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克昌的园林山水画欣赏
江南园林,中国人心中的天堂
诗画结合,描绘山水园林
古人的山水情怀
太仓东园(郊乐园)
话说“文人写意山水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