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老照片】-1万-1981-5天损失过半,打的英勇,输的窝囊,抗战中德械师起了什么作用?

电影《八佰》正在热映中,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影片中坚守四行仓库的88师524团装备德式钢盔,使用毛瑟步枪和日军周旋的场面也让人印象深刻。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在1930年代的中国,会有这样一只使用德式装备的部队呢?那是因为他们属于当时国民政府的精锐德械师。

所谓德械师是指民国时期是接受了德式装备、按德国顾问建议编组、接受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国民党军队。

那么,为什么会有德械师呢?德械师在抗战中实战能力如何?德械师最终又都去了哪里呢?

缘起:中德蜜月期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全面破裂。国民党驱逐了所有苏联军事顾问。

当时中国军队先不说地方部队,就连中央军的情况也很混乱。就拿步枪为例,美国的,德式的、英国的、捷克式、比利时的、日本的,甚至还会看到西班牙和菲律宾的步枪(和现在的印度有的一比)。这就是就是一个万国步枪展览。

一个国家的军队武器装备如此混乱,战斗力如何能够提高?子弹的供应、枪械的维修等等后勤保障的难度可想而知。各级主官的意识甚至还停留在古代,想着演义小说里的水攻火攻

面对这样的军队现状,日本在旁边的虎视眈眈,蒋介石和国民党也不是不知道。原先国共合作时,还可以指望苏联帮忙。现在和苏联撕破脸,怎么办呢?

国民政府找到了德国。

当时德国在一战中失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只能拥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大量职业军人被迫离开军队。这些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职业军人自然成为了各国军队的“香饽饽”。德国军方也希望利用这些军人为他国服务之机,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军事动态,将来还有可能回国继续服务。因此德军也暗中鼓励这样的行为。

一边是急需外援,一边暗中鼓励,双方很快走到了一起。两国开始从工业、 农业、军事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军事上,国民政府确立了“从德国聘请军事顾问,改革军制,编练新军,协定防务,筹措军火”的国防改革方针。

1927年11月蒋介石聘请曾经当过德国名将鲁登道夫高级助手马克斯·鲍尔上校为经济事务顾问。后者从德国带来了46名退伍军人(后扩大到120人)组成了德国军事顾问团。在鲍尔的牵线搭桥下,德国的军工企业西门子、克虏伯也开始为中国供应军火。两国政府签订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销售军火的同时也帮助中国自建军事工业。

在这段中德蜜月期中,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做过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向国民政府提交了《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

由此,德械师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过程: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在蒋介石和德国顾问的规划里,首先要装备40个德械师。按照德械师标准,一个师山野炮36门,40个师就是1440门;150毫米榴弹炮一个师要有4门,可当时全国只有138门山野炮,质量就更不用说了。榴弹炮一门都没有。兵源素质也很不理想,中国士兵的文盲率很高,能否快速掌握德式装备也是一个问题。

在综合国力的限制下,德械师实际并未达到理想的数量和状态。截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政府仅调整了30个步兵师。

实际上这些调整师只装备了少量的德式武器,勉强能算得上德械师的只有87师、88师、36师、教导总队,外加一个不是正规军序列的税警总团。甚至87师到抗战开始还缺少一个炮兵营、4个步兵炮连、一个高炮营。

实战:打得英勇,输得窝囊

德械师在实战中表现如何呢?可以一句话总结:打得英勇,输得窝囊。

淞沪会战爆发之后,张治中亲自率领87、88这两支王牌德械师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本来按照原先的设想,这两支德械师应该完全能够承担起独立对抗日军的任务。然而实际上在缺斤少两的“调整”以及战术思想依然落后的情况下,德械师并未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仅1937年10月5日至9日,5天的时间德械师就损失过半

实战中,德械师暴露出了很多战术弱点,如任由战车落单,进攻时不知如何选择重点,结果到处都在打,到处都没有明显进展,友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等等。

在战术思想上,盲 目 强 调 坚 守 阵 地、德国顾问屡次建议发起战术性反攻,但结果多因国军的准备不足而未 能实施或达到预期效果。

在炮兵的运用上德械师也很失败。当时德国顾问记录到国军“常使用装备穿甲 弹的战车防御炮打击日军步兵,浪费大量宝贵弹药,打击效果却极为有限”,“炮兵射击对敌军建筑物和后方毫无影响”。

德械师打不出来,还要归咎于当时国民政府混乱的指挥体系。

德国总顾问法肯豪森整个会战期间一直在司令部,他在指出中国军队“ 指挥坚强统一,重点明显……各师间亦未顾虑与衔接部 队之密切永久联络,行动往往如单独作战,因此发生大间隙,致屡遭损害”甚至有的部队,“数小时或整日无任何联络“。蒋介石又爱临阵换将,插手各级指挥。在这样的指挥体系下,全国最精锐的德械师能取得什么样的战绩也可想而知了。

尽管战绩未达理想效果,但作为淞沪会战中坚力量的德械师,硬是凭着血肉之躯挫败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结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在淞沪战场鏖战三个月后,德械师损失惨重,大量德式装备也也大都丧失。后来的南京保卫战中,德械师付之一炬。教导总队被取消番号,87,88师尽管番号还在,但已经是全部重建。36师在武汉会战中也打光了。

国际上,随着德意日三国同盟建立,德国也不再向国民政府提供军事装备,德械师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什么国民政府苦心经营的德械师没有在实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一方面受限于当时孱弱的综合国力。尽管国民政府有所谓“黄金十年”,但整个综合国力太差,没有自己的军工产业。一切依赖外购,一旦战时被封锁后勤供应就无法保障。在这样的国力之下,德械师装备实际上远远不够真正的标准。

其二落后的军事思想依旧大量存在。军事现代化里,武器的先进只是一部分,需要战术战法的进步、指挥体系的高效和完善,后勤保障给力等的综合配合。而这其中最重要则是“人”的素质,这个人不单单是指基层士兵作战能力,还包括各层级指挥官的战术能力,最高决策层的军事思维。很遗憾,在彼时的中国我们恰恰最缺乏的就是这个“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存在的“德械师”,实际只是按照德国军事思想训练的“德式师”
民族记,抗战中的德械师
国军有些嫡系部队的武器装备,相较于德械师差别也不大
国军的美械师与德械师的区别
1年内所有德械师伤亡殆尽,苏联伸出援手:一次装备20个苏械师
德械师实力有多强?宋希濂奉命与日军大战富金山,十天伤亡九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